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昌勇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皮素
  • 3篇肿瘤恶病质
  • 3篇槲皮素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结肠癌LOV...
  • 3篇抗原
  • 3篇恶病质
  • 3篇癌胚抗原
  • 3篇CEA表达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体
  • 2篇蛋白酶体抑制...
  • 2篇蛋白酶体抑制...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细胞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神经病...

作者

  • 9篇安昌勇
  • 5篇张刘平
  • 5篇寇耀
  • 4篇唐华
  • 4篇陈志雄
  • 3篇张才全
  • 2篇郑曰勇
  • 2篇汤为学
  • 2篇谢刚
  • 1篇杨小丁
  • 1篇赵林
  • 1篇欧阳小波
  • 1篇邵新宏
  • 1篇魏正强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8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edgehog信号通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血管形成的调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人胃癌SGC-7901细胞体外血管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A(未给药)、实验组B(环靶明终浓度5μmol/L)及实验组C(环靶明终浓度10μmol/L),培养48 h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Gli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 D,PDGF-D)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通过小管形成试验和血管拟态试验检测细胞处理前后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处理前后Gli1、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对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li1和PDGF-D在各组SGC-7901细胞中均有表达;实验组SGC-7901细胞的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较对照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li1和PDGF-D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9,r=0.786,P<0.05)。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可能通过Gli1来调控PDGF-D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寇耀安昌勇陈志雄张刘平欧阳小波魏正强
关键词:HEDGEHOG胃癌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拟态
肠道抗生素行肠道准备后对大肠杆菌耐药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肠道抗生素行肠道准备对大肠杆菌耐药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肠道抗生素1d,对照组口服肠道抗生素3d,于术中采集每例病员结肠黏膜附着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两组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d组和3d组结肠黏膜附着物大肠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和40%,3d组大肠杆菌较1d组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增加(P<0.05);两组均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及哌拉西/他唑巴坦全部敏感。结论:肠道抗生素用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3d方案致大肠杆菌对部分药物耐药性增加,术前肠道准备宜尽量减少服用抗生素。
谢刚安昌勇张才全唐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抗生素肠道准备耐药性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肿瘤恶病质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肿瘤恶病质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经小鼠腋窝皮下注射结肠腺癌C26细胞,建立肿瘤恶病质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HC组)。将模型小鼠分为肿瘤恶病质组(CC组)和MG132治疗组(MG组),待小鼠进入恶病质状态后,CC组小鼠经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MG组小鼠经腹腔注射0.1 mg/kg的MG132,7 d后处死小鼠,称量小鼠肿瘤、左侧腓肠肌和附睾脂肪的重量,测量腓肠肌纤维横切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中IKBa、P65、MuRF1和MAFbx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C组相比,MG组小鼠腓肠肌和附睾脂肪组织的重量分别增加了31.6%和39.5%(P<0.05),腓肠肌纤维横切面积增加了36.1%(P<0.05);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分别降低了20.9%和42.0%(P<0.05);腓肠肌组织IKBa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32.7%和56.5%(P<0.05),MuRF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70.1%和42.6%(P<0.05),MAFbx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76.8%和47.3%(P<0.05),P65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59.1%和53.1%(P<0.05)。结论 MG132改善肿瘤恶病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途径及MuRF1和MAFbx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及肿瘤生长有关。
张刘平唐华寇耀郑曰勇陈志雄安昌勇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肿瘤恶病质NF-ΚB途径
槲皮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侵袭及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  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失常常导致肿瘤的发生。TGF-β信号通路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
安昌勇
关键词:槲皮素结肠癌TGF-Β1抗结肠癌作用
文献传递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肿瘤恶病质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肿瘤恶病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结肠腺癌C26细胞接种BALB/c小鼠诱导的肿瘤恶病质模型。分为对照组(HC),肿瘤恶病质组(CC),MG132预防的低浓度组(PL),中浓度组(PM)和高浓度组(PH),MG132治疗的低浓度组(TL)、中浓度组(TM)和高浓度组(TH)。每天监测小鼠体质量、饮食量和肿瘤体积,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接种后第5、12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MG132(0.01、0.1、0.5 mg/kg)。第19天各组处死8只小鼠,称量肿瘤、左侧腓肠肌和附睾脂肪组织质量,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CC、PM和TM组剩余8只小鼠继续原治疗至其死亡,观察生存时间。结果与CC组相比,MG132预防和治疗组小鼠自发活动量、去瘤体质量、腓肠肌纤维横切面积、腓肠肌和附睾脂肪质量增加,Glu和ALB水平升高,TG水平降低,生存时间延长,均以PM和TM组效果最好,且两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最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生长(P<0.05)。结论 MG132的中浓度剂量能较好地改善恶病质,延长生存时间,且预防效果更明显。
张刘平陈志雄安昌勇寇耀唐华汤为学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肿瘤恶病质
TRAF6在肿瘤恶病质骨骼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肿瘤恶病质骨骼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诱导肿瘤恶病质模型,每天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于第7、13和19天检测左侧腓肠肌组织的质量、纤维横切面积,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NF-α、IL-6、TRAF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接种细胞时间的延长,荷瘤小鼠体质量和去瘤体质量减轻(P<0.05);腓肠肌组织的质量减轻(P<0.05),纤维横切面积减小(P<0.05),TNF-α、IL-6和TRAF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TRAF6的水平与腓肠肌的消耗呈正相关(P<0.05),与TNF-α和IL-6的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 TRAF6可能在肿瘤恶病质骨骼肌组织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张刘平郑曰勇寇耀陈志雄安昌勇唐华
关键词:TRAF6TNF-ΑIL-6肿瘤恶病质
槲皮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侵袭及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信号通路在细胞生物学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失常常导致肿瘤的发生。TGF-β信号通路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
安昌勇
关键词:槲皮素结肠癌CEASMAD3
文献传递
Quercetin通过TGF-β1/smad3/c-myc信号通路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Quercetin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TGF-β1/smad3/c-myc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5、10、20、40、80、160μmol/L的Quercetin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48 h,以未经Quercetin处理的LOVO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Quercetin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的LOVO细胞为细胞模型,设对照组(C组)、TGF-β1组(T组)、TGF-β1+Quercetin组(TQ组)、Quercetin组(Q组)。C组为正常的LOVO细胞;T组为用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的LOVO细胞;TQ组为以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后,再经20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Q组为经20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分别采用平板克隆试验、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析Quercetin和TGF-β1对LOVO细胞克隆形成能力、smad3及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Quercetin组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40μmol/L。TGF-β1能明显促进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Quercetin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与Q组相比,TQ组细胞增殖能力及c-myc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Quercetin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下调靶基因c-myc的表达,并具有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
安昌勇寇耀赵林邵新宏张刘平张才全
关键词:TGF-Β1SMAD3C-MYC信号通路
槲皮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LO-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和小室侵袭实验检测槲皮素对LO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WB及RT-PCR检测槲皮素对LOVO细胞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结果:槲皮素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浓度剂量依赖关系,IC50约为40μmol/L;增强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粘附能力,减弱其侵袭能力;并能显著抑制CE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且呈浓度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槲皮素对LOVO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CEA的表达。
安昌勇谢刚汤为学杨小丁张才全
关键词:槲皮素结肠癌增殖癌胚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