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康灵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 2022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中药复方复康灵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靶点和通路,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TCMID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复康灵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GEO数据库收集疾病相关基因,并做交集筛选目标基因;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复康灵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得到复康灵有效成分108个和对应的靶基因446个,与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交集基因为49个;GO分析结果显示复康灵活性成分的基因功能主要表现在信号调控、细胞刺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以及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中,其抗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迁移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肿瘤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预测了复康灵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靶点、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以及复康灵对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 张玉柱李甜唐润薇袁帅余秋阳张卫红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 补中益气汤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乳腺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总结了应用该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高泌乳素血症及产后各乳腺疾病的情况。结果:应用该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高泌乳素血症、回乳、产后乳汁自出具有良好的疗效。浆细胞性乳腺炎创面愈合、肿块消失,高泌乳素血症乳头溢液症状消失,血清泌乳素恢复正常,产后乳汁自出的症状消除,回乳期缩短。结论: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对于因中虚气弱,清阳不升而致的各种证候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因该病机所致的乳腺疾病时具有独到之处。
- 张卫红赵春英郑洁郑一华
-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乳腺疾病
- 自噬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通过自噬的发生机制、自噬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自噬对乳腺肿瘤的抑制作用、自噬对乳腺肿瘤的促进作用)等环节,综述自噬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自噬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耐药(自噬相关基因蛋白与TNBC耐药、自噬相关信号通路与TNBC耐药)、自噬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等环节,综述自噬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关系;介绍莲心碱、丹参酮等中药单体通过自噬影响TNBC研究概况。
- 李甜周钱梅李超然张卫红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自噬中药单体
- 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积乳症218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自创六步奶结疏通法在积乳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科用自创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单纯积乳症门诊患者2186例,每次治疗时间为6~10min,平均8min。治疗效果采用自拟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使用该方法1次治愈者2105例,占96.3%(2105/2186);1次治疗显效再经2次治疗后治愈者55例,占2.5%(55/2186);治疗有效者26例,占1.2%(26/2186)。总治愈率98.8%、有效率100%。结论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积乳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有效疏通乳管,消除包块,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 赵春英郑洁郑一华张卫红李晓惠常柳柳施正林
- 关键词:疗效
- 张卫红教授温清并用法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被引量:1
- 2022年
- 张卫红教授擅长应用“温清并用法”辨治粉刺性乳痈,认为粉刺性乳痈具有郁热、耗气、伤阳、瘀滞、缠绵的特点,是导致粉刺性乳痈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形成瘘管,迁延难愈,临床治愈较为复杂的关键。张教授针对粉刺性乳痈“肝经郁热、血虚寒凝”的病机特点,确立疏肝清热、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治疗原则。急性期治以疏肝清热,活血通滞,佐以健脾化痰;缓解期注重温阳补血,扶正托毒,结合患者临床病情变化,灵活化裁,使肿块得消,病情向愈。附验案1则以佐证。
- 王晓婷李甜张卫红
-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中医药疗法名中医经验
- 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复方(简称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制备益气扶正复方药物,以MTT比色法分别检测10,20,40,80,160 mg?m L-1复方药物及1,10,100,1000 nmol?L-1依维莫司(Everolimus)12,24,48 h对MDA-MB-46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运用IC50浓度的复方40 mg?m L-1与Everolimus 100 nmol?L-1单独及联合干预MDA-MB-468乳腺癌细胞48 h,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细胞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复方及Everolimus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了MDA-MB-468乳腺癌细胞增殖,选择IC50浓度的复方40 mg?m L-1与Everolimus 100 nmol?L-1单独及联合干预细胞,联合用药组显著抑制了MDA-MB-468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联合用药组抑制了p-m TOR和p-Akt的活性,提高了PTEN的表达。结论复方与Everolimus均能抑制MDA-MB-468乳腺癌细胞增殖,两药联用效果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与依维莫斯联用抑制了p-m TOR和p-Akt的活性,提高了PTEN的表达有关。
- 李甜周钱梅张卫红
- 关键词:细胞增殖抑制
- 泌乳素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促炎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泌乳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泌乳素对GLM的促炎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并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GLM的患者64例及健康体检女性30例,对GLM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泌乳素水平进行比较;观察GLM患者的乳头凹陷情况、乳头溢液情况与泌乳素水平间的关系;同时观察GLM患者泌乳素水平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间的关系。结果GLM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155,P<0.05)。GLM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249,P<0.05),泌乳素与IL-6水平也呈正相关(r=0.274,P<0.05)。泌乳素水平与患者乳头凹陷无明显相关性(r=-0.159,P=0.211),泌乳素水平与患者乳头溢液无明显相关性(r=-0.028,P=0.825)。结论泌乳素对GLM有促炎作用。
- 袁帅李甜唐润薇张帅李超然张卫红
- 关键词: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泌乳素致炎作用
- 疏肝通乳汤配合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120例郁滞型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通乳汤配合手法“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哺乳期郁滞型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疏肝通乳汤配合六步奶结疏通手法排乳为主,治疗产后哺乳期郁滞型乳腺炎共120例,观察在治疗前后疼痛缓减情况,排乳前后肿块大小改善...
- 张卫红赵春英唐睿郑洁胡俊艳
- 关键词:中药治疗
- 黄芪桃红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黄芪桃红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以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同时口服中药黄芪桃红汤;对照组40例单纯CEF方案化疗,两组共治疗6个周期。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采用成组设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CD3+和CD4+/CD8+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Z=-4.18P=0.00,Z=-2.14P=0.03),而两组CD4+、CD8+、NK细胞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t=5.48,P=0.00),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桃红汤能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主要体现在能升高CD3+(总T细胞)和CD4+/CD8+指标,从而使机体更有效地发挥抗肿瘤效应。
- 张卫红赵春英张旭峰郑洁郑一华李晓惠常柳柳
- 关键词:免疫疗法乳腺肿瘤
- 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益气扶正复方联合依维莫司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细胞株,将细胞悬液接种于雌性BALB/C裸鼠第二乳腺乳垫处,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气扶正复方(中药复方)组(40mg/kg)、依维莫司组(2mg/kg)和联合组,每组6只。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30d。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计算各组肿瘤抑制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mTor、Akt、P70s6k、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kt、p-Akt、m-TOR、p-mTOR、PTEN及mTOR下游底物p-4EBP-1、p-P70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中药复方组相比,联合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减小(P<0.05,P<0.01),肿瘤抑制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mTor和P70s6k mRNA表达及p-mTOR和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药复方组,而联合组PTEN蛋白表达高于中药复方组(P<0.05)。结论益气扶正复方与依莫维司联用能抑制MDA-MB-468荷瘤裸鼠的肿瘤组织生长,与益气扶正复方单用相比效应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mTOR、p-Akt、p-P70S6K活性,提高p-4EBP-1、PTEN表达有关。
- 张卫红李甜周钱梅
- 关键词:依维莫司三阴性乳腺癌裸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