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要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陕西省潜慢型克山病病情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山病考核达标后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我省重病区富县、旬邑县;中等病区永寿县、凤县;轻病区耀州区、陇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区)抽取能代表该县基本病情的重发病村和历史病情相对较轻或非发病村各一个村,进行临床、心电图检查,慢型及疑似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 m距离X线胸片;并采集克山病人及健康人群粮、发、血样进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病区居民经济收入及膳食构成;调查点所在县克山病发病线索调查等项目。结果6县(区)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131例,检出率2.30%,慢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14%。粮、发、血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硒水平已接近非病区居民硒水平。结论目前,陕西省克山病病区病情呈低发稳定趋势。
- 何新科杨杰朱建红陈平徐刚要吕晓亚郑来义刘慧兰邓建霞
- 关键词:克山病病情
- 2007—2009年陕西省硒(碘)盐质量监测
- 2010年
- 为监测陕西省批发层次硒(碘)盐质量和病区居民的硒(碘)盐食用情况,于2007—2009年,每年各病区市随机抽取1~2个病区县作为监测县,每季度抽检各县批发、分装企业1批库存硒(碘)盐;每县每季度随机抽检2个病区乡(镇)各2个村,每村8户居民食用盐。硒(Se4+)含量测定采用2,3-二氨基萘分光光度法。盐硒(Se4+)含量以(7.6±3.1)mg/kg判定为合格。2007、2008、2009年批发层次硒(碘)盐批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8%(47/48),98.3%(59/60),100%(54/54),居民用户层次硒(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3.8%(1392/1484)、94.0%(1407/1497),95.0%(1432/1507),非硒盐率分别为3.64%(56/1540),2.54%(39/1536),1.89%(29/1536)。2009年居民用户硒(碘)盐合格率高于2008、2007年(χ2=6.75,P<0.001),2009年非硒盐率低于2008、2007年(χ2=5.64,P<0.025)。病区合格硒(碘)盐的供应和非硒盐率的下降进一步巩固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防治成效。
- 陈平徐刚要吕晓亚杨杰郑来义何新科邓建侠
- 关键词:大骨节病克山病硒盐
- 陕西省大骨节病国家监测点10年病情资料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掌握陕西省榆阳区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现状,评估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每年对监测点100名7~12岁儿童进行临床、X线检查及发硒检测,按国家诊断标准(GB)确诊病例,对10年间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榆阳区儿童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检出率显著下降,2006年临床及X线检出率均为0,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儿童发硒水平显著上升,由1997年的0.118mg/kg上升到2005年的0.370mg/kg。结论食用合格硒盐及非病区粮食,群众经济收入增加,生活、卫生水平提高是大骨节病病情下降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病情监测工作,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及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
- 徐刚要杨杰吕晓娅何新科陈平
-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情
- 陕西省榆林市国家大骨节病监测点三年监测结果分析
- 2001年
- 徐刚要张宝弟吕晓亚张掌歧秦子荣
- 关键词:大骨节病
- 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全省10个流动监测点与10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点随机抽取50名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阅片诊断病例、统计结果。结果固定监测点临床检查520人,检出早期24人,检出率4.62%,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514人,检出阳性5人,检出率0.97%;流动监测点临床检查1405人,检出早期31人,检出率2.21%,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619人,检出阳性1人,检出率0.16%。结论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呈平稳下降趋势,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综合防治有关。
- 吕晓娅徐刚要杨杰何新科陈平
-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情监测
- 2002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现况调查被引量:9
- 2003年
- 为全面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况,制定防治计划,进行卫生干预,抽样调查了31个县80个乡(镇)239个行政村16岁以上人群大骨节病病情,对7~15岁在校学生进行了普查,并调查了以食用硒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结果显示:临床调查16岁以上人群90 203人,检出大骨节病患者8 006人,平均检出率为8.88%;普查7~15岁在校学生485 837人,检出Ⅰ度以上大骨节病患者834人,平均检出率为0.17%;拍儿童X线手片1 160张,检出X线阳性改变47例,平均X线检出率为4.07%。儿童发硒在0.198~0.360μg/g,儿童发硒较硒盐防治前升高。说明陕西省大骨节病经过近20年“服硒、吃杂、改水、讲卫生”的综合防治,新发病人减少,病情下降。现患病人以36岁以上人群为主,建议加强对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工作。
- 曹小刚吕晓亚徐刚要张宝弟刘慧兰邓建侠
- 关键词:大骨节病硒盐
- 大骨节病患者血清NO、NOS、sFas/APO-1检测分析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可溶性Fas(sFas)诱导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作用与特点,为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陕西省永寿县、榆林市榆阳区大骨节病区与咸阳市渭城区非大骨节病区120例调查对象,分为成人、儿童大骨节病组;成人、儿童病区对照组;成人、儿童非病区对照组,每组20例,平均年龄、性别无差别。用酶还原法检测了血清NO,化学比色法检测了血清NOS、iNOS,ELISA法检测了血清sFas水平。结果①大骨节病成人组血清NO、iNOS显著高于病区和非病区成人对照组(P< 0.05);血清NOS、sFas/APO鄄1水平高于非病区成人对照组(P< 0.005)。②大骨节病儿童组血清NO高于非病区儿童对照组(P< 0.05);血清NOS、iNOS均高于病区和非病区儿童对照组(P< 0.005)。结论儿童大骨节病发生发展中NO诱导途径起一定的作用,而Fas途径作用不明显。当疾病发展到成人大骨节病时,二者均起一定作用。
- 张宝弟郭雄白广禄平智广左弘任峰玲徐刚要耿冬
- 关键词:大骨节病SFASAPO-1一氧化氮合成酶KBD骨细胞
- 退耕还林还草与控制大骨节病被引量:3
- 2004年
- 徐刚要曹小刚吕哓亚
- 关键词:大骨节病退耕还林还草
- 陕西省大骨节病防治总结报告被引量:6
- 2005年
- 徐刚要张宝弟吕晓亚
- 关键词:大骨节病
- 2007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
- 2009年
- 目的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历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和病情分布特征,2007年在陕西省选择病情较重的10市36县(区)80个村,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病区7~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临床共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5例I度病人,Ⅱ、Ⅲ度未检出,I度以上检出率0.12%。X线拍片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阳性病人18例,X线检出率0.41%;干骺端检出12例,干骺端检出率0.28%,其中干骺端"++"与"+++"各1例;骨端检出8例,骨端检出率0.18%。结论陕西省大骨节病呈稳定下降之势,但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防治措施,杜绝新发,治疗现患。
- 吕晓娅徐刚要陈平
-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