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5-Fu/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胃癌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恩度+5-Fu+DDP)、对照组(5-Fu+DDP)两组,判断两组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有效率:治疗组75.0%、对照组51.7%;起效时间:治疗组11.5 d、对照组17.0 d;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近。结论恩度联合5-Fu/DDP序贯腹腔注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具有疗效高、起效时间快,可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胃癌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 方凤奇宋欣新郭慧淑丑述阳刘美作张春霞
- 关键词:胃癌恶性腹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5-FUDDP
- 雌孕激素受体在直肠癌中存在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54例直肠癌,7例直肠腺瘤和6例非瘤性直肠粘膜进行了ER、PR和CEA的标记。结果发现,直肠癌、直肠腺瘤与正常直肠粘膜中都有ER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PR和CEA的阳性表达上有显著差异(P<0.05);直肠癌中ER和CEA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存在于正常直肠粘膜细胞中的ER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某种丢失,其丢失程度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ER、PR的阳性表达程度可以做为直肠癌分化程度和预后判定的一项指标。
- 方力薛晓东段笃文胡平宋欣新
- 关键词:直肠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
- 乳腺癌中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 2001年
- 提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ER、PR和c-erbB-2的标记测定。结果:ER、P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65.56%(59/90)、62.22%(56/90)和67.78%(61/90)。其中ER与c-erbB-2 同为阳性者44 例, PR 与c-erbB- 2 同为阳性者40例。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率分别为Ⅰ期76.92%(10/13)、Ⅱ期67.74%(42/62)、Ⅲ期64.29(9/14)、Ⅳ期1例为阴性。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中,阳性率分别为转移阳性者66.67%( 34/51)、转移阴性者69. 23%(27/39),以上两项无明显相关性(P>0.05), 而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中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组47.06%(16/34),中度分化组78.95%(30/38)和83.33%(15/18),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c-erbB-2表达阳性率越高。c- erbB-2癌基因的测定结果,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 方力胡平宋欣新曹晖金京浩段笃文
- 关键词:乳腺癌C-ERBB-2ERPR病理分析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肺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s)数量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NSCL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9例行手术治疗的Ⅰ~Ⅲa期NSCLC患者,采用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肺静脉血、外周血CTCs数量,采用荧光染色标记法检测CTCs中PD-L1表达。随访2年,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肺静脉血、外周血CTCs数量及CTCs中PD-L1表达;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至2020年9月30日,6例失访,完成随访的83例患者中,29例出现疾病进展(进展组),54例未出现疾病进展(未进展组)。进展组临床分期Ⅲa期(68.97%)、病灶≥3 cm^(3)(62.07%)、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68.97%)比率均高于未进展组(44.44%、37.04%、44.44%)(P<0.05),性别比例、年龄、病理类型、病灶位置、手术方式及切缘阳性、术后化疗比率与未进展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肺静脉血CTCs数量[(9.13±1.22)个/mL]及CTCs中PD-L1表达(1.31±0.40)高于未进展组[(7.31±1.58)个/mL、0.82±0.27](P<0.05),外周血CTCs数量及CTCs中PD-L1表达与未进展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3 cm^(3)(HR=5.526,95%CI:1.489~20.382,P=0.010)、临床分期Ⅲa期(HR=3.859,95%CI:1.056~14.104,P=0.041)、肺静脉血CTCs数量(HR=11.207,95%CI:1.391~90.270,P=0.023)、肺静脉血CTCs中PD-L1表达(HR=722.533,95%CI:658.026~3 331.415,P=0.009)是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论 NSCLC患者肺静脉血CTCs数量及CTCs中PD-L1表达增高提示疾病进展。
- 孔祥楠张茹宋欣新吕金燕金倩晨李佳默王刚
- 关键词:预后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HCC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0.05);HDAC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浓度、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无关联(P>0.05),与肿瘤TNM分期相关联(P<0.05);MM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浓度、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联(P>0.05),与脉管癌栓、肿瘤TNM分期相关联(P<0.05,P<0.01);HCC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HDAC1及MMP-2在HCC患者肝组织中表达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二者的高表达提示HCC已属晚期。
- 王迎春刘炎芳朱瑞萍宋欣新李小欢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