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孔子“和”论
-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也使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陷入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认为应以“和”为诉求,从孔子思想中寻找“和...
- 孙军红
- 关键词:孔子哲学思想文化资源
- 孔子“和”之实现方式
- 2010年
- 孔子"和"之实现方式,在人与己的关系上,强调认识自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注重个人行为的适度,追求完美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仁者爱人、礼之用、和而不同,主张孝悌友爱,睦邻礼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仁德之人、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崇尚道德理性,强调社会责任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地和谐,师法自然。
- 孙军红姚精精
- 关键词:孔子
- 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被引量:1
- 2006年
- 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特别是在医学、农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科技知识的伦理化、历算学的工具化、科技著作的经学化,揭示出儒家文化中包含的科技因素以及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 孙军红
- 关键词:儒学
- 孔子“和”之四大维度
- 2007年
-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绝对的精神领袖、中国文化的圣人。孔子是重"和"的,他的有关"和"的观点极具普世价值,是滋养中国文化传统生根发芽的沃土,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中国之外。他的"和"思想,关注着人与己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包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 孙军红
- 关键词:孔子维度
- 程颢、程颐“和”思想探赜
- 2013年
- 程颢和程颐接续中断千载的孔孟绝学,自家体贴出"天理"、"性即理",由"格物"(即穷人类社会之理)而达到"致知",由"致知"到"致和"。二程的"和"思想包涵有天理之"和"、通达政体之"和"、性理之"和"等。
- 孙军红
- 论先秦社会转型与“礼”的理论变迁被引量:2
- 2007年
-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型的时期,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向发达的地域国家制的过渡,作为先民的礼仪规范也发生了理论的变迁。文章从孔丘“克己复礼”的思想对氏族社会传统的早期宗法制的极力维护,阐释社会转型对儒家理论的挑战和荀子为适应新形势而提出的“礼法互补”的哲学思想。
- 孙军红
- 关键词:社会转型孔子荀子
- 论先秦儒家文化与科技的互动被引量:1
- 2007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创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儒家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科技的道德引领和理性认知。儒家文化讲求天事、地事、人事和谐,并解决个人的终极目的问题。在认识、追求万物变化和联系的过程中,进行了科技方面的探索。儒家文化所具有的“尊道”、“重学”、“致用”的科学精神特质,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孙军红
- 关键词:先秦儒家文化互动
- 论儒家生态思维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儒家从辩证思维的维度自觉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界,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蕴含的丰富生态思维内涵,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 孙军红
- 关键词:儒家生态思维
- 论孔子“和”的哲学阐释
- 2006年
- 中国传统文化围绕着如何建立和维持“和”的秩序,发展了关于“和”的哲学、“和”的道德、“和”的治国(管理)思想,构成了完整的“和”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和”思想最能说明这些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 孙军红
- 关键词:孔子哲学阐释
- 孔子“和”论
-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也使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陷入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认为应以“和”为诉求,从孔子思想中寻找“和...
- 孙军红
- 关键词:孔子哲学思想文化资源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