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晨明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增生性玻璃体...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性
  • 1篇增殖性玻璃体
  • 1篇增殖性玻璃体...
  • 1篇色素上皮
  • 1篇色素上皮衍生...
  • 1篇上皮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体液
  • 1篇网膜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吸附

机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44...

作者

  • 1篇张晨明
  • 1篇李志敏
  • 1篇陈晓钟

传媒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玻璃体液PEDF水平的检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检测视网膜脱离(RD)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血清和玻璃体液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含量,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同时收集28例RD伴有PVR患者血清和玻璃体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PEDF质量浓度,以8例不伴有PVR的单纯黄斑孔(MH)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组患者血清PEDF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PVR玻璃体内PEDF质量浓度(55.32±3.65)ng/ml,均低于对照组(27.25±0.95)ng/ml(P<0.01),PVR各级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PVR玻璃体内PEDF低质量浓度不是由于血-视网膜屏障弥散引起的,可能是由于眼组织自身调节引起;玻璃体内PEDF随着PVR的发展而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可能参与了PVR的病理过程。
张晨明陈晓钟李志敏
关键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