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奇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弹性体
  • 1篇电性能
  • 1篇乙烯
  • 1篇增容
  • 1篇增容作用
  • 1篇酸酐
  • 1篇马来酸酐
  • 1篇接枝
  • 1篇接枝马来酸酐
  • 1篇聚乙烯
  • 1篇聚酰胺
  • 1篇聚酰胺6
  • 1篇复合材料
  • 1篇PP
  • 1篇PP/PA6
  • 1篇
  • 1篇CU复合材料
  • 1篇表面电阻
  • 1篇表面电阻率
  • 1篇复合材

机构

  • 2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冯钠
  • 2篇唐晓奇
  • 1篇张爽
  • 1篇陈涛
  • 1篇张桂霞
  • 1篇宋霞
  • 1篇修明

传媒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对PP/PA6的增容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以4种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MAH)共聚物作为聚丙烯/聚酰胺6(PP/PA6)共混体系的增容剂,从界面相互作用、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增容作用。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和乙丙三元共聚物接枝MAH(EPDM-g-MAH)使PP与PA6两相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增容效果较好;POE-g-MAH为增容剂时,PA6粒子分布较均匀,粒径约为1μm。POE-g-MAH能明显改善PP/PA6共混体系的韧性和强度,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当w(POE-g-MAH)为10%时,w(PA6)为60%的共混体系拉伸强度最高,达到53.4MPa;适当增加PA6用量,可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流动性。
冯钠宋霞张爽唐晓奇修明
关键词:聚酰胺6增容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
处理方法对PP/Cu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PP/Cu复合体系进行处理,制备了PP/Cu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电性能测试和XRD,FITR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法,Cu的体积分数为0.9%时,表面电阻率为4.39×1012 Ω,满足抗静电...
陈涛冯钠张桂霞唐晓奇
关键词:聚乙烯电性能表面电阻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