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化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审美
  • 1篇等待戈多
  • 1篇都市
  • 1篇读图
  • 1篇读图时代
  • 1篇新闻
  • 1篇新闻素养
  • 1篇新闻意识
  • 1篇心理情结
  • 1篇形象赏析
  • 1篇性格
  • 1篇性格特征
  • 1篇艺术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功能
  • 1篇责任感
  • 1篇人性
  • 1篇山楂树
  • 1篇山楂树之恋

机构

  • 9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0篇张化新
  • 1篇高萍
  • 1篇梁瑜霞

传媒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新闻知识
  • 1篇电影文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唐都学刊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陕西教育(高...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后现代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2005至2006的年末岁初,由电影大片《无极》所引发的轰动,被网络娱乐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火爆所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影视界、网络界、法律界、评论界等各方面的不同反响。笔者认为将其简单地称为“网路恶搞”是不恰当的。从社会心理、艺术审美以及思维模式、创作方式的发展变化来看,它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其在中国发生发展的一个信号,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张化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反讽解构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内涵要素的梳理,明确了其培养的目标要求。同时,从培养理念、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求在培养思路、实施方案、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作出我们的贡献。
张化新梁瑜霞高萍
关键词: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全球化
纯美爱情的纯与美——论《山楂树之恋》改编的得与失
2011年
《山楂树之恋》是首立足于现实的纯美爱情的赞歌。老三所体现的“纯”,是排除了一切杂质的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纯爱。静秋所体现的“美”,是种自然素朴的美。小说和改编的同名电影共同演绎出了这种久违了的爱情。作为改编之作,影片叙事主线更突出、情节更集中,发挥了电影艺术之长,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影片对主人公情感的刻画也更加纯美化,窦骁和周冬雨的形象、表演也较符合影片整体风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些都是改编的成功之处。笔者认为影片在表现人物,特别是表现静秋在爱情上被动多而主动少,某些情节的处理对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上有所削弱。
张化新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纯美爱情改编审美价值
堂·吉诃德性格特征的文化价值探析
2012年
堂·吉诃德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想用骑士道来改造社会,犯了时代错误。其疯狂、偏执的性格特征,不仅与沉溺于骑士小说有关,而且与西方传统文化道德具有更紧密的内在联系。其理想与现实错位的现象,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现象。其疯狂偏执的性格,在西方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特例。从深层本质上讲,堂.吉诃德是西方传统文化道德的承继者和殉道者。这也正是其形象历久弥新具有经典价值的内在原因。
张化新
关键词:疯狂偏执文化原型
语言功能荒诞化处理的非荒诞化效果——读《等待戈多》
2008年
语言在传统文学创作中与权威的解释相一致。但在荒诞派作品中情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语言失去了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功能,只成为一种能证明发声体存在的声音。这种失去审美性的"贬值了"的语言,它所展现的情景,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却具有一种深刻性,一种悲剧意识的深刻和使人通过震撼而达到振奋的深刻。这正是荒诞派艺术对语言功能荒诞化处理所取得的非荒诞化效果,也可称其为对语言功能异化处理的非异化效果。
张化新
关键词:语言荒诞
应用型定位下文科教学与教改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我国一大批新升本的二本院校中,"综合性、应用型的地方高校"的定位是多数院校的选择。这一定位是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定位,是符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分层建构学说的。它给办学指明了方向,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和问题,特别是对以"务虚型"为特征,以追求形而上的"道"为宗旨的文科教学影响更大。如何在传统思维定势下,将务虚与务实、道与器、课堂与实践、人才与市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寻求文科教学与教改的一些出路。
张化新
关键词:文科教改
读图时代与新闻素养被引量:1
2011年
读图时代的到来,顺应了高节奏的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使广播电视、影视传媒等专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其人才就业趋向于各级各类新闻宣传部门,由此,使其在学习"制图技能"的同时,强化新闻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新闻素养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新闻意识的养成;二是新闻技能的训练;三是社会历史责任感的树立。这是在读图时代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构成。
张化新
关键词:读图时代新闻素养新闻意识历史责任感
很“牛”的一朵艺术“鲜花”——牛鲜花形象赏析
2009年
电视剧《北风那个吹》中的牛鲜花形象,承载了两个时代的生活理念,同时又绽放出深厚的人性之花。她象斗牛,也像孺子牛,更是坚韧朴实的老黄牛。她的所作所为的心理根源,正是人性中最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将此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来理解,既熟悉又陌生,从中更能感受到其蕴含的较为浓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此剧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化新
关键词:《北风那个吹》心理情结文化内涵
莫里哀喜剧艺术探析被引量:1
2004年
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终生从事戏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喜剧艺术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莫里哀将喜剧与性格相连是其获得长久喜剧笑声的基础之所在,他赋予笑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喜剧脱离浅薄的关键。他以公开的秘密、重复中发展的结构特色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莫里哀的喜剧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高峰,它使喜剧同悲剧具有一样的崇高地位。
张化新
关键词:莫里哀喜剧艺术
从原形批评看美狄亚、娜拉和安娜之形象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来分析欧洲文学史上三个著名的女性形象.文章从她们在思维模式、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认为她们是通过集体无意识而体现出了同一种神话原型,即美狄亚原型。这种原型特征正是西方文化的内核,是“西方民族性格”的本质所在。由于对原型的探源分析,从而获得了类似解读出迷底的愉悦,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张化新艾艳菊
关键词:神话美狄亚集体无意识思维模式文化内核审美愉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