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 2017年
- 对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大泡患者的手术适应症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疾病的类型,将我院收治的97例肺大泡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A组(局限性巨大肺大泡)B组(肺大泡并发气胸)与C组(肺大泡并发支气管疾病)。对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中转为开胸手术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C组稍高于其他两组,但三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此外,A、B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C组相比均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对肺大泡并发气胸以及局限性巨大肺大泡患者更为适用。
- 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健黄青远
- 关键词:肺大泡切除术手术适应症并发症
- 胸腹联合伤中胸、腹腔镜的联合应用(附19例报告)
- 2009年
- 张正旭姜长滨李伟侯延君宋传健
-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腹腔镜手术辅助小切口
- 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泡的治疗
- 2017年
- 对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1例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行胸腔镜下气胸患侧手术;另一组为观察组,行胸腔镜下同期双侧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等差异不明显(P>0.05)。但在疾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泡患者展开胸腔镜下同期双侧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对侧气胸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可充分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
- 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健黄青远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双侧肺大泡
-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近期影响
- 2017年
- 探究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0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80例)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存在明显减退现象,其中TSH与FT4变化更明显;实验组TSH在术后1个月略微升高,其余没有什么变化,且两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段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其治疗效果较好。
- 宋传健黄青远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功能
- 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和化疗的对比分析
- 2017年
- 探究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化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化疗组(32例)采用化疗治疗,手术组(32例)采用手术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高峰期为60-90岁,以男性居多,62例具有吸烟史,占96.88%;吸烟史4-46年,平均(29.3±3.4)年。化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通常具有吸烟史,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并发症越严重。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与年龄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手术治疗,以便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
- 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健黄青远
- 关键词:老年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化疗
-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原位保留及自体移植术被引量:2
- 2011年
- 甲状腺全切除术或近全切除术后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导致的低钙血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或近全切除术60例,术中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或术中一期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均很好地控制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 李成宋传健侯延君张正旭李伟黄青远姜长滨滕凡宇黄大伟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单孔法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肺大疱106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情况,其中行单孔法切除术51例称单孔法组,行三孔法切除术55例称三孔法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孔法组较三孔法组手术切口总长度小[(4.1±0.4)cm vs(4.9±0.5)cm],术后胸管引流总量减少[(186±79)ml vs(219±80)ml],胸管留置时间缩短[(2.3±1.6)d vs(2.9±1.6)d],术后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三孔法相比,单孔法有利于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正旭黄大伟宋传健侯延君蔡航姜长滨
- 关键词:肺大疱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法
- 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特征与诊断分析
- 2017年
-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的诊断效果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部位在胃部、小肠、腹腔。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包括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或疼痛、腹部包块等症状。良性26例,占57.78%,直径(2.73±0.98)cm;交界性6例,占13.33%,直径(4.46±1.03)cm;恶性13例,占28.89%,直径(8.83±2.87)cm。与良性、交界性肿瘤比较,恶性肿瘤直径明显更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D24阳性率为28.89%(13/45);CD117阳性率为86.67%(39/45)。不同类型的间质瘤CD24与CD117阳性率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典型症状,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采用综合诊断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误诊与漏诊率。手术治疗室比较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姜长滨宋传健黄青远张正旭侯延君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
- 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探析
- 2017年
- 对腹股沟疝气患者行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评估。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表的方法,将87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另一组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疾病复发率等均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明显升高,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展开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宋传健黄青远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
- 关键词:手术治疗方式腹股沟疝气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2017年
- 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2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畅通手术治疗,观察组利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发现观察组各项数据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胆结石,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对比,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康复。
- 姜长滨宋传健黄青远张正旭侯延君
- 关键词:肝胆结石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