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安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腺癌
  • 10篇前列腺
  • 10篇前列腺癌
  • 10篇细胞
  • 9篇放疗
  • 7篇照射
  • 4篇凋亡
  • 4篇调强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放射性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单抗
  • 3篇低剂量
  • 3篇低剂量率
  • 3篇低剂量率照射
  • 3篇适形
  • 3篇外放疗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第三...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3篇廖安燕
  • 22篇王俊杰
  • 7篇王济东
  • 7篇庄洪卿
  • 7篇赵勇
  • 5篇杨瑞杰
  • 4篇江萍
  • 4篇孙海涛
  • 4篇朱丽红
  • 4篇姜树坤
  • 3篇姜玉良
  • 3篇田素青
  • 3篇姜伟娟
  • 3篇刘江平
  • 3篇曲昂
  • 3篇王皓
  • 3篇王巍
  • 2篇李金娜
  • 2篇张红志
  • 2篇周舜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北京大学医学...
  • 1篇2007第六...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固定野动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比较三维适形(CRT)、固定野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为临床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顺序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分别进行CRT、IMRT和VMAT计划设计并比较计划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三种技术CI分别为0.462、0.855和0.875,IMRT和VMAT均优于CRT,VMAT较IMRT有较小的优势(P<0.05,t=-2.189);HI分别为1.084、1.063和1.046,VMAT均匀性略低于IMRT(P<0.05,t=5.127)。在危及器官的受量上,CRT普遍高于IMRT和VMAT。对于低剂量区的受照体积,如小肠、结直肠、膀胱和骨髓的V10、V20,IMRT比VMAT可以获得更低的受照剂量(P<0.05);对于高剂量区的体积V40、V50,直肠和膀胱的受照体积IMRT要小于VMAT(P<0.05),其他如小肠、结肠和股骨头、骨髓的IMRT和VM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CRT、IMRT和VMAT均可以达到靶区处方剂量覆盖的要求,但是在靶区的各项指标中,IMRT和VMAT均优于CRT。IMRT和VMAT相比,在HI上有优势,但是在CI指数上略小于VMAT;对于危及器官而言,低剂量体积和高剂量体积的IMRT和VMAT各自表现了不同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要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技术。
曹倩倩刘路朱丽红曲昂孙海涛姜伟娟王皓廖安燕杨瑞杰王俊杰
关键词:宫颈癌剂量学危及器官
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调强放射治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初步研究
确定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调强放疗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27例FIGO分期为ⅠB1~Ⅳa期、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的原发宫颈癌患者入组.26例患者接受了全盆调强放射...
朱丽红曲昂田素青廖安燕王皓王俊杰
关键词:宫颈癌局部进展期调强放射治疗尼妥珠单抗顺铂
比较MRI和CT两种不同影像定位技术对前列腺癌放疗靶区勾画和计划的差异
目的:通过比较MRI和CT两种不同影像定位技术对前列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以及基于MRI和CT两种图像的放疗计划对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来评估MRI定位技术带给前列腺癌放疗的精确性.方法:我科从2015年5月~2016...
廖安燕王俊杰江萍杨瑞杰李君姜树坤王巍李梦昭程程
关键词:前列腺癌外放疗CT靶区勾画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治疗前列腺癌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3
2005年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在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反剂量率;②辐射敏感性;③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④细胞周期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⑤癌相关修复基因表达。
廖安燕王俊杰
关键词:低剂量率照射前列腺癌生物学效应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胰腺癌细胞株PANC-1相对生物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国产6711型^125I粒子的相对生物效应,并对其照射杀伤PANC-1细胞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PANC-1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时,行^125I粒子离体照射;在初始剂量率为2.59cGy/h时,分别给予1、2、4、6、8和10Gy照射。^60Co照射作为对照组,吸收剂量率为2.21Gy/min,给予相同剂量照射。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比率,并比较在4Gy照射后培养12、24、48和72h细胞死亡率随时间变化。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绘制生存曲线,得出生物学参数,并测定^125I粒子与^60Co的相对生物效应。结果在相同剂量照射下,^125I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与^60Co照射相比,当≥4Gy时,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在4Gy照射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死亡率增高,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从生存曲线分析,^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细胞存活分数比^60Co低,^125I粒子相对于^60Co的生物效应为1.45。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与^60Co高剂量率照射相比,细胞杀伤效应更强;测定的相对生物效应与其他研究者测量的结果相似;将为临床^125I粒子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济东王俊杰赵勇庄洪卿廖安燕
