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德暄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反馈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功能性
  • 2篇慢性功能性便...
  • 2篇功能性便秘
  • 2篇便秘
  • 1篇蛋白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短疗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胃泌素
  • 1篇硬变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胃恶性...
  • 1篇直肠
  • 1篇生物反馈训练
  • 1篇生物反馈训练...

机构

  • 7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喻德暄
  • 3篇郭晓白
  • 2篇刘东林
  • 2篇徐伟民
  • 1篇李小平
  • 1篇毛忠懿
  • 1篇王友莲
  • 1篇胡志坤
  • 1篇曾俊
  • 1篇胡坚方
  • 1篇张藩昌
  • 1篇杨建英
  • 1篇郑雪华
  • 1篇余志强
  • 1篇王小琼
  • 1篇熊旺

传媒

  • 4篇江西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正常青年学生肛管直肠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测定正常青年学生肛管直肠压力参数,研究肛门直肠生理功能,为一些病理状态下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使用BioLAB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及8通道水灌注式导管,测量21名正常青年大学生肛管及直肠静息压、肛管长度、最大收缩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模拟排便时直肠收缩压、肛管松弛压以及直肠容量感觉阈值。肛管静息压高于直肠静息压,在距肛缘1.7cm处压力最高;肛管长度(2.95±0.83)cm;用力收缩肛门和咳嗽时肛管压力分别提高(3.4±2.1)倍和70.3%±20.9%;模拟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2.24±1.47)倍,肛门括约肌松弛率49.1%±7.8%;男性最大收缩压高于女性(P<0.05);引起RAIR的最小松弛容量(MRV)(26.0±5.0)ml;身高与体重对最大收缩压有影响(r=0.8,P<0.05)。肛门直肠测压,对肛管直肠的病理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刘东林郑雪华郭晓白喻德暄
关键词:青年学生肛管直肠动力学
大肠息肉的内镜处理
1999年
目的 研究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圈套摘除术、热活检钳烧灼术、圈套摘除术或息肉分块切除术加热活检钳烧灼术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除8 例术后中小量出血外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5 颗息肉术后病理诊断局灶区癌变。结论 大肠息肉应切除,术前术后应送病检,局灶区癌变息肉应追加外科手术,内镜下电切术并发症少。
王小琼喻德暄
关键词:高频电切术结肠镜息肉
慢性功能性便秘非药物性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慢性便秘进行分型,观察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性治疗对不同类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采用肌电图、胃肠传输试验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等方法,将便秘分为慢传输型(STC)、出口梗阻型(OOC)和混合型(MIX),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分别采用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类型便秘分别采用胃肠起搏、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远期效果,对减少泻剂的滥用和依赖有一定的帮助。
刘东林杨建英徐伟民郭晓白喻德暄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胃肠起搏生物反馈
Tipss治疗晚期肝硬化并出血临床探讨
1997年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是用非外科手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新技术,本文报告1例,分流口径为6mm,术后门脉压力迅速下降,出血得到控制,腹水消失,我们的体会是TIPSS是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出血的一种创伤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良好方法。
喻德暄李小平胡志坤张藩昌
关键词:肝硬化晚期出血症TIPSS
短疗程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徐伟民曾俊郭晓白喻德暄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
肝硬变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
1995年
1993年6月以来对住院的肝硬变患者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空腹血清胃泌素的测定,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肝硬变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7±13.9岁,患者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及影像检查诊断为肝硬变,其中血吸虫性肝硬变6例,肝炎后肝硬变13例,酒精性肝硬变5例,淤血性肝硬变3例,不明原因肝硬变4例,按Child分级、Child B和Child C组共21例,Child A组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49例,其中男3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0±19.9岁。患者均经内镜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胃溃疡12例,复合溃疡6例,因溃疡病出血住院者44例。对照组43人,为健康体检者,
胡坚方王友莲喻德暄熊旺
关键词:肝硬变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白蛋白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5例分析
2006年
目的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及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中,12例出现中上腹痛,患者中只有2例经胃镜确诊;肿瘤位于胃小弯侧9例;溃疡型8例;全部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在胃小弯侧多见,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余志强毛忠懿喻德暄
关键词:胃淋巴瘤胃镜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