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煌
- 作品数:125 被引量:6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重组融合蛋白及用途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重组融合蛋白,涉及可溶性VEGFR2与γ-干扰素基因重组融合蛋白(sVEGFR2-IFN-γ),具有SEQ ID №:1的DNA序列和SEQ ID №:2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以RT...
- 潘建平张立煌姚航平潘观根
- 文献传递
- γ—干扰素在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中的作用
- 本文通过IFN—γR基因敲除(IFN—γR)小鼠及IFN—γ基因转染,研究IFN—γ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及IFN—γ过表达对DC表型和功能成熟的影响。2 材料与方法2.1 试剂(略)2.2 细胞系和动物:RF33.70,MF...
- 潘建平张明徽倪卫琴王青青夏大静张立煌余海曹雪涛
- 关键词:信号转导途径培养上清小鼠骨髓细胞活力CCR
- 文献传递
- IL-4对治疗前后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s TNF-α和IL-1α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了解白介素(IL)4 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进行检测。结果 IL4 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治疗前、后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 TNFα和IL1αmRNA的表达,在发病初期,IL4 于1 000Uml 时接近最大抑制效应;而恢复期患者,IL4 于100Uml 时即接近最大抑制效应,剂量- 反应曲线明显左移。如以100Uml 的IL4 处理PBMCs,恢复期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 TNFα和IL1αmRNA的抑制率接近50% 。另外还发现,在发病初期,IL4 对内毒素血症和HBeAg 阳性患者PBMCsTNFα和IL1α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低于阴性的患者。结论 IL4 对发病初期患者PBMCTNFα和IL1αmRNA 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恢复期患者。
- 石裕明张立煌孙永良方海林何南祥刘克洲李敏伟姚航平吴婉芬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IL-4TNFPBMCS
- 抗原致敏DC诱导CI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与单独LAK、CIK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肿瘤抗原冲击和未经肿瘤抗原冲击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DC-LAK细胞、CIK细胞和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 李可吕章春陈海祥张立煌
- 关键词:杀伤细胞腺癌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1991年
-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8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细胞,结果提示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_3^+和CD_4^+细胞减少,CD_4^+/CD_8^+细胞比值降低,而CD_8^+和SmIg^+细胞无明显降低。初步认为晚期血吸虫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调主要是CD+4^+/CD_8^+细胞比值降低,T_H与T_s细胞平衡失调所致,而与B细胞关系不大。
- 张立煌蔡卫民
- 关键词:血吸虫病患者B细胞晚期血吸虫病免疫功能失调虫卵肉芽肿白细胞分化抗原
- IL-4对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α表达调节的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评价IL-4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半定量RT-PCR系统地观察IL-4对重型肝炎患者PBMCsIL-1α表达的影响。结果IL-4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明显抑制LPS诱导的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IL-1α的产生,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IL-4于100U/ml时开始出现抑制效应,于1000U/ml时抑制作用接近最大。虽然IL-4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BMCsIL-1α的抑制作用略低,但与未经IL-4处理的PBMCs相比较,IL-1α的表达水平仍明显下降。结论IL-4对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PBMCsIL-1α的表达均具有较强的下向调节作用,在重型肝炎的治疗上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石裕明张立煌方海林何南祥刘克洲李敏伟姚航平
- 关键词:肝炎重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ΑIL-4
- 抗纤方对肝硬变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探讨
- 本文通过采用自拟抗纤方对肝硬变患者进行治疗,介绍了治疗方法观察了肝硬变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显示抗纤方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状态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吴嘉庚张立煌
- 关键词:抗纤方肝硬度免疫功能调节
- 文献传递
- 白介素-18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瘤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APC,近年来以DC为基础进行肿瘤疫苗的设计与应用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以肿瘤抗原的编码基因导入DC制成DC瘤苗,然后将此瘤苗回输荷瘤...
- 夏大静郑树章卫平王青青潘建平朱敏张立煌曹雪涛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瘤苗基因修饰抗肿瘤作用白介素
- 文献传递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
- 1990年
- 血吸虫病的免疫反应是以虫卵肉芽肿为特征的细胞免疫及其调节是血吸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血吸虫病病初阶段,宿主的细胞免疫开始升高,以后逐渐降低,到慢性期则明显受到抑制。大量研究表明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T细胞亚群的改变和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尤为重要。国外已有报道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患者的OKT3+和OKT4+细胞显著减少,OKT3+细胞均数正常,
- 张立煌蔡卫民
- 关键词:血吸虫病患者B淋巴细胞晚期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体液免疫功能血吸虫感染
- 蛋白转移法介导的超抗原与蛋白质跨膜区的融合蛋白修饰的exosomes-一种新型的瘤苗
- Exosomes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直径30-90nm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膜被小体。作为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瘤苗,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跨越MHC分子和肿瘤组织类型的限制性,是近年来瘤苗研究的热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
- 修方明杨云山唐华张明刚蔡志坚张立煌曹雪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