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萌

作品数:33 被引量:947H指数:1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同位素
  • 13篇锶同位素
  • 10篇海相
  • 9篇地层学
  • 8篇碳酸
  • 8篇碳酸盐
  • 8篇同位素地层学
  • 8篇锶同位素地层...
  • 7篇海相碳酸盐
  • 5篇三叠
  • 5篇盆地
  • 4篇地层
  • 4篇地质
  • 4篇碎屑
  • 4篇碎屑岩
  • 4篇同位素组成
  • 3篇三叠系
  • 3篇水下扇
  • 3篇四川盆地
  • 3篇流体

机构

  • 3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3篇张萌
  • 21篇黄思静
  • 15篇武文慧
  • 11篇沈立成
  • 8篇石和
  • 4篇胡作维
  • 4篇刘洁
  • 3篇毛晓冬
  • 3篇田景春
  • 2篇吴素娟
  • 2篇李小宁
  • 2篇吴志勇
  • 2篇黄可可
  • 2篇朱利东
  • 2篇钟怡江
  • 2篇朱弟成
  • 2篇林丽
  • 2篇王麒翔
  • 2篇黄成刚
  • 2篇孙治雷

传媒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沉积学报
  • 2篇成都理工学院...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物岩石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岩相古地理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攀西地区云南松生态风景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开展森林旅游、倡导回归自然已成为了现代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新型林种,由森林生物资源及其区域环境条件有机结合而成,...
张萌
关键词:云南松生态风景林群落多样性
三峡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被引量:3
2019年
讨论三峡和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的影响。以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沉积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夷平面、阶地及冲积扇和湖相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曲线及沉积特征,认为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相似,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及中更新世暖湿气候到晚更新世干冷气候的转变。结合全球气候背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气候影响等方面的资料,认为150 ka B.P.之后青藏高原隆升至4 km时,青藏高原对三峡及宜昌地区的古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
朱宏博向芳王金元黄恒旭康东雅张萌
关键词:第四纪古气候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热力学计算和溶解实验模拟研究
本论文将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即热力学理论模拟计算和溶解模拟实验相互结合的方法)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骨架组分的溶解、自生矿物的沉淀及其与次生孔隙形成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热力学数据库和溶解实验数据库,为...
张萌
关键词:上古生界碎屑岩次生孔隙储层质量
西藏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及海相地层的定年被引量:45
2004年
在样品成岩蚀变检测的基础上,本文测试了西藏岗巴地区晚白垩世海相碳酸盐的^(87)Sr/^(86)Sr比值。样品对海水代表性的评估说明,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了原始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建立的晚白垩世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国际上已公布的同时代曲线有较好的可对比性,说明全球事件是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曲线的建立为该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大范围洲际盆间对比提供了新的途径,弥补了生物地层对比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利用测试的锶同位素数据,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原理确定了西藏南部岗巴地区白垩系剖面坎潘/三冬阶和马斯特里赫特,坎潘阶的界线,按83.5 Ma和71.3 Ma分别作为这两个界线的年龄,它们分别位于剖面的217m和291m处。
黄思静石和沈立成张萌武文慧
关键词:锶同位素
川东L2井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样品的锶同位素年龄标定被引量:18
2006年
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L2井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样品87Sr/86Sr比值,以及相应的Mg,Sr和Mn的含量。在对样品进行成岩蚀变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锶同位素地层学的原理,尝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年龄标定。4个样品分别位于L2井深度为3 297.6 m,3 290.0 m,3 268.8 m和3 201.6 m处;其87Sr/86Sr比值分别为0.707 330,0.707 340,0.707 348和0.707 383;年龄的标定结果分别为245.3 Ma,245.2 Ma,245.1 Ma和245.0 Ma。除深度3 201.6 m的样品因成岩蚀变,其年龄值的可靠程度较低以外,其余3个样品的年龄值都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
