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萌

作品数:24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内固定
  • 5篇肋骨
  • 5篇肋骨骨折
  • 5篇骨折
  • 4篇多发肋骨
  • 4篇多发肋骨骨折
  • 4篇胸腔
  • 4篇食管
  • 4篇酸反流
  • 4篇胃酸
  • 4篇胃酸反流
  • 4篇连枷
  • 4篇连枷胸
  • 4篇反流
  • 4篇反流性
  • 3篇胸腔镜
  • 3篇食管损伤
  • 3篇黏膜
  • 3篇线粒体

机构

  • 22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医学科...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23篇张萌
  • 15篇杨金良
  • 15篇黄刚
  • 13篇周志刚
  • 6篇任迎春
  • 6篇曹利娟
  • 5篇张建新
  • 4篇张力克
  • 3篇李国风
  • 2篇杜全胜
  • 2篇曹丽娟
  • 2篇张鑫
  • 2篇张楠
  • 1篇任珊
  • 1篇张勤增
  • 1篇张进华
  • 1篇牛晓光
  • 1篇牛晓光
  • 1篇张新艳
  • 1篇解丽君

传媒

  • 9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1例
2010年
张萌张力克杨金良
关键词:胸腔手术
胸廓外固定与爪型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比较胸廓外固定和爪型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钝性伤、多处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并呼吸衰竭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81)。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胸廓外固定,观察组患者行爪型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个月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肺总容量(TLC)〕,术前(T0)、术后3 h(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手术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术前及术后3 d血气分析指标〔包括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FVC、FEV1、PEF、T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时间与方法在CVP、CI、EVLWI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CVP、CI、EVLWI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1~T3 CVP高于对照组,T1~T2 CI高于对照组,T1~T3 EVLWI低于对照组(P<0.05)。(4)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术前TcPCO2、PaC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TcPCO2、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与胸廓外固定相比,爪型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可更有效地缩短连枷胸并呼吸衰竭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
周志刚黄斐杨金良黄刚张萌曹利娟
关键词:连枷胸外固定器内固定器疗效比较研究
静脉注射抗生素新药:替加环素被引量:1
2006年
张建新张萌
关键词:注射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新药耐甲氧西林商品名
奥美拉唑对大鼠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MDA、SOD、NOS和NO的影响,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组+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取食管标本肉眼观察黏膜状况,检测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MDA、SOD、NOS和NO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颜色淡红,有光泽,黏膜光滑。模型组大鼠食管颜色变淡白,黏膜粗糙、增厚、皱襞灰白色斑块状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食管病变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奥美拉唑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黏膜组织中MDA、NO的含量和NOS的活性,显著升高SOD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减轻食管局部及外周炎性反应、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张萌黄刚周志刚杨金良
关键词:胃酸反流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对大鼠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反流性管黏膜损伤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单纯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组+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分别取食管标本肉眼观察黏膜状况,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检测p21,PCNA,CyclinD1,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颜色淡红,有光泽,黏膜光滑。模型组大鼠食管颜色变淡白,黏膜粗糙、增厚、皱襞灰白色斑块状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食管病变明显减轻(P<0.05)。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食管各层结构完整,黏膜厚薄适中,黏膜基底膜清楚,各层细胞排列整齐,表面可见较少的角化。模型组大鼠黏膜层增厚,基底细胞层及棘细胞层细胞数目增多,角化层增厚,局部黏膜基底细胞层明显增生,部分黏膜组织向外呈乳头样突起。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食管黏膜损伤及增生病变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黏膜有p21蛋白表达,PCNA,CyclinD1和CDK4蛋白呈阳性基础表达。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p21蛋白的表达减弱,PCNA,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食管黏膜p21蛋白的表达增强,PCNA,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美拉唑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是其治疗反流性食管损伤的重要机制。
张萌黄刚周志刚杨金良
关键词:胃酸反流CYCLIND1CDK4
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安眠药:雷美替昂被引量:2
2009年
张萌
关键词:安眠药失眠
疑似胸主动脉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血胸单腔气管插管胸腔镜急症手术探查4例报道
任迎春周志刚黄刚张萌杨金良
奥美拉唑对大鼠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IL-6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细胞因子IL-6及TNF-α的影响,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g,随机将动物分为5组,假手术组、单纯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组+奥美拉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取食管标本肉眼观察黏膜状况。应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中细胞因子IL-6及TNF-α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颜色淡红,有光泽,黏膜光滑。模型组大鼠食管颜色变淡白,黏膜粗糙、增厚、皱襞灰白色斑块状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食管病变明显减轻。ELISA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有一定IL-6及TNF-α的基础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IL-6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奥美拉唑治疗组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IL-6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奥美拉唑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黏膜损伤后大鼠血浆和食管组织炎症因子IL-6及TNF-α的含量,可能是其改善食管局部及外周炎症反应、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张萌黄刚周志刚杨金良
关键词:胃酸反流奥美拉唑IL-6TNF-Α
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个体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评价主动呼吸控制方法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个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对15例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时通过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分别在平静呼吸吸气末和呼气末螺旋CT快速扫描采集图像,将两组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个体化放疗靶区,并测量病变在平静呼吸时的位移距离。结果全组15均成功进行图像融合,勾画出个体化放射治疗靶区。肺部病变随呼吸运动产生的移动距离(设定X轴为身体左右方向,Y轴为身体前后方向,Z轴为头脚方向),X轴方向为(0.35±0.23)cm(范围0.00—0.80cm),Y轴方向为(0.16±0.15)cm(范围0.00—0.5cm),Z轴方向为(0.90±0.42)cm(范围0.30—1.80cm)。结论 应用主动呼吸控制系统能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实现个体化设计。
杨永锋张萌万欣
关键词:肺癌计划靶区主动呼吸控制个体化治疗
克泽普注射液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剖胸术后患者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杨金良黄刚张萌任迎春张力克曹利娟张进华
关键词:术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剖胸止痛胸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