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岚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麻醉
  • 4篇芬太尼
  • 3篇手术
  • 2篇躁动
  • 2篇镇痛
  • 2篇苏醒
  • 2篇苏醒期躁动
  • 2篇小儿
  • 2篇复合芬太尼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大学生
  • 1篇蛋白
  • 1篇低浓度
  • 1篇低浓度罗哌卡...
  • 1篇地氟烷
  • 1篇地佐辛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清
  • 1篇医生

机构

  • 14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张岚
  • 5篇务军
  • 2篇张一夏
  • 2篇彭俊华
  • 2篇戴素良
  • 2篇陈艳青
  • 2篇陈蕙
  • 2篇朱秀萍
  • 1篇董良
  • 1篇孙文忠
  • 1篇黄一丹
  • 1篇陈燕
  • 1篇曾金
  • 1篇梁维斌

传媒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外医药研究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大医生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库溴铵联合高频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梁维斌黄一丹孙文忠陈燕曾金张岚务军董良
小儿气管异物是最常见危重急诊之一,手术麻醉管理难度很高。课题通过采用罗库溴铵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联合高频喷射控制通气,进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手术麻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置镜时间、手术时间、初醒时间及平...
关键词:
关键词:罗库溴铵麻醉方法
地氟烷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术后谵妄。目前,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还缺乏新标准,主要是根据量表对其进行诊断,各种诊断方法在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意义以及评估价值,但是目前针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比较常见的诊断量表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其为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确诊提供必要支持。地氟烷是临床手术麻醉的常见药物之一,其在多手术的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本次主要探析地氟烷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之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中地氟烷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
张岚
关键词:地氟烷
120例脊柱术后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分成A组(静脉注射地佐辛)、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和C组(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芬太尼),每组40例。所有患者一次应用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计量均为2mL,其中A组PCIA配比为:地佐辛0.6mg/kg;B组:芬太尼14μg/kg;C组:地佐辛0.3mg/kg联合芬太尼7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0mL。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在1、4、8、12、24、36、48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h内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芬太尼累计消耗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各个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48h内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芬太尼累计消耗量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C组最低,A组次之,B组最高,C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术后采用地佐辛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岚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镇痛脊柱手术后期间
腹腔镜肝癌根治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肝癌根治术治疗的95例肝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使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表(SAS)评价患者是否发生苏醒期躁动,比较苏醒期躁动与无苏醒期躁动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苏醒期出现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12例,无苏醒期躁动83例。苏醒期躁动与无苏醒期躁动患者术前1周吸烟、睡眠障碍、术前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手术麻醉方式、体温保护、导尿管留置、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中疼痛数字评分(NRS)、复苏时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周吸烟、有睡眠障碍、术前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吸入麻醉、未体温保护、有导尿管留置、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PACU中NRS评分、复苏时长均是苏醒期出现躁动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由多种因素导致,针对高危人群需要做好相应防护工作,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
张岚
关键词:全身麻醉躁动
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期情况,依据镇静-躁动评分(SAS)分为非躁动组(82例,SAS <5分)和躁动组(38例,SAS≥5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术前心理状况、肌松药物残留、全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分析影响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躁动组相比,躁动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心理状况不良、残留肌松药物及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的占比更高,手术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心理状况不良、残留肌松药物、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及手术时间长是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术前心理状况不良、残留肌松药物、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及手术时间长是腹腔镜下肝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张岚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麻醉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血清Tau蛋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麻醉(TAPB)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Tau]。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0 min、1 h、8 h及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Aβ-42水平高于对照组,Tau蛋白及Tau/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TAPB应用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血清Tau蛋白水平,有助于预防认知功能障碍。
务军张岚
关键词:TAU蛋白超声引导
一种防止胃返流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胃返流的胃管,包括胶塞、外口、连接管、主管、固定头、气囊、锥形头、气压表、充气单向阀、充气口、皮条、充气管、刻度和侧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本实用新型在实现防止胃返流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充...
陈艳青张岚陈蕙卜梦梦彭俊华张一夏张薇戴素良伍贤忠蒋云华朱秀萍彭媛媛尹怡欧丽勤梁艳华
文献传递
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学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研究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23年4月本院麻醉学规范化培训学员中抽选70例,以教学方法差异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观察组予以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麻醉学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践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学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病例分析能力和实践合格率,学生对教学有较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推广应用。
务军徐文兴张岚
关键词:模拟教学临床麻醉学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对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胃肠镜的安全性。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病人为丙泊酚加芬太尼组,用丙泊酚200mg加芬太尼0.1mg混合静脉推注。Ⅱ组病人丙泊酚加氯胺酮组,用丙泊酚200mg加氯胺酮50mg混合静默推注。术中均监测BP、HR、SpO2,不良反应,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BP、HR无显著性差异,Ⅰ组病人SpO2下降率明显大于Ⅱ组,Ⅱ组病人离院时间明显长于Ⅰ组。结论两组病人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效果均满意,安全性均较大。
张岚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氯胺酮无痛胃肠镜
不同剂量吗啡用于PCEA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比较不同剂量吗啡用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将 60例患者分为四组 ,PCEA配方中吗啡剂量Ⅰ组为 9mg ,Ⅱ组为 5mg ,Ⅲ组为 2mg ,Ⅳ组为 1mg。对比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 :Ⅰ、Ⅱ、Ⅲ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区别 (P >0 .0 5 ) ,Ⅳ组镇痛效果差于前三组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吗啡剂量增大而增大。认为PCEA配方中吗啡剂量选择为 2mg ,不仅可以达到高剂量同等的镇痛效果 ,且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以提高PCEA的安全性。
张岚
关键词:吗啡镇痛麻醉硬膜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