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40 被引量:2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同步放化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ES(无进展生存期)和OS(总生存期)、其中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占比及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ES和OS均更长,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研究组患者中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占比更高,P <0.05。结论: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 陈暑波吴福林杭猛徐伟
-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生存期
- 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晚期肝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联合仑伐替尼能够提高老年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提高DCR,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 徐伟吴福林陈暑波杭猛徐妍
- 关键词:晚期肝癌奥沙利铂血清肿瘤标志物
- 免疫毒素的抗肿瘤研究及其改善策略
- 2010年
- 免疫毒素由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或生长因子与具有杀伤作用的毒素分子通过化学交联构建而成。它通过抑制癌细胞的蛋白合成或促进癌细胞凋亡发挥抗癌作用。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具有毒性强和特异性高的优点,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进入临床应用还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
- 徐伟刘政
- 关键词:免疫毒素肿瘤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联合钛夹在儿童肠息肉中的治疗体会
- 盛伟松朱丹荣董娜徐伟钱娟
- 超声引导下高位肛门脓肿隧道拖线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位肛门脓肿隧道拖线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高位肛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高位肛门脓肿隧道拖线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隧道拖线引流术.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术后出血、肛门形态、肛门功能、术后不良反应、病人满意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降低术后疼痛、尿潴留方面,住院时间及费用的经济学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高位肛门脓肿隧道拖线引流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尿潴留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临床治疗高位肛门脓肿的有效、安全、微创的新方法.
- 吴彬丁敏徐伟应光耀
- 关键词:超声引导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比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ICD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标准并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及心室颤动(VF)3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共随访了40例患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各20例,平均随访时间一级预防组(12.2±7.6)个月,二级预防组(14.6±9.6)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3例患者发生了VF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4例,二级预防组9例,21例患者发生了VT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9例,二级预防组1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VF及VT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T发生频率(VTfrenquency)在一级预防组为4.465次/月,二级预防组为26.16次/月(P〈0.001)。VT发作时间(VTduration)在一级预防组为(25.6±15.6)s,二级预防组为(78.1±58.7)s(P〈0.001)。一级预防组中9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3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二级预防组中12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7例,CV终止5例。9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结论二级预防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均明显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但因样本量较小,两组患者间因VT或VF接受ICD治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李晓宏徐伟吉文庆余洪松狄文成裴立刚兰荣芳施广飞徐标
-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性猝死
- 自拟陷胸合剂合及贝藕糊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00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陷胸合剂合及贝藕糊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口服陷胸合剂合及贝藕糊剂;对照组100例,口服奥美拉唑等药。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胃镜疗效、胃镜下RE分组及积分评价、复发情况比较。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在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吞咽困难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胃镜复查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胃镜RE分级比较均有下降,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5.56%,对照组为30.4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陷胸合剂合及贝藕糊剂治疗RE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复发率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红卫沈祖法陆建云翁春梅徐伟金晶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科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36例,根据体表面积的不同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休息1周,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CR 0例,PR 12例(33.3%),SD 15例(41.7%),PD 9例(25%),有效率(CR+PR)为33.3%,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反应,多数为Ⅰ-Ⅱ度,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
- 徐伟吴福林孙春花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晚期患者
-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8例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每天1次,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后停药。观察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和不良反应。结果 58例有效率为41.4%,疾病控制率为72.4%;中位生存期为7.1个月,1年生存率为36.0%;女性患者有效率为51.9%,疾病控制率为85.2%,均高于男性的32.3%和67.7%;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60.0%,疾病控制率为79.4%和100.0%,均高于其他类型;无吸烟史有效率为55.2%,疾病控制率为82.8%,高于有吸烟史的27.6%和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次数和ECOG评分对疗效无影响(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对于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
- 徐伟孙清过雪丹王琦杭猛陈署波
- 关键词:吉非替尼疗效观察
- 重组免疫毒素抗c-Met/PE38KDEL对人大肠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胃肠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文中观察重组免疫毒素(immunotoxin,IT)抗c-Met/PE38KDEL对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大肠癌的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IT处理大肠癌细胞系Colo205及SW480后,CCK-8试剂盒检测24、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IT对细胞5、24 h蛋白合成抑制的影响;caspase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活性变化。结果经不同浓度IT作用后,2株大肠癌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都有明显的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当IT浓度为10ng/ml与100ng/ml时,对2株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抑制作用较强(P<0.01);caspase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T浓度为100 ng/ml时2株细胞caspase-3与caspase-8都有显著增高。结论重组IT抗c-Met/PE 38KDEL对大肠癌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为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徐伟朱晓娟蔡楠张秀华范志宁刘政季国忠
- 关键词:免疫毒素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