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宁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钢板
  • 2篇锁定钢板
  • 2篇头下型
  • 2篇头下型股骨颈...
  • 2篇胫骨
  • 2篇髋部
  • 2篇髋部骨折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近端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骨头
  • 2篇股骨近端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颈骨折
  • 2篇股骨头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张国宁
  • 5篇梁朝革
  • 4篇杨伟
  • 4篇张向阳
  • 3篇唐献忠
  • 3篇王嘉
  • 2篇陈豪杰
  • 2篇顾梦臻
  • 2篇于荣华
  • 2篇白建忠
  • 1篇岳雄
  • 1篇徐志英
  • 1篇王奕
  • 1篇于荣华
  • 1篇侯波
  • 1篇吴宗明
  • 1篇单连成
  • 1篇于志锋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和优点。方法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骨折采用胫骨近端前外侧入路,Ⅳ型骨折采用前内侧入路。此4型均采用单钢板固定;SehatzkerⅤ、Ⅵ型骨折采用前正中入路双钢板固定。结果手术复位固定满意,术后X线显示关节面台阶均在2mm以内。32例均获随访8—18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8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满意,与传统支持钢板相比,其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有明显优势。
顾梦臻梁朝革王奕张国宁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和髌股关节活动轨迹的研究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特别是髌股关节功能状况,以及髌骨置换与否、髌骨位置、髌骨侧方移动度、髌股关节活动轨迹等因素对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自1998年9月-2006年6...
张国宁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功能髌股关节关节活动
文献传递
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辅助粘贴材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辅助粘贴材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00例。按辅助粘贴材料的种类分为A组(3M辅助粘贴材料组)、B组(原市售辅助粘贴材料组)、C组(经工艺改良后的辅助粘贴材料二组)、D组(经工艺改良后的辅助粘贴材料一组)。患者外用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治疗的同时辅用辅助粘贴材料用以固定,共治疗14 d。以附着力评分、舒适性总分、舒适性单项评分来评价4组的疗效,以皮肤反应评分、其他皮肤反应评分、安全性分析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后,4组辅助粘贴材料的皮肤反应评分、其他皮肤反应评分、附着力评分、舒适性总分及舒适性单项评分及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紫荆消伤巴布膏4组辅助粘贴材料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相当。
吴宗明唐献忠陈智鲁怡然岳雄席秉勇顾梦张国宁
关键词: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
股骨头显微结构的Micro-CT扫描分析及对内固定指导意义
目的 利用Micro-CT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松质骨样本进行三维评价和比较。方法 对20位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70~86岁)的股骨头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得到松质骨小梁空间结构的计算机三维图形,并进行三维...
张向阳邱文俊徐铭泽张国宁
关键词:骨小梁骨折
股骨近端锁钉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钉钢板(PERILOCPFP)对于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6-2014.6收治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手术均采用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锁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采用S...
张国宁张向阳白建忠于荣华杨伟
关键词: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中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率调查:上海市长宁区数据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背景:髋部骨折成为中老年人群发病、死亡和产生巨额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数量与日俱增。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中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率的调查分析,探究骨折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对于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资料的收集,查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ICD-10码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就诊记录,获得患者相关信息。通过长宁区疾控中心资料调取,取得长宁区2010及2011年人口分布情况。计算长宁区人口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以50岁以上,每5年为一个年龄段)的粗发病率。结果与结论:上海市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197.04/10万,其中男性为88.51/10万,女性为304.73/10万,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在70岁以上急剧上升,且女性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男性。提示髋部骨折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及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张国宁侯波单连成王嘉杨伟梁朝革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髋部骨折年龄性别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规律随访,通过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5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6.7个月(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1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坏死,但无关节活动障碍;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情况,无内固定松动,无脱钉、断钉,无股骨头旋转、短缩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提示13例优良,优良率为86.67%。结论:头下型股骨颈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较理想,骨折愈合率较高。
张国宁张向阳白建忠于荣华杨伟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
MRI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评估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技术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收治因膝关节损伤入院进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膝关节镜为金标准,与其术前MRI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评估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MRI对于半月板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87.14,特异度为57.14。对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灵敏度为84.63,特异度为93.94。结论 MRI检查已经成为膝关节损伤诊断的理想方法,对临床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国宁徐志英刘伟梁朝革顾梦臻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膝关节损伤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镜
计算机引导机械臂单髁置换术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介绍计算机引导机械臂膝单髁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 UKA)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手术。术前采集患者膝关节CT数据,导入天眼系统,选出匹配假体并规划假体位置。术中应用计算机引导机械臂,于胫骨近端打入3枚克氏针确定胫骨截骨平面,精准截骨,放置匹配假体,实施计算机引导下UKA手术。术后6个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8.5±8.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47.5±10.1)ml。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膝关节ROM [(88.9±12.3)°vs (102.8±8.4)°,P<0.05]、KSS临床评分[(51.4±10.3) vs (89.7±3.0), P<0.05]及KSS功能评分[(41.7±14.4) vs (83.3±6.9), P<0.05]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使用计算机引导机械臂进行胫骨截骨,在UK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确,操作简便,可缩短学习曲线。
张国宁鲁怡然张阳洋程千
关键词:单髁置换计算机导航机械臂胫骨截骨
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人群髋部骨折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的长宁区人口健康档案调查,收集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和资料,查询2008-07—2012-06 ICD-10疾病编码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就诊记录,获得患者相关信息。通过长宁区疾控中心资料调取,取得长宁区2010年及2011年人口分布情况。结果 2008-07—2012-06长宁区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68.01,其中男性为52.15,女性为82.09,本地区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140.80,其中男性为95.90,女性为182.86。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粗发病率显著高于50岁及以下人群(P<0.05)。结论 2008-07—2012-06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94.75%,标准化年发病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50岁以下人群,女性高于男性。
梁朝革张国宁王嘉唐献忠陈豪杰于荣华
关键词:髋部骨折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