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
-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而婚姻则是将作为个体的人和家庭连接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古至今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莫不如此。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无一例外的与婚姻家庭结下不解之缘,婚姻家庭的形态和制度等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都有着不...
- 张跃代世萤
- 关键词:婚姻家庭一夫一妻制亲属称谓
- 文献传递
- 杀戏源流的人类学考释
- 2019年
- 杀戏因戏中多"砍砍杀杀"而得名,仅流行于云南省景东弈族自治县的花山、大街两镇和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九甲镇,沿者干河流域分布。旧时共有72出剧目,由固定戏班演出。杀戏应是马灯戏的变种之一。至迟在清朝中期以后,马灯戏由长江流域随汉人军队、移民、商人、家眷流入云南,进入哀牢山腹地的景东花山那弄村一带,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土语、民歌结合在一起,经地方文化精英创作、发展而成为区别于传统马灯戏的新剧种杀戏。杀戏发源地就在花山镇那弄村。
- 张跃
- 关键词:源流文化整合
- 特定文化空间下的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以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花腰彝'德培好'节日为例
- 由于有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不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就呈现了差异性.'特定文化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生计行为、文化样式等.作为人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特定文化空间下产生并沿袭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普遍...
- 张跃林偲
- 关键词:传统节日祭祀活动
- 文献传递
- 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为例被引量:15
- 2004年
- 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云南少数民族对老人的赡养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上的,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性,所形成的养老传统,是一种民族习俗与外来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民族共性与族群特性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积极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 张跃王瑜李超超
-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养老模式
- “混生”的文化:傣族社会中的祭“寨心”仪式——基于双江县公很村的田野研究
- 2014年
- 傣族社会中的"寨心"信仰就是众多民间信仰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内容丰富的民间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宗教信仰教构成了傣族的信仰体系,这种"混生"文化在融合后更具有生命力,能够完整的展现傣族的信仰、观念、历史、服饰、饮食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成为延续傣族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张跃李霞
- 关键词:傣族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的历史与现状(摘要)
- 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构成的一个元素。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走过了半个多...
- 张跃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家话语
- 少数民族地区集市的文化内涵分析——透视昙华彝族“赶街”被引量:22
- 2010年
- 集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与城市中的市场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集市积淀着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不同文化与民族交流的重要空间,具有地区性、民族性的特征。在变迁的社会中,少数民族集市是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连接点。少数民族地区集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整个社区网络的纽带作用,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张跃王晓艳
- 关键词:集市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大姚县的田野考察被引量:2
- 2010年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具有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形象具体和类型特殊的特征。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不仅是大姚县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包括云南在内的众多少数民族省区共性的问题,急需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认真研究和探索。
- 张跃王晓艳谭瑾
-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
- 社会发展中云南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的发展态势——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田野调查报告
-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经阶段,也是一种带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随着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加深,率先进入老年型国家,使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最终摆脱年轻化趋势,完全进人成年型,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
- 张跃
-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云南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养老保险
- 文献传递
- 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两种精神文明
- 2001年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 ,不同社会形态下不同性质的精神文明产生的基础各异 ,所体现的指导思想、服务对象、社会道德风尚、文化建设亦不同。两种精神文明除本质差异外 ,也反映着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些共性。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 ,也需要吸取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当代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积极成果 ,为我所用。
- 张跃
- 关键词: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