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璇 作品数:12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黄清春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8 2013年 总结黄清春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在治疗原则上,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应中医和西医相结合,中期应内治和外治相结合,晚期应内科和外科相结合;在治疗方法上,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晚期以补肾壮骨、柔肝舒筋为主,祛瘀通络贯穿于治疗始终,顾护脾胃是完成治疗的保障。 何晓红 夏璇 黄清春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痹祺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索痹祺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OA影像学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对象为100例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的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痹祺胶囊治疗)50例和对照组(骨化三醇胶囊+碳酸钙D3片治疗)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WOMAC评分)、疼痛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磁共振膝关节评分(MRI osteoarthritis knee Score,MOAKS评分)的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脱落16例,纳入分析84例。治疗组在治疗24周后WOMAC评分以及24周与0周WOMAC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痹祺胶囊对WOMAC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24周后MOAK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对于未使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的患者,在治疗24周后,治疗组MOAK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未使用NSAIDs药物的患者中,痹祺胶囊对MOAKS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共有2例,对照组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可以更好地改善KOA患者的关节僵硬和功能状态,可以更好地改善未合并服用止痛药患者膝关节影像学。 夏璇 王焕锐 吕媛 黄清春关键词:痹祺胶囊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影像学评价 ACTN1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进行性的关节功能障碍和多器官系统性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RA致残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迄今为止,RA不但病因未明,其疾病机理,... 黄清春 黄闰月 夏璇 储永良 何晓红 徐侦雄文献传递 中医专业学生中医临床能力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中医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普遍反映“临床实践能力较差”,本科5年,甚至研究生八年的专业教育中学生的理论考试均可以达到优异的成绩,完满毕业。但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自己的专长,无法满足新医改要求的“医学实用性人才”的要求。这些问题反应了我们目前中医临床实践教育中的不足,也提醒了我们现行的临床实习教学需要改革。 何晓红 黄清春 徐侦雄 夏璇关键词:中医专业学生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外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维普、CBM等中文数据库,纳入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分,对总有效率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文献进入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总疗效优于消炎止痛药[RR=1.35,95%CI(1.12,1.63),P=0.002<0.05],且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4,95%CI(0.13,0.47),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较消炎止痛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夏璇 黄清春 何羿婷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消炎止痛药 META分析 芪茯化浊汤对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芪茯化浊汤治疗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被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口服芪茯化浊汤联合非布司它,对照组口服非布司它联合碳酸氢钠片,疗程为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痛风发作的次数,关节疼痛的程度,血尿酸、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合并使用止痛药的例数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73/80),高于对照组的83.75%(67/80)(χ~2=0.16,P<0.05)。治疗组对改善痛风发作的次数、关节疼痛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血尿酸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合并使用止痛药的人数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出现发热2例,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6例,胃肠道反应3例;对照组发热1例,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8例,胃肠道反应5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茯化浊汤可有效减少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急性发作次数和关节疼痛程度,能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合并使用止痛药的例数,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夏璇 夏璇 张磊 李文杰关键词:发作间歇期 误诊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IgG4相关疾病1例 被引量:1 2014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8个月”入院。患者2013年4月因鼻息肉在当地医院查:谷丙转氨酶(ALT)66U/L,谷草转氨酶(AST)68.9U/L,碱性磷酸酶(ALP)246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580U/L, 夏璇 何晓红 黄清春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夏璇 陈杰君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关键词: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mRNA的检测 被引量:1 2013年 在多数动物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构成了绝大部分的基因家族,并且绝大部分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属于GPCRs。 黄闰月 储永良 何晓红 夏璇 徐侦雄 杨俏雯 黄清春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芯片 G蛋白偶联受体 邓兆智教授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2 2013年 邓兆智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教授,全国知名风湿病专家,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学习吸取近代名老中医临床特色与精髓,师而不泥。擅长各种风湿病的中西医治疗,对风湿类疾病中医证候的临床规范分类、辨证有独特的临床见解和论述。笔者有幸跟随邓教授学习,见证其精湛的医术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何晓红 夏璇 徐侦雄 黄清春关键词: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