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俊
作品数:
3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国广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韦萍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张东旭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李学明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王永禄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微球
1篇
丁螺环酮
1篇
盐酸
1篇
盐酸丁螺环酮
1篇
蒜素
1篇
体外
1篇
体外释放
1篇
微囊
1篇
微球制备
1篇
响应面
1篇
响应面分析法
1篇
利培酮
1篇
缓释
1篇
肠溶
1篇
肠溶微囊
1篇
大蒜
1篇
大蒜素
机构
3篇
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3篇
唐俊
3篇
韦萍
3篇
陈国广
2篇
李学明
2篇
张东旭
1篇
王永禄
1篇
齐鹏
1篇
惠尉
传媒
1篇
中国药科大学...
1篇
时珍国医国药
1篇
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2篇
2008
1篇
200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蒜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以肠溶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制备大蒜素微囊。方法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大蒜素肠溶微囊并研究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经优化制得的大蒜素肠溶微囊为类圆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52.2μm,平均载药量28.97%,包封率80.74%,体外释放符合肠溶制剂的标准,对大鼠的胃黏膜几乎无刺激。在4.5×103lx照射,60℃高温及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10 d,微囊的粒径分布和剩余药量无显著变化。结论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大蒜素微囊具有肠溶特性。
陈国广
张东旭
唐俊
王永禄
李学明
韦萍
关键词:
大蒜素
微囊
肠溶
体外释放
利培酮生物可降解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制备可缓释半个月的利培酮生物可降解微球,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骨架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并考察微球性质厦在体内外释放情况。结果: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主要分布在50-70μm范围内.收率为71%,包封率为78%,跨距为0.45。体外释放结果可采用双指数模型拟合(r=0.9858)。微球在家兔体内可稳定释放16d,突释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利培酮微球能产生长时间的缓释效果。
陈国广
唐俊
李学明
韦萍
关键词:
利培酮
微球
缓释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酸丁螺环酮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拟合响应曲面法对盐酸丁螺环酮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良,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方法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丁螺环酮PLGA微球。结果微球颗粒圆整,大小均匀,观察其体外释放,在2—11d之间,微球持续恒速释放药物。结论所制微球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操作方便,工艺稳定,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惠尉
陈国广
唐俊
张东旭
齐鹏
韦萍
关键词:
盐酸丁螺环酮
微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