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伟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心理
  • 7篇教育
  • 6篇大学生
  • 6篇高校
  • 3篇心理健康
  • 3篇教学
  • 2篇大学生党员
  • 2篇大学生心理
  • 2篇党员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心理咨询
  • 2篇学生党员
  • 2篇学生心理
  • 2篇有效性
  • 2篇在线课程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生心
  • 2篇思想政治

机构

  • 19篇辽宁对外经贸...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徐伟
  • 8篇王云峰
  • 1篇孙东媛

传媒

  • 5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山东青年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吕梁教育学院...
  • 1篇湘潮(理论版...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历程视角下校园欺凌产生机制及积极应对——基于4个典型欺凌案例的剖析被引量:3
2022年
校园欺凌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其发生受到个体交往方式、同伴互动、原生家庭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4个典型案例为轴心,以生命历程为视角探讨了校园欺凌动静结合的接续过程.研究发现:校园欺凌产生的前置条件是欺凌者的权利“获取”与被欺凌者的人际渴望;触发条件是欺凌者的人际弱势识别与被欺凌者的人际交往误解;终止或延续条件是生命事件的冲击与认知行为的转化.对于欺凌双方的心理干预要从认知上明确其对个体毕生发展的整体影响,从情绪上消除掉欺凌行为发生时相伴随的兴奋或无助感受,从行为上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从人格上将原有的人格“优势”转化为社会认可的积极行为,进而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
徐伟
关键词:人际交往生命历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缺失与重构--基于中国高校“空心病”现象的思考被引量:5
2020年
"空心病"一词是指因个体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其在大学校园中拥有庞大的"患病"群体.该现象的产生从表面上看是由应试教育、利己主义、社会竞争等因素所导致,但当回溯"空心病"患者的家庭教育者们的成长环境时却发现,导致"空心病"这一现象的实质却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部分家庭教育核心功能的异化和个体情感体验的缺失.然而,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垮塌,而是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内在价值的"纯理性"思考的一种表现.因此,对于"空心病"现象的应对,社会应客观审视、理性对应,少些指责、多些包容;家庭教育应将情感体验作为核心内容;个体应积极参与到生活事件中,不断丰富情感世界,从而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
徐伟王云峰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情感教育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研究及对策被引量:4
2018年
大学生弱势群体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特殊群体,在本研究中,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只要个体在主观感受与评价上出现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受损的,均界定为心理弱势群体。各种心理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有来自个体自身发展的主观原因,也有来自社会环境、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客观原因的影响。而高校采取科学实效的对策,是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安全稳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王云峰徐伟
关键词:弱势群体教育对策心理干预
试论大学生党员量化评价体系
2011年
分析目前高校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党员的量化评价体系,把握党员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数量关系,构建全新的大学生党员量化评价体系,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徐伟
关键词:学生党员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校园欺凌透析与治理被引量:1
2023年
校园欺凌卷入率高、伤害持久、影响广泛,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治理难题。聚焦于社会、学校、家庭、群体、个体五个视域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基于矛盾的反思,以系统论的思维重新认识校园欺凌问题。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建构校园欺凌的系统模型,论述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提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基础上的法制思维培育、人文精神熏陶基础上的道德教育、亲密关系提升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群体动力引导下的力量升华、冲突情景化解下的自尊提升五个路径来全面治理校园欺凌。
徐伟
关键词:系统论内在逻辑
民办高校转型中的组织沉默现象研究
2019年
组织沉默是指对组织运行中潜在的问题保留个人观点的行为,在民办高校转型过程中表现的更为突出。组织沉默现象受中国特色文化观念、学校领导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但其本质就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自动运行。组织沉默现象可以通过强化建言制度建设,转变领导类型,提高个人能力等途径来改善。
徐伟
关键词:民办高校组织沉默
新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兼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定位的演进及路向被引量:1
2022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历了孕育与准备、初创与整合、成长与发展三个阶段,由最初的科学化、专业化到本土化、系统化转变为规范化、社会化状态。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科定位为演进基础不断改变着整体面貌,未来将努力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
徐伟丁晓茜
关键词:改革开放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9年
新时代,高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隐射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堪忧的现状.为此,本文梳理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保健网络如何才能畅通运行,如何选择高效的技术,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预防效果"三个关键性问题予以说明,试图以杠杆之势来解决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徐伟
关键词:心理危机预防保健网络课堂教学
心理问题多症状共存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启示被引量:3
2018年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着多症状共存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因症状产生的叠加或倍增效应使学生们体会到更多的痛苦,也给心理教师带来更多的咨询困惑。通过症状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的多症状心理问题共存图示,证明了焦虑症状是所有症状的核心症状,解释了症状间的演化过程。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可以从焦虑情绪入手,理顺症状间的关系,关注反方向症状的发生,落脚于焦虑症状的改善四个方面来应对心理问题多症状共存现象。
徐伟王云峰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
大学生党员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吸纳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永葆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持续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需要一套量化的评价体系,它包括目标承诺、标准量化、学生监督、动态审查四部分内容。
徐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