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山
- 作品数:72 被引量:2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测量屈光不正患者戴镜后的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48例,测量日常戴镜状态下的矫正视力,使用Von Graefe法检查远方(5m)、近方(40cm)的分离性水平隐斜视,利用梯度法计算AC/A比率;使用综合验光仪上的Risley棱镜检查远方、近方的水平聚散力。40例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屈光参差组远方、近方的分离性水平隐斜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组水平聚散力的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值均小于对照组,除近方BO恢复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影响水平眼位,减弱聚散力,患者可拥有双眼单视功能,但注视近方距离时,患者可能存在单眼视状态。
- 梁蕙徐延山杜蓓张艳龙
- 关键词:屈光参差
- 可折叠人工晶体的材料性能优缺点及临床评价
- 1997年
- 李霞孙慧敏徐延山袁佳琴
- 关键词:人工晶体材料性能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手术晶体上皮细胞丙烯酸酯聚合物
- 氟-肝素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猕猴眼内氟 肝素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表面细胞的反应情况 ,研究修饰后IOL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健康猕猴 10只 (2 0只眼 )分为修饰和未修饰两组 ,分别植入氟 肝素表面修饰和未修饰的IOL。于术后 180d和 36 0d对取出的IOL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IOL光学中心表面黏附细胞较少 ,周边部黏附细胞较多。细胞黏附面积最大者为巨细胞 ,数量最多者为巨噬细胞。修饰组IOL表面黏附细胞少于未修饰组 ;修饰的IOL表面附着细颗粒样的蛋白膜 ,未修饰的IOL表面附着纤维网状及颗粒样的蛋白膜。结论 氟
- 王桂琴袁佳琴孙慧敏徐延山顾汉卿董亚利
- 关键词: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白内障IOL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 2006年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治疗、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放射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每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李文君徐延山袁佳琴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激光光凝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
- 视网膜疾病的激光光凝治疗新进展
- 徐延山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glaucoma,POA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眼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4例61眼,其中POAG组患者18例34眼,CPACG组患者16例27眼,2组均应用SLT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以及术后6个月视力、视野、房角及角膜内皮细胞数等变化。结果2组患者眼压在激光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OAG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25.2±2.2)mmHg(1kPa=7.5mmHg),术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28.9±1.3)mmHg、(17.0±1.9)mmHg、(19.9±1.7)mmHg、(20.1±1.8)mmHg、(18.2±2.1)mmHg、(18.0±2.1)mmHg。CPACG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24.9±2.1)mmHg,术后对应时间点眼压分别为(29.3±1.6)mmHg、(16.9±2.0)mmHg、(20.3±1.8)mmHg、(19.3±1.9)mmHg、(20.1±2.0)mmHg、(18.9±2.2)mmHg。2组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d眼压下降最明显,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2组患者随访视力、前房角、视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LT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POAG和房角大部分开放的CPACG患者的眼压。
- 刘爱华徐延山季建杨瑾袁佳琴
-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青光眼眼压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黄斑区功能和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30例重度非增生型DR患者40只眼,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前及治疗后2、7、14 d, 分别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观察激光光凝治疗前后患者黄斑功能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激光光凝治疗后2 d,mfERG P1波反应密度在1、3、5环分别为(131.79±50.92)、(37.50±17.27)、(24.07±11.49),与手术前(212.96±53.75)、(46.70±15.89)、(30.91±1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0,2.174,2.205;P〈0.05);N1波反应密度在1环为(60.39±20.69),与治疗前(107.11±44.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5,P〈0.01);P1波潜伏期在4环为(41.83±3.41),与治疗前(39.52±2.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5)。治疗后7 d,黄斑中央5°区域P1波、N1波的反应密度有所回升,至治疗后14 d分别上升至(179.70±47.10)、(81.11±34.18),但仍较治疗前(212.96±53107.11±44.63)有显著降低(t=3.840,2.746;P〈0.05);4环的P1波潜伏期在治疗后7 d时为(41.78±3.57),与治疗前(39.52±2.64)相比,仍有显著延迟(t=-3.144,P〈0.01);至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9,P〉0.05);1环的N1波潜伏期在治疗后7 d时为(20.67±3.85),与治疗前(18.78±3.2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1,P〉0.05)。激光光凝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24.42±122.88),激光光凝后2 d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P〈0.05),治疗后14 d时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05)。黄斑中央5°区域P1波反应密度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激光光凝前和�
- 杜蓓张红汪建涛徐延山李筱荣
- 特发性黄斑前膜分型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 目的 结合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导致不同类型特发性黄斑前膜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从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经视力、检眼镜和频域OCT确诊的单侧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66例(部分患者行荧光素...
- 何美芹徐延山
- 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各参数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患者30例(30只眼),对侧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OCT用来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fERG分析其一阶反应的P1、N1波各成分特征。结果:OCT显示患眼各个分区的视网膜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ERG显示患眼1环、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P1波振幅密度,颞上象限、上半侧区域N1波潜伏期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CSF视网膜厚度与2环的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91,P=0.02);直径5 mm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平均厚度与3环P1波振幅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36,P=0.03)。结论:OCT与mfERG相结合能更全面反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功能、厚度及微结构变化。
- 田璐徐延山
-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多焦视网膜电图
- 青光眼
- 2003年
- 青光眼是一种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适质量。据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青光眼患病人数为520万,青光眼致盲人数约48万。另据调查,有近37%的青光眼患者在就诊时已丧失了治疗的时机,最终致盲,这是由于对青光眼没有足够的认识所致。本刊特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专家撰写这一组文章,旨在提醒大家注意发现苗头及早就医,并给与大家一些防病保健知识。该中心专家袁佳琴教授建议,谨以此专题献给2003年老年节,祝愿老年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 孙慧敏徐延山
- 关键词:青光眼视功能流行病学调查正常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