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眼底
  • 3篇病变
  • 2篇多光谱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眼底血管
  • 2篇眼底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色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 2篇深圳市新产业...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7篇姚雪
  • 4篇李志
  • 3篇王林丽
  • 2篇梅军
  • 1篇余宝花
  • 1篇甘润
  • 1篇魏花
  • 1篇陈青山
  • 1篇黄先进
  • 1篇郑磊
  • 1篇汪瑞娟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眼科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后巩膜炎眼科影像学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总结描述后巩膜炎的眼科影像学特征。方法:在我院2008-10/2013-06期间确诊的后巩膜炎患者16例2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B超、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CT结果,对后巩膜炎眼科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B超表现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两种,弥漫型表现为巩膜弥漫增厚,其后有筋膜囊水肿性低回声暗区与视神经相连,形成典型的"T"形征;结节型表现为巩膜结节型回声增强,内部结构较规则。FFA表现为动脉早期见斑驳状相对弱荧光,动静脉期出现多发针尖样强荧光,逐渐变大融合;晚期荧光素渗漏至视网膜下组织;视盘有不同程度的强荧光,边界欠清或不清。CT结果表现为眼球球壁增厚。结论:后巩膜炎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患者,其眼科影像学的表现多变,以B超表现较有特异性;选择合理的眼科影像学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表现,能够准确诊断后巩膜炎,避免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
李志王林丽梅军姚雪
关键词:后巩膜炎眼科影像学特征
黄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观察黄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特征.方法 经频域高清光相干断层扫描(HD-OCT)检查确诊为黄斑脉络膜凹陷的22例患者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占54.50%;女性10例,占45.50%.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1.44±13.17)岁.均为单眼发病,右眼9只,左眼13只.所有患眼均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HD-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观察分析患眼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的发生情况.随访3~12个月者17只眼.随访期间重复行HD-OCT检查,了解患眼凹陷病灶的变化情况.结果 22只眼中,有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18只眼,占81.80%;无症状4只眼,占18.20%.患眼矫正视力0.3~1.2,伴中高度近视12只眼,占54.54%.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可见黄白色渗出12只眼,占54.54%;黄白色渗出伴出血9只眼,占40.91%;黄斑灰黄反光晕1只眼,占4.55%.HD-OCT检查发现,所有患眼黄斑凹陷层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光感受器外节/RPE复合体(OPR)层均消失.伴其内的外界膜(ELM)、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向外凹陷13只眼,占59.09%;ELM、IS/OS层消失9只眼,占40.91%.22只眼中,仅见单个脉络膜凹陷病灶10只眼,占45.45%;伴特发性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点状内层脉络膜炎各4只眼,分别占18.18%;伴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黄斑前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各1只眼,分别占4.55%.FFA检查发现,单个凹陷病灶患眼表现为早期弱荧光,晚期片状强荧光,无明显荧光渗漏.所有患眼随访期间凹陷病灶大小、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黄斑脉络膜凹陷好发于中年近视者,可与多种眼病伴发;凹陷层次均位于RPE层,OPR层均消失.其病情较稳定,发展缓慢.
姚雪魏花余宝花李志王林丽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多光谱眼底成像与眼底血管造影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观察多光谱眼底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 MSI)与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的成像特征和检出率差异比较。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经临床确诊的PCV患者33例38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共焦激光眼底照相(SLO),无赤光照相(red-free),红外照相(infra-re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与MSI检查。结果:硬性渗出的检出比率在MSI 550,600,620 nm波长段显著高于ICG造影(2=11.5;p = 0.012)。MSI各波长与无赤光照相(red-free)、红外照相、ICGA比较,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PED)与浆液血液性色素上皮脱离(SHPED)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2 = 4.67, p = 0.603)。视网膜下出血(SRH)采用MSI680 nm、780 nm、810 nm、850 nm波长与ICGA比较,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2 = 3.61, p = 0.799)。MSI680 nm、780 nm、810 nm、850 nm四种波长与ICGA对于脉络膜异常血管网(BVN)和脉络膜息肉(Polyps)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 10.0;p = 0.040;2=27.96;p = 0.000)。结论:MSI可清晰显示PCV特征性SPED,SHPED,SRH图像特征,MSI可做为PCV诊断有益的影像补充。
陈青山甘润姚雪李志郑磊冬雪川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多光谱成像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全视网膜光凝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血清VEGF、CysC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全视网膜光凝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ysC)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4月本院接收的2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130例。单一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而联合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与药物联合治疗,就两组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率、治疗前后血清VEGF、CysC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联合组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退率、新生血管消退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同时两组的血清VEGF、Cys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并降低血清VEGF、CysC水平。
陈金姚雪张露元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胱抑素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光谱眼底成像
2021年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以进行性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致盲性眼部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视网膜电图异常、进行性夜盲,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属于眼科的疑难疾病。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一般先侵袭患者视网膜赤道部,然后向赤道部两侧的视网膜区域发展,最后侵及患者的黄斑区视细胞,使得患者黄斑功能敏感[1],因此需要及时诊断,本文将多光谱眼底成像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姚雪冬雪川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tis,ARP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4-01以来临床确诊为ARPE的36例4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58.3%),男女比例为1∶0.71。发病年龄17-60(平均40.92±7.13)岁。其中32例为单眼发病。BCVA 0.3-1.0,平均0.50±0.26。所有患者均行BCVA(矫正视力)、眼底彩照、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OCT(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FFA表现为3种类型:Ⅰ型为多个"中黑外亮"或"葡萄簇样"的荧光斑;Ⅱ型为Ⅰ型病灶可见荧光渗漏;Ⅲ型病灶伴CNV形成。OCT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态:Ⅰ型多个RPE(色素上皮)层反射断续、增殖病灶。Ⅱ型色素上皮脱离伴局限性神经上皮脱离。Ⅲ型前2型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结果:眼底彩照表现为:所有40只患眼黄斑区或其附近均可见多个不连续的、暗灰色斑点伴周围淡晕环。FFA表现为Ⅰ型21眼;Ⅱ型17眼;Ⅲ型2眼,Ⅱ型、Ⅲ型与Ⅰ型间比较BCVA平均值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同型间不同形态的病例及Ⅱ、Ⅲ型间BCVA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CT主要表现为Ⅰ型21眼,Ⅱ型17眼,Ⅲ型2眼。Ⅰ与Ⅱ、Ⅲ型病例间BCVA平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Ⅱ、Ⅲ型病例间BCVA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PE眼底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多个不连续暗灰色病灶,视力损害程度与有无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破坏及病灶位置有关。FFA及OCT可表现为3种类型,典型的FFA表现为"中黑外亮"或"葡萄簇样"的荧光斑,是诊断的依据。OCT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各层的组织形态,对ARP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姚雪李志汪瑞娟梅军王林丽黄先进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
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60例我院于2017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4%)高于对照组(76.92%),观察组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陈金姚雪张露元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