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欣
- 作品数:68 被引量:841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5
- 2000年
- 结合生防作用和促生作用2个方面综述近年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陈晓斌张炳欣
- 关键词:生防作用促生作用
- 生防菌ZJY-1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测定发酵上清液和细胞破碎液对供试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f. cucumerinum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植物病原生防细菌ZJY-1 Brevibacillus brevis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主要通过分泌到胞外的次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与对照和细胞破碎液处理相比,病原菌菌丝在含有发酵上清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由发酵上清液制备的拮抗粗提物显著抑制病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伸长,抑制率分别为96.0%和82.0%。
- 张昕张立钦马良进林海萍毛胜凤张炳欣
- 关键词:微生物学生防细菌抑菌作用植物病害次生代谢产物
- 土传病原真菌生态研究(Ⅰ):立枯丝核菌在菜地土壤中数量消长测定
- 王政逸张炳欣葛起新
- 关键词:真菌土壤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菜地
- 一种适合于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腐霉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被引量:6
- 2000年
- 由腐霉选择性培养基VP3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培养基CPR(含多菌灵、青霉素和利福平 ) ,经大量分离与鉴定试验表明 ,完全适合于从植物病组织中分离腐霉菌 ,培养基CPR比VP3的成本更低 ,因不用抗生素万古霉素、五氯硝基苯和匹马霉素 ,CPR上的利福平代替了VP3中的孟加拉红 ,CPR上长出的腐霉菌的可转移率为 10 0 %。
- 楼兵干张炳欣
- 关键词:腐霉菌培养基植物
-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的分离筛选及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被引量:16
- 2007年
- 为获取防治黄瓜土传病害的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并明确其防效,采用促生筛选法与大田小区试验法,对黄瓜根围的促生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田间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盆栽测定结合平皿初筛,筛选到的三株PGPR菌株,CH1,CH2和CH3都能显著地促进黄瓜生长。此外,离体拮抗试验发现,CH1和CH2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拮抗作用,而对瓜果腐霉均无拮抗作用,CH3对两种病原菌都有拮抗作用。盆栽防病效果测定,证实了这三株PGPR对黄瓜枯萎病和猝倒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防效,并且发现PGPR间的亲和与非亲和性组合的促生与防病效果都显著好于单株的。这些试验结果为三株PGPRs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梁建根张炳欣施跃峰竺利红吴吉安
- 关键词:SATIVUS土传病害生物防治
- 黄瓜苗期猝倒病拮抗菌的鉴定被引量:8
- 2002年
- 通过甲基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法 (GC- FAME)、Biolog细菌鉴定法 (借助于计算机的数值分类法 )和其它试验对黄瓜苗期猝倒病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的 16株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 .结果表明 :黄瓜苗期猝倒病拮抗菌的优势种为 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 Bacillus brevis,其次为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B.polymyxa,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及一些还有待进一步鉴定的种 .并对 GC- FAME和 Biolog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属的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一致的拮抗菌株为 14株 ,占 87.5 % ;在种的水平上鉴定一致的拮抗菌株为 7株 ,占 4 2 .75 % .GC- FAME和 Biolog对某些细菌的鉴定提供了快速而可靠的方法 ,但由于目前计算机数据库尚不完备 ,鉴定部分细菌如 B.
- 楼兵干张炳欣Maarten RyderStephen Barnett
- 关键词:BIOLOG拮抗细菌黄瓜苗期猝倒病
- 黄瓜苗期猝倒病生物防治被引量:21
- 2002年
- 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防菌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中,生防菌株CR56对甲霜灵高抗病原菌株Pythium ultimum ONCURO1和敏感菌株P.spinosum MP43419的防效分别为94.4%和51.4%;生防菌CUC8对两者防效分别为0.0%和61.9%;在供试的19株生防细菌中,有11株格兰氏阴性菌对ONCURO1的防效好于对MP43419,有5株格兰氏阳性菌对MP43419防效则好于对ONCURO1。田间小区试验中,生防菌株PEP66在浙大菜圃和弄口菜地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效分别为35.8%和18.5%,但R2在两地的防效分别为14.3%和84.4%。供试的11株生防菌中,有10株在弄口菜地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效优于在浙大菜圃。结果显示出生防菌的防效与供试土壤中病原种类和种群数量有密切的关系。
- 楼兵干张炳欣Maarten RyderRosemary WarrenPaul Harvey
- 关键词:黄瓜腐霉菌猝倒病生物防治
- 立枯丝核菌融合群研究1.鉴定方法:BPDA和JPDA分别作为一种快速鉴定的培养基
- 陈集双葛起新张炳欣
- 关键词:培养基立枯丝核菌融合群
- 寡雄腐霉重寄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0
- 1992年
- 通过室内筛选和盆栽测定证明: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对Rhizoctoniasolanl AG—4,P.ultimum,P.spinosum和P.irregulare有抗生作用,其中以P.oligandr-um的卵孢子处理番茄种子对P.ultimum和P.solani AG—4引起的种腐,猝倒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9.4%和63.6%。P.oligandrum对R.solani AG—4主要以菌寄生为主,菌丝能大量分枝侵入,而对P.ultimum主要以抗生为主,分泌出胞壁溶解物质溶解其菌丝。
- 贺水山张炳欣葛起新
- 关键词:寡雄腐霉
- 浙江小麦根围土壤腐霉(Pythiumspp.)的一些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7
- 1996年
- 本文对小麦根围土壤中的腐霉Pythium种类、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致病性作了初步研究。作者从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共分离出203个腐霉菌株,除69个菌株缺乏产生有性器官而未能鉴定外,其余134个菌株分别属10个腐霉种,其中粘腐霉P.adhaerens、链状腐霉P.catenulatum和绚丽腐霉P.pulchrum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P.spinosum是优势腐霉种类,在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出现率分别为27.43%和35.71%,P.ultimum和P.iregulare也较为常见,而P.aphanidermatum却极少出现。在小麦苗期和分蘖期腐霉数量较丰富,生育中后期较贫乏,这一消长变化可能主要与小麦生育期和土壤温度有关。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P.iregulare和P.spinosum分别对小麦和水稻有较强的致病作用;P.aphanider-matum、P.irregulare和P.spinosum则对茄子、辣椒和番茄的致病力较强。P.spinosum、P.ultimum和P.iregulare的种内菌株间致病性差异不明显。
- 王政逸张炳欣楼兵干
- 关键词:腐霉种群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