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欣

作品数:13 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稀土
  • 5篇氧化酶
  • 5篇小麦
  • 5篇胁迫
  • 5篇抗氧化
  • 5篇抗氧化酶
  • 4篇氧化酶活性
  • 4篇幼苗
  • 4篇稀土元素
  • 4篇小麦幼苗
  • 4篇酶活性
  • 4篇抗氧化酶活性
  • 4篇活性
  • 4篇
  • 3篇土壤
  • 3篇铅胁迫
  • 2篇植物监测
  • 2篇农用稀土
  • 2篇自由基
  • 2篇作物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庞欣
  • 11篇彭安
  • 9篇王东红
  • 2篇邢晓燕
  • 1篇张福锁
  • 1篇申哲民
  • 1篇王文华
  • 1篇李德成
  • 1篇贾金平
  • 1篇冯雍
  • 1篇刘学军

传媒

  • 5篇环境化学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5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5
2001年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 ,研究小麦幼苗在遭受铅胁迫后 ,地上部及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试验表明 :小麦幼苗受到铅胁迫后 ,地上部及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均显著增加 ,根系中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也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不如SOD酶变化剧烈 ,表明SOD酶活性是比较敏感的生物指标 (biomarker) .但是 ,小麦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丙二醛 (MDA)含量仍均比对照显著升高 ,表明小麦幼苗的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试验同时还反映出 。
庞欣王东红彭安
关键词:CAT小麦营养液培养铅胁迫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植物监测
农用稀土在土壤中形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随机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的稀土微肥后,对土壤中B1、B2和残渣态稀土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是否改变小麦籽粒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即便是目前稀土施用量的100倍也不会提高土壤中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B2态稀土的含量。但对表层土壤中残渣态稀土的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试验未检测到各处理对小麦籽粒中稀土的含量有显著性地影响。
庞欣邢晓燕王东红彭安
关键词:稀土含量小麦籽粒土壤监测
汞胁迫下La(NO_3)_3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02年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 ,研究了小麦幼苗在遭受汞胁迫后 ,镧对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 :小麦幼苗遭受汞胁迫的初期 ,镧对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和降低的含量有一定的正效应 ;但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 ,镧与汞发生协同作用 ,不仅不能缓解汞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
庞欣王东红邢晓燕彭安
关键词:幼苗过氧化氢酶丙二醛汞胁迫小麦
稀土离子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1
2001年
利用肾上腺素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性质,研究了稀上硝酸盐对生成O2-的抑制作用.稀土硝酸盐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相似的性质,对肾上腺素自氧化生成的O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在16.3%-78.4%之间,而且体系中稀土硝酸盐的浓度与其对O2- 的仰制率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庞欣王东红彭安
关键词:稀土硝酸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植物监测微量元素肥料
铅胁迫下La(NO_3)_3对油菜抗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用盆栽实验研究了 1g·kg- 1和 2g·kg- 1铅胁迫下 ,分别以 0 1 ,0 3和 0 5g·l- 1La(NO3 ) 3 溶液浸种 ,然后测定油菜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 ,以及油菜幼苗生长的情况 .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镧可以提高油菜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但是对于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显示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以抵御铅的胁迫 .
王东红庞欣冯雍彭安
关键词:抗氧化酶铅胁迫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油菜
稀土元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6
2002年
建立了稀土在褐土土壤中迁移、转化模型 ,定量评价稀土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模型包括土壤中稀土化学热力学平衡体系、土壤水分物理形状和土壤剖面的稀土通量 .在中国农业大学内进行了田间实验 ,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模拟值与实测值能很好的拟合 .
庞欣王东红彭安
关键词:土壤稀土元素迁移
连续种植作物后对土壤中各稀土元素消耗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研究了在不施稀土的情况下 ,种植作物10年后对不同土层内各稀土元素B1、B 2 态及总量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 ,连续种植作物后 ,在作物根系密度较大的20~60cm土层内 ,相对于下层的土体 (80~100cm)来讲 ,各稀土元素B1 态的含量均大幅度降低 ;B 2 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中活性Fe、Mn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各层次之间稀土总量的差异不大。研究还表明 ,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 态稀土元素的含量仅占稀土总量的1.83 %左右 ,比例很小 ;各稀土元素B 2 态的量是B 1 态的3~5倍。稀土总量变化的结果表明 ,植物地上部带走土壤中的稀土元素是非常有限的。
庞欣王东红李德成彭安刘学军张福锁
关键词:稀土元素土壤作物
电催化氧化中的三种催化材料处理酸性红B染料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催化机理的材料———半导体材料TiO2 、软锰矿石和混合稀土进行了电催化氧化 (ECO)染料酸性红B的研究 ,结果表明 ,稀土材料在ECO体系中呈负催化效应 ;软锰矿石的色度去除催化效果明显 ;TiO2 的催化效果最显著 ,其色度和COD去除效果可比无催化剂时效果分别提高60 %和 75% ,可以作为电催化氧化的催化剂。并进一步研究了TiO2 用量对电催化氧化 (ECO)的影响。
申哲民王文华贾金平庞欣彭安
关键词:染料电解催化氧化有机废水治理
稀土对植物抗逆作用的自由基机制被引量:47
2002年
通过研究及收集的资料 ,提出在植物生长期中 ,稀土元素能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当植物受到酸雨、重金属及盐胁迫时 ,稀土表现出抗氧化性质 ,而且稀土对植物的抗逆作用是由于其具有清除含氧自由基的作用 .
彭安庞欣
关键词:稀土元素自由基作物
镧对铅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0
2002年
在铅胁迫的条件下 ,研究了镧对小麦幼苗生长期地上部分及根系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在严格控制的人工气候室进行 1 2d .Pb(NO) 3 处理量为 0 ,5 0 ,1 0 0mg·l- 1.在第二天至实验结束的研究结果表明 ,加L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根系的SOD和CAT各增加 0 4 5— 1 6 5倍和 32 2— 77 77% ,MDA减少 1 1 0 5—2 7 4 9% .当有铅胁迫时 ,在 0— 5d内 ,与对照组比较 ,镧使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分及根系的SOD和CAT有少量的但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 (p <0 0 5 ) ,MDA含量则减少 .表明La(NO3 ) 3 使抗氧化酶提高 ,增加了小麦抗铅胁迫的能力 ,但是只是在胁迫初期和胁迫不很严重的条件下 ,才具有这一作用 .
庞欣王东红彭安
关键词: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铅胁迫超氧化物岐化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