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蓉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异丙酚
  • 2篇全身麻醉
  • 2篇麻醉诱导
  • 2篇二异丙酚
  • 2篇苯二氮
  • 2篇丙泊酚
  • 2篇丙酚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术
  • 1篇对变应性鼻炎
  • 1篇医保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诱导期
  • 1篇源性
  • 1篇孕期
  • 1篇孕期妇女
  • 1篇整体护理
  • 1篇整体护理干预

机构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第四人...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都江堰市妇幼...

作者

  • 7篇张蓉
  • 2篇张先庚
  • 1篇王米渠
  • 1篇苏萍
  • 1篇彭德忠
  • 1篇安劬
  • 1篇张志芳
  • 1篇陶勇
  • 1篇钟萍
  • 1篇王茜
  • 1篇邹文军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四川生殖卫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本研究通过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做好心理护理;②睡眠护理;③严防病人自杀;④加强生活护理;⑤教病人自我“减压”;⑥协调好亲友间的关系;⑦做好环境护理;⑧药物护理。通过为期两年的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先庚钟萍彭德忠苏萍张蓉
关键词:抑郁症整体护理护理干预
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有效剂量观察被引量:33
2021年
目的确定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简称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和95%有效剂量(ED_(95))。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质量50~8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米库氯铵0.2 mg/kg,瑞马唑仑0.3 mg/kg,设定丙泊酚初始剂量0.65 mg/kg,如果BIS值≤48,则下一例丙泊酚用量降低1个剂量梯度;若BIS值>48,在下一例增加1个剂量梯度。采用Probit法计算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ED_(50)、ED_(95)及其95%置信区间(95%CI)。结果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ED_(50)为0.45 mg/kg,95%CI为(0.42~0.49)mg/kg;ED_(95)为0.53 mg/kg,95%CI为(0.49~0.71)mg/kg。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在满足镇静深度的同时能较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丙泊酚增强全身麻醉诱导期瑞马唑仑镇静深度的ED_(50)为0.45 mg/kg,ED_(95)为0.53 mg/kg。
张蓉赵泽宇王馨雪程庆李响陈朝阳
关键词:苯二氮[艹卓]类二异丙酚剂量效应关系麻醉
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镇静的效果被引量:33
2021年
目的评价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镇静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28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9~35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14):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R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瑞马唑仑0.3 mg/kg、丙泊酚0.5 mg/kg和米库氯铵0.2 mg/kg;P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 mg/kg和米库氯铵0.2 mg/kg,BIS值≤50时行气管插管术。于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和3 min(T3)时记录MAP及HR。记录2组麻醉诱导时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T0时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3时2组MAP和P组HR降低(P<0.01)。与P组比较,R组麻醉诱导时间延长,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麻醉诱导时镇静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
张蓉赵泽宇王馨雪陶勇邹文军王茜李响陈朝阳岳鑫鑫
关键词:二异丙酚
基于上皮源性细胞因子研究玉屏风加味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上皮屏障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目的:  上皮屏障是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机体接触到过敏原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上皮物理屏障,而对其它屏障涉及较少,如化学屏障和微生物屏障。一些中医药...
张蓉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孕期妇女的中医保健六论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论述中医的孕妇保健六个观点和内容,即情志调理-勿太过,和为美,饮食宜忌-丰美而不腻,睡眠起居-协和阴阳,节制房事-宜少宜忌,劳逸适度-形劳不倦,药物宜忌-清淡养血。以便辨证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价值,为现在的妇幼保健工作的科普宣教、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安劬朱江张志芳罗开宇张先庚王米渠张蓉
关键词:孕期妇女中医保健妇幼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镇静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镇静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脑深部电刺激术帕金森病患者75例,ASA分级Ⅱ或Ⅲ级,年龄48~72岁,BMI 18~24kg/m^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5):0.3、0.5和0.8μg·kg^-1·h^-1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和D3组)。D1-3组于0.25%罗哌卡因10~20ml局部浸润麻醉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随后各组以0.3、0.5和0.8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神经学测试期间暂停输注右美托咪定,唤醒患者,测试完毕后维持原剂量至术毕。于麻醉前即刻(T0)、唤醒前停药即刻(T1)及神经学测试(T2)时记录BIS值;记录唤醒时间、补救镇静、SpO2<90%和打鼾的发生情况。结果与D1组比较,D2组和D3组补救镇静率和T1,2时BIS值降低,D3组唤醒时间延长,SpO2<90%和打鼾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与D2组比较,D3组补救镇静率和T1时BIS值降低,唤醒时间延长,SpO2<90%和打鼾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结论0.5μg·kg^-1·h^-1右美托咪定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赵泽宇程庆张蓉王馨雪黄建盛吴丽君
关键词:清醒镇静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法
IOC1联合IOC2监测在持续植物状态和微小意识状态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分析脑电意识指数(IOC1)联合伤害敏感指数(IOC2)监测在持续植物状态(PVS)和微小意识状态(MCS)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50例PVS或M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意识指数监测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意识指数监测组同时监测IOC1和IOC2。记录两组麻醉前(T_(0))、诱导后(T_(1))、插管后(T_(2))、手术开始5 min (T_(3))、手术结束(T_(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指标、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用量及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T_(1)、T_(2)、T_(3)、T_(4)的MAP低于T_(0),且T_(3)低于T_(1)、T_(2),T_(4)高于T_(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T_(1)、T_(2)、T_(3)、T_(4)的MAP低于T_(0),且T_(3)、T_(4)的MAP高于T_(1)、T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T_(3)、T_(4)的HR低于T_(0),且T_(3)低于T_(1)、T_(2),T_(4)高于T_(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T_(1)、T_(2)、T_(3)、T_(4)的HR低于T_(0),且T_(4)的HR高于T_(1)、T_(2)、T_(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指数监测组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VS和MCS患者麻醉中,采用IOC1和IOC2监测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稳定血压和HR,准确预判拔管时机并缩短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
李响陈朝阳程庆王馨雪张蓉赵泽宇
关键词:全身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