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麻疹
  • 3篇疫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麻疹流行
  • 3篇麻疹流行病学
  • 3篇聚集性
  • 3篇聚集性疫情
  • 3篇儿童
  • 3篇病例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控制策略
  • 2篇脊髓灰质炎
  • 2篇儿童手足口病
  • 2篇病毒
  • 1篇蛋白基因

机构

  • 15篇西安市疾病预...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孙亚辉
  • 7篇侯铁军
  • 6篇宋立
  • 6篇王荣
  • 6篇张青华
  • 4篇郑运兵
  • 3篇王戬
  • 3篇祝睿
  • 3篇陈志军
  • 3篇白尧
  • 3篇杨凡
  • 2篇刘继锋
  • 2篇赵鑫
  • 2篇陈保忠
  • 2篇李平
  • 1篇张辉
  • 1篇于立芬
  • 1篇李琴丽
  • 1篇常玲
  • 1篇吴守芝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03/07在全市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开展1∶1现场病例对照调查和数据收集。采用广义估计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累计调查1936人,问卷回收率99.05%(1936/2080)。统计分析显示儿童年龄、现住址类型、初步诊断、看护人文化、是否多次转诊、洗手与晾晒衣被、通风与消毒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其中,小年龄、首发症状为高热、初步诊断不明确、多次转诊、首发症状到初诊的间隔时间长、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白尧王戬杨凡孙亚辉陈志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影响因素
西安市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在西安市3个区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查0~40岁健康人群860名,分成7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被监测的860名健康人群中,843人麻疹IgG抗体为阳性,阳性率98.0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值为4 837.19 U/ml;麻疹抗体达保护水平的有718人,保护率83.19%,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保护率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阳^2=18.057,P=0.006;x保^2=30.510,P=0.000 0),小于1岁和大于15岁以上人群保护率相对免疫人群较低,结论:西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对重点人群实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张青华侯铁军王荣宋立郑运兵孙亚辉祝睿
关键词:麻疹抗体
1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应急处置期间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截至7月25日全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45例,含确诊病例120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湖北输入病例42例,其他省市输入病例8例,本地继发病例84例,感染来源不明确者11例;27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16例;死亡3例。输入病例和本地继发病例分别于1月23日-29日和1月26日-2月4日出现发病高峰,分别为27例和44例;未央区、莲湖区、新城区和雁塔区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四位,共占54.48%(79/145);45~54岁者占全部病例22.76%(33/145)。病例从发病到首诊,发病到隔离,首诊到隔离,发病到确诊,首诊到确诊和隔离到确诊的时间依次为1.33(0.17,3.67)d,3.04(0.59,5.18)d,0.04(0.02,2.00)d,5.50(2.56,9.50)d,3.17(1.56,5.84)d和1.63(1.32,3.35)d。结论聚集性发病是西安市COVID-19疫情最重要的流行特征。应急响应后西安市医疗系统接诊后的处置和诊断迅速有力,全市今后的防控重心是防止境外病例输入。
冀贞浩雷瑞杰陈志军刘继锋孙亚辉张辉赵鑫薛泽润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
陕西省ST4821克隆群的B群脑膜炎奈瑟菌的发现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针对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的处理,对患者标本及其接触者进行脑膜炎奈瑟菌检验,了解感染原因、分析密切接触者的脑膜炎奈瑟菌携带情况及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患者标本和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分离培养并提取核酸,PCR检测脑膜炎奈瑟菌;分离菌株和患者血清核酸进行血清分群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及4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ctrA基因阳性。其中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到3株脑膜炎奈瑟菌;患者血清标本及分离菌株均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MLST分型显示患者血清为ST4821序列型、其余3株细菌分别为ST7623、ST4821、ST5586。结论实验显示一种高致病性的ST4821型脑膜炎奈瑟菌已存在于陕西省健康人群中并引发感染病例致患者死亡,应全面了解本地区脑膜炎奈瑟菌的健康携带和病例状况。
王增国侯铁军魏晓光孙亚辉马超锋吴守芝李平周海健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型
一起涉及HIV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分析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3]。其病毒传染性强,聚集性疫情已成为重要的流行形式[4-6]。艾滋病是因感染HIV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破坏后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报告的一起伴有HIV感染的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研究,描述COVID-19传播链,追踪合并感染HIV和COVID-19患者相关情况,进一步加强对COVID-19的认识。
卫晓丽孙亚辉曾令城赵鑫靳娟李琴丽于立芬常玲顾馨倩马思原张盼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2014-2019年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14-201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进行分析,通过RT-PCR方法进行病原鉴定。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结果西安市2014-2019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246起,涉及病例11280例。聚集性疫情每年主要发生在4~7月(58.10%)。雁塔区、长安区和未央区的疫情数位居全市前3位。疫情发生场所以托幼机构为主(87.52%)。疫情的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6.99%(1671/2932),其中以Cox A16(23.53%,690/2932)为主。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发病人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7、0.502,P<0.05)。结论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春夏季高发。
白尧王戬杨凡孙亚辉陈志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疾病监测
西安市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与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 通过对西安市2004-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西安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2004-2008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4-2008年西安市麻疹发病2...
张青华侯铁军郑运兵宋立王荣孙亚辉祝睿
关键词:麻疹
西安市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西安市麻疹流行特点,为制定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麻疹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年西安市麻疹发病率为4.93/10万,其中常住人口发病率约为2.4/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约为42.62/10万。病例中以流动人口较多,占54.60%,常住人口占45.40%;0~7岁为麻疹高发年龄,最小年龄46d,最大年龄53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27:1;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分别占32.59%和40.67%;实验室诊断阳性率51.28%。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无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人群的聚集;接种技术和冷链管理不当;加之防止院内感染措施不力;麻诊疫情控制不及时。结论加强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工作接种率,加强冷链管理。开展特定人群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张青华王荣宋立孙亚辉黄银娟
关键词:麻疹计划免疫
西安市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了解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IgM抗体。结果2007年西安市麻疹发病398例,发病率5.28/10万,新城、灞桥两个区的流动人口发病高于本地人口;0-9岁为麻疹高发年龄(65.58%),最小年龄96 d,最大年龄6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65∶1;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别占38.69%,30.40%;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有无免疫史,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64,n′=2,P〈0.001)。实验室诊断率86.08%,阳性率43.07%。结论西安市应以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工作的同时,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并对大年龄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张青华李金松郑运兵侯铁军王荣孙亚辉宋立祝睿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控制策略
西安市麻疹野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西安市流行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采集3d内出疹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的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的450bp的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13份,分离出麻疹病毒8株,分离率62%;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结论:H1基因型麻疹病毒是西安市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与全国麻疹病毒流行株无明显差异.
司源李平侯铁军孙亚辉关蓉晖姬亦昕王枫
关键词: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