徐永祥
- 作品数:76 被引量:1,16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及具体内容被引量:7
- 2015年
-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是《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要求,然而目前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工作处于理论依据不明确,调查内容多元分散的状况。在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过程中,应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来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本文以社会系统理论为框架,详细分析了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应涵盖的具体内容。
- 席小华徐永祥
- 关键词:社会调查
- 社会理性与新社会服务体系建构被引量:12
- 2017年
- 社会发展变迁使得我国传统社会服务体系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及实践困境,这些挑战和困境成为推动社会服务体系理论、实践创新的逻辑起点。从原先以注重效率、经济理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范式向以社会利他、社会规范和集体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理性范式转换,应成为创新社会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石。在社会理性视角下,建构新社会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是:社会政策的社会理性范式创新是构建新社会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构建和实现新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组织化行动者;社会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以及"社区为本"的本质属性是构成新社会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实质内容。
- 徐选国侯利文徐永祥
- 关键词:社会理性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 双向嵌入: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互动逻辑——以深圳市Y机构为例
- 近年来,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大量涌现已是不争的事实,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运作模式及其生存之道亦成为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正是以此作为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案例研究出发,着重对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与政府的互动逻辑...
- 徐选国尹阿雳徐永祥赵环
- 关键词:地方政府
- 文献传递
- 如何构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体制—— 加强基层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两大议题
- 2015年
- 【题记】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全国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市在探索适应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制度规范、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上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其治与居民自治、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城市网格化管理等问题,都是构建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必须深度讨论的议题。2015年9月中下旬,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了长三角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来自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和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孙甘霖分别讲话,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文军、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发表主题演讲。本刊将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发言转录,以飨读者。
- 徐永祥
-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城市社区建设当代中国研究社会建设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议题
- 关于新时期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一、居委会与社区自治社区自治组织有很多种类,但居委会无疑是社区自治最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这一判断不仅来源于宪法和居委会组织法,而且还在于居委会的公共性特征。比较当前活跃于社区的各种各类居民组织、团队及专业服务机构,能够代表全体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无疑属于居委会。因此。
- 徐永祥
- 关键词:社区自治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组织
- 城市社区治理参与主体的社会网特质研究——以北京市Z社区为例被引量:13
- 2019年
- 社区治理是当代中国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构建合理的社区治理主体关系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以北京市Z社区为例,分析了社区治理中的不同行动者(主要是组织)在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情况。研究显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已经具有典型的"多主体"特点,在多主体的网络结构中,以"社区居委会/党委"为核心的特点非常显著;以社会组织、商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其他参与主体高度依赖社区党委的组织和召集,相互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和疏离,尚未发展为能够真正参与社区治理的独立力量。
- 刘艳霞徐永祥
- 关键词:社会组织
- 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被引量:42
- 2005年
- 徐永祥
- 关键词: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社会组织
-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的当代意义和路径选择
- 2012年
- 公民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它表征的是区别于野蛮社会的城邦政治共同体或者工商业活动。在17-19世纪,它具有鲜明的经济领域属性,用以解释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在当今时代,它主要表征的是区别于国家领域、经济领域的非营利的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不应将公民社会视为资产阶级话语的专利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之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社会支持和社会团结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积极有序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
- 徐永祥
- 关键词:公民社会
- 基层建设与社会治理: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两个命题被引量:16
- 2015年
- 中共十七大以来,社会建设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建设可以概括为结构建设和功能调适的过程。基层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结构建设的过程。但以往关于"基层"的理解存在结构性缺陷。本文提出对基层的认知应该从"单一实体论"转为"多元关系论",与之相应,实践中基层建设应涵括实体建设和关系重构两个方面。社会治理是治理"社会"的过程,重在治理政府的越位、社会组织的无位以及居委会的错位。通过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居委会的重新定位与功能复位,阐释了社会建设的功能之维。
- 徐永祥侯利文
- 关键词:社会治理功能调适
- 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农民工抗争行动——以上海为例的一项研究
- 2015年
- 本文力图揭示农民工生存困境的根源在于其"可行能力"遭受剥夺,这种剥夺反过来也限制了其为摆脱生存困境所采取的抗争行动,因此,本文从"可行能力"剥夺的视角来研究农民工抗争行动问题。本文在若干案例的基础上,把农民工抗争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试错型的温和抗争,另一种是拼命型的激烈抗争。同时,运用比较历史社会学方法,归纳出温和方式优先的抗争实践形式;正式制度优先、规范方式优先的选择逻辑。作者论证了农民工抗争行动既建构结构也制约行动这一社会运行的重要逻辑。
- 徐永祥胡兵
-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错型政治自由劳动监察部门行业工会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