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凌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 2004年
- 自2001~2003年,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56例,经过1年随访,效果好。
- 张志凌
- 关键词:单臂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 西沙南沙海域重症伤病员的远程急救与转运被引量:2
- 2006年
- 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我们先后对26例急性伤病员实施远程急救与转运,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 曾国庆崔振华陈爱宝马建国张志凌漆明亮
- 关键词:伤病员转运急救重症海域
- 关节镜下三点缝合前交叉韧带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功能评价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运用三点手术缝合前交叉韧带(ACL)方法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101例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性45例,女性56例;年龄19~62岁,平均48.6岁;道路交通伤33例,运动损伤32例,其他36例。信封法随机分两组:两点缝合组(n=51)行关节镜下ACL传统两点缝合术,三点缝合组(n=50)行关节镜下ACL三点缝合治疗,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随访1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负重开始时间,比较组间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缝合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负重开始时间均短于两点缝合组[(4.55±0.65)月vs.(4.91±0.46)月、(8.99±2.11)d vs.(10.22±2.12)d、(36.55±5.56)d vs.(44.23±6.15)d,P<0.05]。两组VAS在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d及术后7d三点缝合组VAS低于两点缝合组[(3.66±0.71)分vs.(4.26±0.64)分、(1.88±0.66)分vs.(3.33±0.34)分,P<0.05]。经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有所升高,且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三点缝合组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两点缝合组[IKDC评分:术后1个月:(61.09±2.48)分vs.(49.88±3.65)分、术后6个月:(75.22±3.31)分vs.(66.33±2.78)分;Lysholm评分:术后1个月:(67.66±3.21)分vs.(56.88±3.64)分、术后6个月:(82.11±3.56)分vs.(69.45±4.66)分,P<0.05]。在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与两点缝合组相比,三点缝合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物质生活:(60.11±5.98)分vs.(69.77±6.12)分、躯体:(69.44±6.45)分vs.(78.11±4.55)分、心理:(67.22±7.16)分vs.(78.33±6.89)分、社会功能:(61.23±8.7
- 潘魏巍张志凌严惠强尚旭亚
- 关键词: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
- 特种部队下肢疲劳骨折56例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特种部队下肢疲劳骨折的X线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从2003年6月~2006年2月,对56例来院就诊治疗的下肢疲劳骨折的患者全部进行患肢X线正侧位片检查和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依据病史和X线分析,均明确诊断,经治疗后效果好,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下肢疲劳骨折在特种部队发病率高,X线片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曾国庆崔振华马建国张志凌
- 关键词:疲劳骨折下肢X线分析
- 关节镜下解剖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采用解剖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4股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情况。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Lysholm评分从术前46~67分,平均(59.1±4.9)分升高到术后69~95分,平均(92.8±5.2)分,其手术前后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4股半腱肌加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明显改善膝关节稳性。
- 张志凌陈立喜李树焕王胤潘魏巍童良勇
-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 66例海水浸泡后开放性骨折治疗体会被引量:7
- 2006年
- 渔民及岛礁人员外伤后开放性骨折常伴高渗海水浸泡,治疗不当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及感染。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共收治海水浸泡后开放性骨折患者66例,总体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马建国张志凌曾国庆
- 关键词:海水浸泡骨折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开放性骨折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 驻岛官兵膝关节损伤的膝关节镜治疗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研究驻岛官兵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及关节镜治疗效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共42例膝关节损伤病例,应用膝关节镜技术进行镜下诊断及治疗。结果 42例膝关节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31例,部分损伤1例,合并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损伤14例,单纯半月板损伤2例,外侧盘状软骨损伤1例,髌骨软化症2例,创伤性滑膜炎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股骨滑车软骨损伤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经关节镜治疗,均重返工作岗位。结论驻岛官兵膝关节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最高,绝大多数为完全断裂,早期误诊率较高,延误治疗较多,应重视官兵膝关节损伤,及早行关节镜检查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张志凌黄绍盛童良勇陈立喜黄垂邦卢福萧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探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对术后疼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97例,所有患者实施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Lyscholm评分,比较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手术治疗随访一年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7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Lysc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与无痛组年龄、关节软骨损伤、负重时间、冷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性别、体质量指数及手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改善,过早负重、术后未冷敷及伴有关节软骨损伤是造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
- 童良勇张志凌尚旭亚潘巍巍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术后疼痛
- 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
-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髓内腓骨移植治疗下肢胫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胫骨骨缺损13例,开放性创伤后骨缺损病人6例,Gustilo ⅢB 型5例,Gustilo ⅢC 型1例;骨感染病人7例,骨感染情况根...
- 尚旭亚童良勇张志凌
- 关键词:骨缺损髓内植骨ILIZAROV技术胫骨
- 下肢疲劳性骨折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下肢疲劳性骨折的X线特征性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2000年6月~2005年2月,对156例主诉高强度训练合并双下肢疼痛、跛行的患者进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证实为下肢疲劳性骨折。重点对其X线片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患肢X线摄片和临床随访。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手术治疗外,其余均行休息、牵引、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经治疗后效果良好。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个月;骨愈合时间1~2个月,全部恢复工作和训练。结论下肢疲劳性骨折在X线片中根据发病阶段分别具有软组织局限性包块、骨小梁排列紊乱或中断、通过皮质透亮带、骨内膜骨痂、骨外膜骨痂及晚期愈合后有或无局限性骨质硬化或骨干增粗等特征性改变,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 曾国庆崔振华马建国张志凌
- 关键词:疲劳性骨折下肢X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