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 作品数:18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莞市黄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关节内减压加自体红骨髓移植联合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关节内减压加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X线片检查确诊暴力导致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麻醉,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关节囊内多点穿刺减压和自体红骨髓移植。术后随访12~36个月,X线片复查判断骨折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情况,同时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不愈合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观察组股骨头坏死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观察组Harris总分(88.6±9.8)分明显大于对照组(83.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关节内减压和自体红骨髓移植,可显著降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
- 徐剑锋邹祝艺丁东胜谢学义李金生陈钊鹏利东升符远征温淑芬
- 关键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18例;年龄18-48岁,平均31.5岁。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和对照组(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通过回顾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对其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39例患者获12-36个月(平均20.1个月)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程度及成角的矫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及成角的矫正程度丢失不明显;而未经椎弓根植骨组变化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椎体、后外侧植骨联合经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 谢学义李金生吉赵勇徐剑锋米铁鹰丁东胜陈钊鹏邹祝艺符远征
- 关键词:胸椎骨折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41例,按照术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经前内侧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治疗后Bohler和Gissane角、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明显更大,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经前内侧入路手术对比,采用经后外侧入路手术疗效更显著,安全程度更高。
- 丁东胜徐剑锋邹祝艺
- 关键词:踝部骨折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双侧钢板内固定组12例和联合固定组18例。结果:联合固定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双侧钢板内固定组,联合固定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双侧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祝艺李金生徐剑锋陈钊鹏丁东胜利东升潘俊明
-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 鹰嘴钩钢板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鹰嘴钩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3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鹰嘴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骨折解剖复位率、肘关节功能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7.0660,2.7149,5.1244,P〈0.05)。观察组骨折解剖复位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58.1%(x2=4.6034,P〈0.05)。观察组Schatzker评分优良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34.8%(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1430,P〉0.05)。结论对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行鹰嘴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改善术后肘关节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祝艺徐剑锋李金生利东升
-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可行性
- 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72例骨骼创伤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微创手术与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手术指标,主要包括切口长度和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对骨骼创伤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机体损伤,降低出血量,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治疗的有效性,治疗意义显著.
- 刘伟怡徐剑锋丁东胜利东升
- 关键词:创伤骨科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出血量
- 分析DHS及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DHS及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3月-2016年5月收集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数45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25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照组20例,采用DHS内固定术,比较Harris评分、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与对照组(66.15±5.35、55.05±8.30)对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65.15±5.3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35.15±8.30分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96.15±2.35对比,术后3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并且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4)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10.50±18.0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10.50±6.00天、骨折愈合时间15.35±3.45周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180.45±28.35ml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DHS内固定术对比,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具有更明显的效果,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加少,不良反应更少,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丁东胜徐剑锋邹祝艺
- 关键词:DHS股骨近端骨折
- 脊柱骨折患者采取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5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后路长节短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后腰背疼痛、脑脊液漏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手术质量,提升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活动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异常情况,提升手术质量以及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刘伟怡徐剑锋谢学义丁东胜
- 关键词:脊柱骨折COBB角
- 外侧低位切口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跟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李金生谢学义徐剑锋丁东胜邹祝艺陈钊鹏
- 关键词:跟骨骨折跟距关节内固定
- 不同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0例不同骨折分类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患者的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和Matta临床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扩展髂股入路组异位骨化发生率高于其他入路组,前后联合入路组Matta临床评分优良率为87.5%。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坐骨神经损伤等。结论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依据患者骨折类型来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方式,在单一常规切口不能充分显露骨折部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联合入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
- 邹祝艺李金生徐剑锋丁东胜陈钊鹏
-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