黄思静张萌孙治雷胡作维吴素娟裴昌蓉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部海相碳酸盐锶同位素年龄测定
藻、有机质、粘土矿物富金成矿对比实验被引量:9
1999年
藻、有机质、沉积物、粘土矿物富集和释放金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活体生物富金能力较强,热水环境下温泉蓝细菌富金能力更强,并且为生物所富集的金易于迁出参与成矿;在生物生活的氧化环境,生物对金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与生理活动有关的吸收作用,与金离子结合的生物配合物主要是含硫有机化合物;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随着生物活体→死体→腐解有机质→有机淤泥→有机岩的变化,有机质对金的富集作用越来越小,并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其富金能力变弱而解析金的能力却增强。3种粘土矿物吸附金的能力为: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释放金的能力相反,并且粘土矿物的加入降低了有机质吸附和释放金的能力;油田卤水对富集于活体藻生物中的金的萃取能力强于无机流体。
林丽朱利东张萌朱弟成刘虹
关键词:有机质粘土矿物生物成矿金矿床
用Bayes判别模型识别未取芯井段沉积微相──以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沙四上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为例被引量:19
2001年
将常规测井资料及其解释成果中的地质参数资料同岩芯资料相结合 ,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特征参数 ,用 Bayes逐步判别法建立研究区域的特征参数与沉积相相互转换的数值模型 ,根据此模型对未取芯井段的沉积微相进行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从数值模型角度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的辅助方法 。
张萌田景春吴志勇
关键词:沾化凹陷沙四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
拉尔玛金矿中的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作用
林丽刘家军朱利东朱弟成张萌
该成果采用地质分析、现代热水沉积和实验模拟相结合,研究由沉积-成岩-成矿不同阶段金在生物-有机质-流体体系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硅质岩沉积过程中,热水条件下的生物为拉尔玛金矿床的初始形成奠定了基础;金在细胞中的分...
关键词:
关键词:金矿地球化学成矿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06年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都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张萌黄思静冯明石王琦黄裕雄董少峰彭美丽
关键词:碎屑岩热力学模型地质意义
四川广安龙门峡南剖面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对比被引量:6
2017年
早三叠世作为二叠纪末集群灭绝后地球系统的生态恢复时期,与古海洋生态变化有关的各种地球化学记录为地质学家长期高度关注.在岩石学研究和样品对海水代表性评估的基础上,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广安龙门峡南剖面下三叠统(包括相邻地层)350个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龙门峡南剖面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对海水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良好的保存性,碳氧同位素组成之间缺乏相关性,二者间的确定系数只有0.0205,350个样品中只有44个Mn/Sr>2和/或δ^(18)O<-6.5‰;根据306个Mn/Sr<2和/或δ^(18)O>-6.5‰的样品建立了完整的下三叠统碳同位素曲线,曲线具有非常好的全球可对比性,二叠,三叠界线附近、嘉一段顶部和三段内部的δ^(13)C极小值,夜郎组一段顶部、四段顶部和嘉陵江组二段底部、四段下部的δ^(13)C极大值,以及代表这些极大值的峰和代表这些极小值的谷所反映的都是全球信号;与全球其他地方年代地层框架内同期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剖面夜郎组一段可大致与Griesbachian亚阶对应,夜郎组二,四段可大致与Dienerian亚阶对应,嘉陵江组一段大致与Smithian亚阶对应,嘉陵江组二-三段以及四段下部大致与Spathian亚阶对应,嘉陵江组四段的中上部则应归于中三叠世的Aegean亚阶;代表Smithian-Spathian亚阶界线(SSB)的嘉一、嘉二段界线附近δ^(13)C从-0.911‰急剧上升至3.679‰,海水碳同位素如此剧烈的变化耗时可能小于36kyr,对沉积环境反映更为敏感的氧同位素在SSB附近先于碳同位素变化,反映海水在碳同位素急剧升高之前,盐度已显著增加,并导致了蒸发岩和白云岩的形成,该问题的更深入研究还需要考虑白云石-水和方解石-水系统、白云石-CO_2和方解石-CO_2系统白云石和方解石形成过程中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差别.
黄思静黄可可钟怡江李小宁毛晓冬胡作维刘四兵张萌武文慧
关键词:早三叠世碳同位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