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根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末端B型脑钠肽原评价血液透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来评估血液透析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初诊为慢性肾衰竭(CRD)并接受定期血液透析的50-70岁男性患者58例。按心脏彩超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进行分组,A组(50mm0.05)。透析后患者肌酐有明显下降(P〈0.01),但各组间比较肌酐下降幅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以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NT-proBNP的下降幅度与透析前LVDd值呈正比,并且NT-proBNP的敏感性优于LVDd。
- 任妹王小中彭可君张永根廖永强孟芳
- 关键词:血液透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性喉梗阻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PDT在急性喉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急性喉梗阻的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和安全性。
- 张永根彭海霞戴启明郑志刚刘德卿
- 关键词:急性喉梗阻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
- 文献传递
-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ICU危重症SHG患者186例,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分为强化治疗组(58例)、常规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55例),目标血糖分别为4.1-6.1mmol/L、6.1-8.1mmol/L和8.1-11.1mmol/L。比较3组的近期预后。结果在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护时间、SIRS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常规治疗组最低,强化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最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医院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方面,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强化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显著改善ICU危重症SHG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目标血糖6.1-8.1mmol/L时患者的获益最大。
- 张永根贺文成杜娜
- 关键词:血糖水平应激性高血糖预后
-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p H值及血内毒素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及大黄治疗组,各32例。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氧合指数、胃黏膜p 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结果大黄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大黄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于空白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氧合指数、胃黏膜p 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小时后大黄治疗组氧合指数、胃黏膜p 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能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p 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但临床实验简单较安全,有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的必要。
- 张永根肖都韩坚云罗翠竹冯宁
- 关键词:胃黏膜PH值血内毒素应激性溃疡
- 危重症患者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z例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性尿路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导管、抗生素和激素应用等有关;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临床中应重视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导尿管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有利于控制真菌性尿路感染。
- 张永根贺文成
- 关键词:真菌尿路感染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性喉梗阻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性喉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急性喉梗阻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和安全性。结果10例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6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技术安全、损伤小,在急性喉梗阻人工气道建立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张永根彭海霞朱彬云戴启明郑志刚刘德卿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急性喉梗阻人工气道
- 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在ICU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在重症监护室(ICU)的临床运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005年8月-2008年8月期间180例重症患者分成强化胰岛素治疗组160例、强化胰岛素治疗组2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三组在性别、年龄、...
- 戴喜明郑志刚刘怡彭海霞叶培富刘德卿张永根胡淑珍
- 关键词:强化胰岛素治疗ICU危重病
- 文献传递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监测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淀粉酶(AM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AOPP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根据入院时AMS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血清淀粉酶正常水平对照。测定血清AMS活性,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⑴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和5d时的血清AM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h后,观察组血清AMS活性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⑵治疗后,AOPP患者血清AMS活性均不断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和5d时,不同中毒程度患者的血清AMS活性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轻度最低,中度次之,重度最高;⑶AMS升高组发生呼吸衰竭、中间型综合征(IMS)及死亡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AMS水平与AOPP中毒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重视对AOPP患者血清AMS水平的监测。
- 张永根贺文成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清淀粉酶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ICU连续入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30例,对所有受试患者同时进行连续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连续动态检查,有创方法作为对照,记录评价分析监测主要参数指标CI,采用应用回归分析无创血流与有创血流动力学CI值的关系、Bland-Altman分析两组CI偏倚的一致性。结果两者方法所测得CI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所测得的CI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回归方程式无创CI=1.034+0.599×有创CI(r=0.467)。Bland-Altman分析两次CI的偏倚及准确性一致性,两次CI偏倚呈正态分布,偏倚的均值是0.467,标准差是0.213,其上限为0.37,下限-0.464,各测量值绝大多数位于一致性界限内,两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是安全方便可靠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方法,能有效指导液体复苏。
- 彭四萍张永根贺文成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感染性休克
- 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ICU119例医院感染病人从发病部位、基础疾病、感染病原菌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泌尿系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医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防患意识的缺乏等因素有关。结论医院感染是目前ICU中威胁病人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及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ICU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患意识并改进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戴喜明刘伟江张永根叶培富
- 关键词: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