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双侧卵巢肿瘤首发的胃印戒细胞癌1例分析
- 2007年
-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其中80%-90%的来源于胃肠道。胃癌卵巢转移的术前诊断准确率低,较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以双侧卵巢肿瘤首发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 曲卓慧孟春徐佳丽
- 关键词:胃印戒细胞癌首发诊断准确率恶性肿瘤卵巢转移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研究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治疗,250mg/d,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7例患者中CR0%(0/7)、PR57.1%(4/7)、SD28.6%(2/7)、PD14.3%(1/7)、临床获益率(CR+PR+SD)85.7%。毒副反应为唑疮样皮疹85.7%(6/7)、腹泻42.9%(3/7)、转氨酶升高14.3%(1/7)、急性间质性肺病14.3%(1/7)。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孟春曲卓慧翟凤岐
- 关键词:吉非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 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综合治疗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肿瘤患者由于化疗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这4年时间里,抽取106例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由于化疗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肿瘤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3例。A组患者采用美罗培南注射液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头孢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腹泻、感染、腹痛、肝肾衰竭、骨髓抑制、呕吐等并发症,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再出现其他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头孢与左氧氟沙星联合的方法对由于化疗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不会使患者再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 巩传凤孟春
- 关键词:化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眼球转移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因左乳腺癌术后8年,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于2010年9月2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左乳腺癌,并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具体病理类型、分期、
- 孟春张雪琛
- 关键词:眼球转移来曲唑乳腺癌根治术无痛性肿物视物模糊
- FOLFOX方案与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比较FOLFOX方案与E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84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FOLFOX组与ECF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FOLFOX组总有效率、初治有效率分别为47.6%、57.1%、与ECF方案疗效相近;FOLFOX组KPS评分改善率是64.3%,较ECF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观察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脱发发生率FOLFOX组均明显低于E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OLFOX组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而且对肝肾功能影响不大。结论 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 曲卓慧孟春王耀辉
- 关键词:FOLFOX方案ECF方案晚期胃癌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对采用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的方法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94例到院就诊的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老年确诊患者病例,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进行比较,其好转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的方法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并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显著减少,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 巩传凤孟春
- 关键词:吉西他滨卡铂
-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机制及防治方法被引量:27
- 2008年
- 周围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的临床剂量限制性毒性,随着对其机制的认识,临床上已有一些预防和治疗其毒性的药物,目前报道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主要有钙镁合剂、卡马西平、阿米硫定、谷胱甘肽等。现就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机制及临床预防和治疗药物的进展做一综述。
- 曲卓慧孟春王耀辉
- 关键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