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维进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干扰素d对慢性丙型肝炎合井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例治疗前及治疗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升高,并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初始给予普通干扰素a-lb 2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改为400万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2~3次后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35~180μg,每周1次,直至疗程结束,所有患者服用利巴韦林为0.9~1.2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应用PEMS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和检验或口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石。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在抗病毒治疗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者为71.4%(15/21),未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30.2%(26/86),二组比较,x^2=12.19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治疗结束24周,仍有90.5%(19/21)的患者A-TPO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73.3%(11/15)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主,并且均对左甲状腺素钠敏感。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4、12周,治疗结束后24周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a治疗幔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严密监测下可完成抗病毒疗程,可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同样的抗病毒疗效。
- 滕志兰巩维进张树青孙跃旭马秀花
-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干扰素A-2A甲状腺炎
-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被引量:6
- 2009年
- 张立群李华巩维进
- 关键词:化学治疗结核病化疗方案肺外结核选择药物肺结核
- 超声引导下肝脏病变穿刺活检3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肝脏病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某些病变实验室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特别是肝脏包块的性质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指导治疗都依赖于肝脏病理学检查。因此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巩维进滕志兰
- 关键词:肝脏病变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
- 肝性脊髓病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加强对肝性脊髓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病多数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无肌肉萎缩、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可分为4期:神经症状前期、临床期、肝性脑病期、脊髓病期。病理变化主要是脊髓锥体束对称性脱髓鞘改变,可波及颈髓以下脊髓全长,以胸腰段多见和显著;一般采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并发症,降低血氨及改善脊髓损害症状等综合治疗措施。结论本病是慢性肝病晚期出现的一种以脊髓锥体束缓慢进展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并发症,早期肝移植是肝硬化晚期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 巩维进王颖张敬治
- 关键词:肝性脊髓病病因发病机制
- 药物性肝损害120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12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的分析,加深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见于中草药,特别是治疗皮肤病和风湿骨关节病、肾炎等疾病的中草药(29.18%),抗结核药物(28.22%),抗甲状腺药物(9.12%)和抗感染药物(4.88%)等。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出现于服药后1~2月。HBSAg阳性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及重症肝炎。结论影响药物性肝损害的因素与药物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有关。
- 巩维进王颖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害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