关键词:低剂量率胰腺癌细胞株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增敏后加化疗与未加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其中27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增敏后加化疗治疗(加化疗组);2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增敏后未加化疗治疗(未加化疗组),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相比较。胸部三维适形放疗:3~4Gy,次,1次/d,5次,周,共4~5周,肿瘤总剂量60~70Gy。紫杉醇化疗增敏:在每周放疗前的周日给予紫杉醇化疗1次,剂量:30-40mg/m^2,持续3h静滴,1次,周,共4~5周。化疗方案:紫杉醇13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h,顺铂75mg/m^2为第2~4天静脉滴注,28d为1个周期,化疗周期为3—6个周期。结果加化疗组完全缓解率33.3%,部分缓解率55.5%,总有效率88.8%;未加化疗组完全缓解率21.7%,部分缓解率39.1%,总有效率60.8%(P〈0.05)。中位生存期加化疗组为21个月,未加化疗组为16个月。1、2、3年生存率加化疗组:74.1%、40.7%和19.1%;未加化疗组:64.7%、20%和10%(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自细胞下降发生率加化疗组为85.2%,未加化疗组为43.5%(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加化疗组为37%,未加化疗组为30.4%(P〉0.0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加化疗组为29.6%,未加化疗组为26.1%(P〉0.05)。结论联合低剂量紫杉醇化疗增敏的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廖安燕王俊杰姜玉良刘江平姜伟娟李金娜
关键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紫杉醇化疗预后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25I粒子(初始剂量率2.77cGy/h)和^60Coγ射线(吸收剂量率2.215Gy/min)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进行0、0.5、1、1.5、2、4、6和8Gy照射,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和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和细胞存活率的情况;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125I粒子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比^60Coγ射线组更加明显地受到抑制(P〈0.05)。^125I粒子照射PC3细胞D0值为2.243,Dq为0.87,N为1.618,SF2为0.5。^60Co照射组PC3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D0值为2.824,Dq为1.08,N为1.587,SF2为0.7。^60Co和125I粒子的RBE比值为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组4Gy照射细胞24h后均出现G2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照射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使PC3细胞阻滞于G2期。
廖安燕王俊杰赵勇王济东庄洪卿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放射性^(125)I粒子照射CL187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照射对CL187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人CL187结肠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2Gy照射组、5Gy照射组、10Gy照射组。照射组均选取9.25×104MBq活度的粒子,以2.77cGy/h的初始剂量率照射。照射结束后48h收集细胞,用膜联蛋白(annexin)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色法测量细胞凋亡,用碘化丙啶单染测量细胞周期。结果照射后48h,照射2、5、10Gy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3.74%±1.63%、46.27%±3.82%、32.58%±3.6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67%±0.19%(q=7.594,P<0.05;q=28.059,P<0.05;q=19.447,P<0.05)。空白组细胞G2/M期阻滞的比率26.44%±2.53%显著低于照射2、5、10Gy组34.61%±2.79%、59.84%±4.96%、42.59%±3.21%(q=4.039,P<0.05;q=16.513,P<0.05;q=7.985,P<0.05)。结论125I粒子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主要通过凋亡杀伤CL187肿瘤细胞,引起凋亡的主要机制为G2/M期阻滞。
庄洪卿王俊杰庄洪霞赵勇王济东廖安燕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细胞凋亡结肠癌
125I粒子照射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I 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I 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 PC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检测天冬酰胺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Csapase-...
廖安燕王俊杰赵勇王济东庄洪卿
文献传递
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7月24例FIGO分期为Ⅰ_(B1)~Ⅳ_A期、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的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接受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50.4 Gy/28次)和5~6次(30~36 Gy/5~6次)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化疗方案为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共6周期。急性反应评价按照CTCAE 4.03标准,晚期反应评价按照RTOG/EORTC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并在7~8周内完成盆腔放疗。3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8.3%(2/24)和8.3%(2/24),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至正常继续化疗。未出现4级血液学毒性。24例中位随访12个月(5~24个月)。治疗后4个月2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部分缓解中,1例在治疗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24/24)、95.8%(23/24)和95.8%(23/24)。1例治疗后7个月出现1级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结论 6周期的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安全、可行,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
朱丽红田素青曲昂孙海涛王皓廖安燕王俊杰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宫颈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