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运莲
- 作品数:60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
- 目的: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方法: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共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
- 彭金昀唐运莲何洁张杨彭娟贺荣芳甘润良
-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EB病毒
- 文献传递
- 在基于BAC的EB病毒基因组中引入突变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在Epstein-Barr病毒(EBV)172kb的基因组中引入突变以研究基因功能,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因操作方法。在载体pcDNA3.1(+)上操作,将两端含有重组蛋白FLP识别位点(FRT)的卡那霉素筛选标记基因(kan)与鼻咽癌(NPC)来源的、包含LMP1基因全长ORF的gDNA"无缝"连接(无外源序列插入)。连接后的kan-LMP1线性DNA片段经转化、由λ噬菌体中redαβγ系统介导在E.coli中发生同源重组(ET克隆),用kan-LMP1替代了BAC-EBV(p2089)中相应的LMP1基因区域,然后经过重组蛋白FLP对FRT-kan-FRT特异性的识别,切除了引入的kan基因,留下一个69bp的FRT"疤痕"。通过抗性筛选和对菌液进行PCR扩增可以鉴定突变子。这种经改进并程序化的方法,也适应于引入其它突变或在其它BAC-疱疹病毒基因组中引入突变。
- 卢建红唐运莲周鸣武明花欧阳珏高建明张荔茗李丹陈琼熊炜李小玲唐珂李桂源
- 关键词:EB病毒突变同源重组
- EB病毒转化淋巴母细胞中LMPs和EBNAs的表达
- <正>目的:EB病毒表达三种潜伏膜蛋白(LMP-1、LMP-2A、LMP-2B)和六种核抗原(EB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EBNA-LP)。本课题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
- 唐运莲罗春艳路素丽甘润良
- 关键词:淋巴母细胞WESTERN
- 文献传递
- AnnexinⅠ表达下调与鼻咽癌分化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Ⅰ(Annexin Ⅰ)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NNET)、原发鼻咽癌(NPC)组织及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LMNP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NNET、98例原发NPC组织(高分化鳞癌5例,中度分化鳞癌13例,低分化和未分化癌80例)及20例LMNPC组织中Annexin Ⅰ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NNET比较,Annexin Ⅰ在原发NP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原发NPC比较,Annexin Ⅰ在LMNP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98例原发NPC组织标本中,Annexin Ⅰ的表达水平与NPC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复发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Annexin Ⅰ低表达的肿瘤较高表达的肿瘤分化差,有更晚的临床分期、更容易复发、更容易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P<0.05 or 0.01)。结论Annexin Ⅰ与NPC的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预测鼻咽癌转移、预后和区别NPC分化程度的分子标志物。提示Annexin Ⅰ在鉴别NPC组织学分化程度、预测鼻咽癌病人预后及预警鼻咽癌转移和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程爱兰彭娟张杨唐海林唐运莲
- 关键词:ANNEXINI鼻咽癌分化
- EB病毒诱发淋巴瘤中LMP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一种病毒癌蛋白,可能在淋巴瘤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了解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诱发淋巴瘤细胞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LMP-1、LMP-2A及LMP-2B)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MP-1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EBV诱发淋巴瘤的动物模型获得诱发淋巴瘤,检测LMP-1、LMP-2A、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及正常人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255.7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2A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7.74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30.63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上调。结论:在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发生过程中LMP可能起重要作用。
- 罗春艳贺荣芳唐运莲甘润良
- 关键词:EB病毒LMP-1
- 综合型病理实验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被引量:4
- 2019年
- 病理学实验是病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医学理论教学与医学技能训练的桥梁,能够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微观世界的各种形态学变化。目前各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因此,使抽象难解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于接受,是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 肖国华程爱兰唐运莲刘小敏彭波张扬刘芳
-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
- 高校本科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体会
- 2017年
- 在本科护理专业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在高校的本科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紧抓护理专业的特点,认真做好该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病理学的教学水平,做好病理学的因材施教工作,文章针对于病理学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以下教学改进意见。
- 刘芳彭波刘小敏李艳兰唐运莲曾希
- 关键词:高校本科护理病理学教学体会
- 将分子病理学进展引入病理学教学的探索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适应分子医学时代的需要,探索将分子病理学引入本科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趋势和必要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事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且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三者互为补充,分子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将传统的病理形态变化延伸到疾病易感性、基因改变、临床生物学评估、信号传导途径与分子靶向治疗、对药物治疗敏感性的评价等。分子病理学进展在第八版《病理学》本科规划教材中已有新内容,因而要求掌握新的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 唐运莲程爱兰甘润良
-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病理学病理诊断教学改革
- 14-3-3σ蛋白表达下降在鼻咽癌发病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14-3-3σ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W estern b lot检测14-3-3σ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原发NPC组织、30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及20例颈淋巴结转移NPC组织中14-3-3σ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PC细胞中,14-3-3σ表达与分化及转移有关(P<0.01);14-3-3σ在原发NPC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明显下调(P<0.01);14-3-3σ在颈淋巴结转移NPC中的表达水平较原发NPC明显下调(P<0.01);98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14-3-3σ的表达水平与NPC的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复发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14-3-3σ低表达的肿瘤较高表达的肿瘤有更晚的临床分期、更容易复发、更容易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P<0.05)。结论 14-3-3σ在鼻咽癌中表达降低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NPC分化的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标。
- 程爱兰唐运莲黄卫国
- 关键词:鼻咽癌分化
- 胃癌相关基因ELCOX3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目的:对我们前期发现的一个胃癌相关的EST片段(MDSCBC11)所代表的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全长cDNA序列,检测其在人胃癌组织、癌旁胃黏膜及远端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材料与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检测MD...
- 周亚东谭业儒唐运莲谢海龙甘润良
- 关键词:胃癌组织相关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