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蓉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期外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观察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长期外用高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比较.方法 纳入83例BP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43例)和中度(40例),再将2种不同程度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优化组.对照组:(40例)GC起始剂量为40 g/d,为期12个月;优化组(43例):GC起始剂量为10~ 30 g/d,为期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病情控制时间,治疗期间GC累计用量,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轻、中度优化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0/22)、90.0%(18/20),与轻、中度对照组的90.0%(18/20)、94.1%(17/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病情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当,轻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9.0±2.5)、(9.6±3.4)d;中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11.9±4.5)、(12.4±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优化组复发率为35.0%(7/20),高于中度对照组的16.7% (3/18) (P <0.05).治疗期间轻度及中度优化组GC用量均低于轻度及中度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5/22)、25.0%(5/20)低于对照组的35.0%(7/20)、44.4% (8/18) (P <0.05).结论 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GC治疗BP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强.
- 路涛王俐邹金波陈晶黄雄徐晓蓉
-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糖皮质激素疗效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9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路涛邹金波王俐徐晓蓉黄雄
- 关键词: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发病率皮肤科
-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马拉色菌毛囊炎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2008年4月~2009年10月系统使用GC后诊断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例,记录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分别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肾病综合征等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治疗;使用GC后平均2.8月后发病,中度到重度病例占总病例人数70.6%。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结论:系统使用GC可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各种类型GC均可导致此病。GC导致的马拉色菌毛囊炎多为中重度,治疗GC导致的马拉色菌毛囊炎费时平均7.8周。
- 路涛王俐邹金波徐晓蓉黄雄
-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