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历 作品数:25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鼾症——脑出血的预报因素(两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采用两种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2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脑出血病人以及社区对照和医院对照,分别作1:1配比分析,以探讨鼾症与脑出血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与社区对照比较以及病例与医院对照比较,打鼾者患脑出血的OR分别为2.43(95%CI:2.77~3.34)和2.10(95%CI:1.60~2.76).控制高血压和体重的作用后,OR分别为1.92(95%CI:1.27~2.91)和1.63(95%CI:1.22~1.17),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常打鼾很可能是脑出血独立的预报因素.本文还对本研究方法学特点进行了讨论. 徐卫历 耿贯一 汪培山 仇成轩关键词:鼾症 脑出血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饮酒与脑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4 1998年 采用两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62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脑出血病例与同等数量的社区对照和医院对照分别作1∶1配比分析,探讨饮酒与脑出血的关系。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酒可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饮酒与脑出血的OR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但是按高血压病史调整以后,这种作用失去显著意义,推测饮酒可能是通过影响血压间接地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 徐卫历 耿贯一 汪培山 仇成轩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脑出血 饮酒 病例对照研究识别选择性偏倚的方法学初探 被引量:2 1995年 在对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从医院选取病例,又分别从医院和社区选配两组对照,用两组对照作配比分析,估计各因素对脑出血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表朋,在探讨个人生活习惯、某些病史(如高血压、TLA病史)及脑卒中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关系时,从医院和从社区选取对照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但对另一些病史(冠心病史),从医院和从社区选取对照分析结果差异较大,而从病例的邻居中选配对照进一步分析冠心病与脑出血的关系,发现从医院和从社区选取对照都会受到选择性偏倚的影响。 徐卫历 仇成轩 耿贯一 汪培山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偏倚 脑出血 流行病学 饮酒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992年 采用两对照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58例经颅脑CT 扫描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别与同等数量的医院对照和社区对照作配比分析,两种配比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OR 分别为2.67(95%CI14.7~4.83)和3.00(95%CI1.70~5.29),调整有关混编因素的作用后OR 值乃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饮酒(尤其是中、重度改酒)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其致病作用是独立的。作者还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偏倚进行了讨论。 仇成轩 耿贯一 汪培山 徐卫历关键词:饮酒 中风 老年人 病因 几种因素联合暴露时患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2 1993年 采用两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法,初步探讨了吸烟、饮酒和高血压病史不同联合暴露状态下患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结果表明:同时暴露于吸烟与饮酒、吸烟与高血压病史或饮酒与高血压病史者患缺血性脑卒中OR值分别约为3~4、20~25或40~65,提示3种因素彼此联合暴露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呈现协同作用。 仇成轩 耿贯一 汪培山 徐卫历 武光林关键词:吸烟 饮酒 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与脑梗塞危险因素的比较 被引量:7 1996年 本文将一组胞出血病例,一组脑梗塞病例,一组医院对照按性别、年龄差别不超过一岁,三例配成一组,计102组做为分析对象,分别对脑出血与对照、脑梗塞与对照、脑梗塞与脑出血进行1:1配对分析。对于前两种分析,与脑出血和脑梗塞有联系的因素在两类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中近似,而糖尿病史在脑梗塞组OR=6(1.34~26.81),脑出血组未发现与糖尿病的任何联系。当应用脑梗塞和脑出血配对进行分析时,只有糖尿病史一个因素OR=6,其它因素在两种病例进行比较时,均无显著性意义。 汪培山 耿贯一 仇成轩 徐卫历关键词:脑出血 脑梗塞 A 型性格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5 1993年 A 型性格(Type A behavior)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报道较多,而与脑血管疾病有关的报道尚不多见,为此我们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 A 型性格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对象与方法对象:病例组(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腔隙脑梗塞)选自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发病例共145名,男102名,女43名,平均年龄62.9岁,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同时所有病例均以颅脑 CT 仇成轩 耿贯一 汪培山 徐卫历关键词:中风 性格 病因 口服避孕药及妊娠情况与女性脑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情况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145例经颅脑CT确诊的女性脑出血病例均配以医院对照 ,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口服避孕药对女性脑出血的OR为 :2.50(95%CI :1.49~8.20) ,按高血压病史调整后为3.56(95 %CI:1.04~17.82)。单因素分析时 ,妊娠高血压史可增加患脑出血的危险性 ,OR为3.15(95%CI :1.75~5.65),按高血压病史调整后其作用失去显著意义。结论 :口服避孕药很可能是女性脑出血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提示妊娠高血压可能是借助于影响血压间接地增加了患脑出血的危险性。未发现妊娠次数。 徐卫历 汪培山关键词:口服避孕药 病例对照研究 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新发病例进行随访研究,应用t检验和χ2 检验进行描述、LIFE-TABLE法和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脑卒中存活患者中复发55例,总复发率为29. 1%,因复发死亡32例。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本人信心、工作学习应激事件、不幸生活事件、亲友关心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对于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吴静 汪培山 徐卫历 田桂玲 刘东关键词:脑卒中 复发 社会心理因素 控制高血压对降低脑卒中死亡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92年 在一个街区选择两组35岁以上血压≥18.67/12.00kPa 人群进行干预高血压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对干预组(1996人年)进行随访观察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2283人年)不给特别的干预与保健措施,观察两组脑卒中及其它死因的死亡情况。结果干预组脑卒中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47 y,P<0.05)全死因死亡与冠心病死亡虽然干预组也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显著性,而除去脑卒中、冠心病之外的其它死因死亡率两组基本一致(RR=1.01)。两组脑卒中死亡率的差异按年龄、收缩压水平分层分析,以及以 Cox 回归模型调整几个因素的影响后,仍有统计学显著性。结果表明,在人群中干预高血压人群明显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 汪培山 耿贯一 杨露春 齐幼珊 刘学文 王晓光 徐卫历 狄佳海 王景华 白洁关键词:中风 高血压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