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伟
- 作品数:262 被引量:761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超音速高超音速动导数的高效计算方法被引量:7
- 2013年
- 动导数是飞行器稳定性和操作性分析的原始输入参数。目前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方法和非定常CFD数值方法。前者虽具有较高的效率,但精度较低,后者则计算量较大。当地流活塞理论结合了CFD技术高精度和经典活塞理论高效率的优点。采用基于定常CFD技术的当地流活塞理论,发展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超音速、高超音速飞行器动导数的计算方法。论文以纵向刚体模态为例推导了动导数的计算公式。通过两个国际标模算例的对比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
- 刘溢浪张伟伟田八林叶正寅
- 关键词:动导数超音速高超音速当地流活塞理论
- 桥梁若干流致振动与卡门涡街被引量:23
- 2020年
- 首先介绍了与桥梁流致振动相关的卡门涡街、涡致振动和颤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讲述历史上塔科马大桥风毁事件的研究争论,并再次澄清塔科马大桥风毁的直接原因是颤振而不是涡激共振。对虎门大桥振动问题,针对风工程领域中涡致振动问题的性质进行了讨论,指出限幅涡振问题,并伴随的锁频现象,本质上仍是结构自激振动问题,卡门涡街起到的是诱发而不是直接的推动作用。最后,对形形色色流致振动问题的差异和共性进行了讨论。
- 张伟伟豆子皓李新涛高传强
- 关键词:卡门涡街涡致振动颤振锁频
- 一种无铰式飞行器动态控制器
- 一种无铰式飞行器动态控制机构,射流机构位于机翼内封闭的射流舱体内。传动机构和电机位于机翼内、射流舱体外,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射流机构的转板上下转动。机翼的上蒙皮与下蒙皮上均有喷流缝和吸气缝。射流舱体为隔开的上隔仓和下隔仓...
- 张伟伟刘小波叶正寅宋述芳郝礼书王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风力机翼型湍流模型建模方法、湍流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机翼型湍流模型建模方法、湍流预测方法。该建模方法如下:获取来流工况和风力机翼型的几何外形,进行网格划分,计算出壁面距离;构建RANS湍流模型,计算出每个网格点的流场数据预测值;采用数据同化算法对流场数...
- 刘溢浪廖晖孙旭翔张伟伟
- 一种物体绕流模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绕流模拟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来流工况,构建物体的几何外形、计算区域;在计算区域内以及计算区域边界处采集约束点;计算约束点的距离特征、角度特征;构建距离特征全连接神经网络、角度特征全连接神经网络,...
- 张伟伟宋家豪曹文博
- 跨音速极限环型颤振的高效数值分析方法
- 事先建立一个低阶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模型是开展非线性流场中气动弹性问题研究的一个捷径。基于CFD方法,通过计算结构在流场中自激振动的响应来获得系统的训练数据。采用带输出反馈的循环RBF(RBF)神经网络,建立时域非线性...
- 张伟伟王博斌叶正寅
- 关键词:气动弹性极限环颤振ROMRBF神经网络
- 面向流体力学的多范式融合研究展望被引量:9
- 2023年
- 实验观测、理论研究以及数值模拟是包括流体力学在内很多学科的基本研究范式.21世纪以来,大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被称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即第四范式.同样,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也成为流体力学的新兴方向,并助推智能流体力学方向的发展.然而,与面向社会依赖“互联网+大数据”的数据密集型范式相比,流体力学智能化研究有其特有的背景.例如有限工程样本中产生的海量流动数据,与流动状态、几何边界条件的高维度以及复杂流动固有的高维、跨尺度、随机、非线性特征相比,数据驱动的流体力学研究面临着大数据小样本问题.经典流体力学虽然有三大研究范式,但融合度很低,工程设计师通常只能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拼凑使用或简单修正.多源数据融合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单一样本量来源少、建模难,以及低精度样本利用不充分等困境,但仍未能实现基本范式中的理论模型或者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充分利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第四范式架构下,有机融合实验、理论模型以及数值模拟三大手段,发展“数据+知识”双驱动的流体力学多范式融合方法,成为解决重大实际工程研制问题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流体力学学科内涵、特色发展的迫切需求.
- 张伟伟王旭寇家庆
- 关键词: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流体力学
- 一种针对宽频激波抖振的联合控制机翼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宽频激波抖振的联合控制机翼设计方法,属于流动协同控制领域,包括:设计后掠机翼几何模型,并仿真得到后掠机翼的流场快照和响应曲线,利用DMD动态模态分解进行处理,得到一阶主导模态结构云图,并确定后掠机翼抖...
- 高传强杨新宇任凯张伟伟
- 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
- 一种飞机短距起降的导流叶栅。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弦长为机翼弦长的10%,展长为机翼展长的80%。各排翼均绕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偏转。在弦向方向,上排翼、中排翼和下排翼的轴线与主机翼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05、1.15、...
- 叶正寅杨磊周乃桢王晓朋叶坤华如豪武洁张伟伟
- 智能赋能流体力学展望被引量:64
- 2021年
- 人工智能(AI)是21世纪的前沿科技,流体力学如何在智能化时代焕发青春是值得本领域研究者思考的话题。从智能赋能流体力学角度,就其研究内涵、研究内容、近期研究及难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智能流体力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指出,流体力学计算或试验中所产生的数据是天生的大数据,如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来利用这些数据,缓解甚至替代理论和方法层面对人脑的依赖,挖掘新的知识,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相关研究将涵盖流动控制方程的机器学习、湍流模型的机器学习、物理量纲分析与标度的智能化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的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流动信息特征提取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化是流体力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内容应至少涵盖海量数据挖掘方法以及多源气动数据的智能融合;发展数据驱动的流体力学多学科、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控制是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相关工作涉及多场耦合建模、气动外形智能优化设计以及流动智能自适应控制等方面。
- 张伟伟寇家庆刘溢浪
- 关键词:数据融合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