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志
- 作品数:46 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体模内吸收剂量测量的新概念(三)
- 1989年
- 二、电离室和静电计 不同的规程,提荐所使用的电离室。
- 张红志胡逸民
- 关键词:电离室内吸收深度图体模
- 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放疗中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患者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影响。方法使用配置腹带系统的大孔径CT获取17例肺部肿瘤患者四维CT图像和呼吸频率信息,在计划系统上通过10个时相的肿瘤靶区中心点位置坐标来确定肿瘤在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应用呼吸模型模拟呼吸引起的肿瘤运动,然后用四维运动平台模拟肺部肿瘤在射野方向观上的运动轨迹。将二维半导体剂量仪固定在运动平台上,测量机架角为0°时在不同射野下静止和动态的剂量分布。在统计软件R2.8.1上编写一个脚本程序来计算在静止和运动时相对剂量之差≤4%的点通过率等。结果当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运动范围一半)为1cm,射野相对剂量差≤4%的通过率最小(1.1%),且最大有58%的相对剂量缺失。头脚方向振幅分别为〈0.25、0.25-〈0.50、0.50-〈0.75、≥0.75mm的4%通过率中位值分别为94.7%、79.4%、58.6%、37.1%(χ^2=29.20,P=0.000),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振幅分别为〈0.15、≥0.15mm的4%通过率均相似。89%(75个射野)的射野中高剂量区的相对剂量差比低剂量区的小。只考虑头脚方向后,运动周期为3.6、8.2s的4%通过率分别为72%、60%。结论头脚方向的运动振幅是呼吸运动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同时其呼吸参数不变时周期长的运动对剂量的影响要大于周期短的运动。做调强放疗计划时,应特别注意肿瘤头脚方向运动振幅〉0.5cm的患者。
- 张丹丹张红志韩伟王瑛张烨吴润叶张可李锐杜德成
- 体模内吸收剂量测量的新概念(二)
- 1989年
- 吸收剂量的校准主要分三步,首先建立钴-60γ射线或2MVX射线的照射量(或空气比释动能)的测量基准。第二步对医院的现场仪表(包括电离室和静电计)进行校准。以照射量基准校准为例,首先刻度用户仪表的NX值。
- 张红志胡逸民
- 关键词:Γ射线体模空气比释动能电离室现场仪表
- 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HL
- 1996年
- 高剂量化放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NHL石远凯吴世凯周生余潘峰雷英衡马恩普张红志邓春江邱跃冯奉仪孙燕1995年1~6月我们应用高剂量化放疗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了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男性3...
- 石远凯吴世凯周生余潘峰潘峰马恩普雷英衡邓春江邱跃马恩普张红志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放射疗法NHL
- SBRT物理技术热点
- 张红志
- 国产加速器电子束长距离大面积单野照射
- 1992年
- 以费米理论为指导,提出电子线的均整块制作与X线不同,可用最佳均整面积和最佳均整厚度的方法制作。在选用8MeV电子线,源皮距为2m的条件下,以透明X线胶片为材料,选出了均整块最佳面积为6cm×4.8cm,最佳总厚度为2.8mm。厚度再增加,对改善均匀度不起明显作用,但剂量损失和X线污染会显著提高。在此条件下,测得±10%的剂量区为25cm×21cm。中心轴深度5cm处的PDD为1.8%。在此长SSD时,低熔点铅制成的挡块对剂量影响很大,约与面积成正比。
- 贺晓东孙红张钧沈维生胡逸民张红志哈思衡
- 关键词:电子束
- 修正因子与半修复时间及照射间隔时间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细胞在不同半修复时间 (T1/ 2 )和照射间隔时间条件下 ,由于亚致死性损伤(SLD)修复所需在线性二次模型 (LQ模型 )中引入的修正因子 (MF)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LQ模型 ,应用Thames的不完全修复模型 (IR模型 )和Brenner的G因子模型在不同T1/ 2 和不同照射间隔下 ,计算两次高剂量率外照射和单次低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时的MF。并分析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别及根据G因子模型分析引入MF后二次项的变化特点。结果 当T1/ 2 在 0 .5~ 1.0h范围内时 ,因SLD修复引入的MF变化不大 ;对于这一范围的T1/ 2 ,当照射间隔时间 >6h时 ,SLD基本完全修复。IR模型和G因子模型计算低剂量率连续照射的MF结果完全一致 ,但对高剂量率分次照射的计算结果在短T1/ 2 时结果相差较大。在相同剂量和照射间隔时间条件下MF和剂量平方的乘积与照射次数呈线性关系。结论 因SLD修复引入的MF与T1/ 2 、照射间隔时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T1/ 2 较短的情况下IR模型不能用于高剂量率分次照射。根据G因子的计算结果提示当T1/ 2 很短时 ,应考虑照射时间内发生的修复。对于短T1/ 2
- 季明烁张红志杨伟志
- 关键词:修正因子
- 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第六次放疗人员及设备调查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为了解当前中国大陆地区放疗人员及设备情况,进行了第6次调查。方法采用了第5次调查表,仍是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电话及传真发送表格的方法。结果截至2011年8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共有放疗单位1162个。(1)人员:共3万985位,其中放射肿瘤科医师9895位(副主任医师以上3253位),技术员6103位,护士1万1689位,物理师1887位,维修工程技术人员1411位。(2)设备:直线加速器1296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286台,深部线机81台,模拟定位机1040台,CT模拟定位机376台,近距离治疗机317台,治疗计划系统1427套,剂量仪1041台,X刀410台,γ刀230台(头部γ刀122台,体部γ刀108台)。(3)治疗:病床5万6847张(其中4家未提供病床数),每日治疗5万8069人次(其中9家未提供数字)。每年收治新患者56万9056人(其中38家未提供数字)。结论5年来,中国放疗学又有了明显的发展,人员、设备、新技术应用都有了长足进步,但离癌症患者需求还差距甚远,需要进一步努力。此外本调查还缺之质量保证与控制方面的资料。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殷蔚伯陈波张春立张红志李晔雄
- 关键词:放疗放疗设备
- 头颈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及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安全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头颈部^125I粒子植入术中及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和安全评价。方法40名接受头颈部^125I粒子植入术的患者按照粒子植入部位分为面颈部组和口腔内组,手术时监测距其皮肤表面30cm处不同方向的辐射剂量率,术后监测距其皮肤表面30、50和100cm处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剂量率,对口腔内组分别记录患者张口以及闭口状态下的辐射剂量率,参考国家辐射安全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手术中位于患者靶区侧的辐射剂量[(2.60±0.37μSv)]明显大于处于患者颅顶侧[(0.28±0.05)μSv]或靶区对侧[(0.15±0.03)μSv)](t=25.62、29.51,P〈0.05);术后口腔内组患者张口状态下距其正前方30和50cm处的辐射剂量率[(21.71±0.92)和(9.50±0.38)μSv/h)大于闭口状态[(9.29±1.14)和(4.61±1μ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7、13.70,P〈0.05);而100cm处分别为(1.54±0.05)和(1.34±0.45)μ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P〉0.05)。面颈部组在距患者靶区侧30、50和100cm处的辐射剂量率分别为(66.28±3.31)、(35.06±3.05)和(1.72±0.17)μSv/h,大于口腔内组[(52.46±3.54)、(20.78±2.01)和(1.55±0.13)μSv/h](t=12.74、15.51、3.69,P〈0.05),两组靶区侧100与30cm相比辐射剂量率减少(t=86.39、63.55、155.44,P〈0.05)。100cm处面颈部组靶区侧的辐射剂量率为(1.72±0.17)μSv/h,口腔内组正前方张口状态为(1.55±0.13)μSv/h,闭口状态为(1.18±0.42)μSv/h,均符合国家辐射安全标准。结论头颈部^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公众辐射影响很小,注意距离和接触时间以及接触方向可以实现辐射安全。
- 张鹏张杰万玲张红志张建国
- 关键词:辐射防护头颈部肿瘤
- 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测定方法的进展──不同测定规程的比较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介绍了我院使用常规指形电离室,按照我国新颁布的高能光子和电子束吸收剂量测定规程测量水中吸收剂量的方法。其结果显示原用规程与之比较,最大有3.0%(对光子)或5.0%(对电子)的误差。新的规程与北欧临床物理学会(NACP)和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推荐的方法相比较,只有±1.0%~1.5%的差别。
- 张红志胡逸民张春利陈冰韩东升
- 关键词:光子电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