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贤文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胚芽粕
  • 2篇日粮
  • 2篇生长猪
  • 2篇微生物
  • 2篇发酵
  • 2篇肠道形态
  • 1篇地衣
  • 1篇地衣芽孢杆菌
  • 1篇垫料
  • 1篇多糖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营养物质表观...
  • 1篇育肥
  • 1篇育肥猪
  • 1篇肉鸡

机构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周贤文
  • 4篇陈群
  • 4篇魏炳栋
  • 3篇李林
  • 3篇于维
  • 2篇邱玉朗
  • 1篇杨侠
  • 1篇姜海龙
  • 1篇张学峰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延边大学农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处理的玉米胚芽粕对生长猪饲用效果的研究
近十年来,非常规饲料资源(NCFR)已成为国内外饲料加工工业所关注的重点。而在中国经济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玉米深加工行业随之蓬勃发展,大规模生产玉米淀粉、燃料乙醇的同时,产生出大量的玉米副...
周贤文
关键词:玉米胚芽粕生长猪发酵肠道形态
文献传递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的利用价值。选用45日龄体重(17±2.1)kg健康的商品代PIC猪12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依次为:0(对照组)、5%(试验1组)、10%(试验2组)、15%(试验3组),各组主要营养指标相同,测定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中主要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组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试验3组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随玉米胚芽粕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提高;试验1、2组均有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的趋势,且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则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各组的粗脂肪、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0%玉米胚芽粕对其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改善有利,玉米胚芽粕中抗营养因子可能是纤维素。
周贤文魏炳栋邱玉朗李林于维陈群
关键词:玉米胚芽粕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表观消化率
日粮中添加发酵玉米胚芽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肠道形态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玉米胚芽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36头体重近(24±1.1)kg、55日龄健康的商品代PIC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15%玉米胚芽粕型日粮及添加15%发酵玉米胚芽粕型日粮,进行27d的饲喂试验后,测定各组采食量和体重,计算各组料重比,并屠宰采集肠道样品和肠道内容物,测定肠道绒毛高度、宽度和隐窝深度,计算肠道绒毛高度/肠道隐窝深度,测定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日粮中添加发酵玉米胚芽粕可提高生长猪生产性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肠道形态和微生物区系,因此,发酵玉米胚芽粕是一种非常适宜在生长猪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质饲料原料。
周贤文魏炳栋李林邱玉朗于维陈群
关键词:生长猪玉米胚芽粕发酵肠道形态微生物区系
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时核心发酵层的判断以及对该发酵床土著微生物的分布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分别从发酵床的表层和深30、40、50、70cm处取垫料样品后测其温度、pH值、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并从中分离纯化出22株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表层垫料温度显著小于其他4层(P<0.05),并且随着深度加深垫料温度依次降低;表层垫料pH值显著高于其他4层(P<0.05),其中30、40cm处垫料pH值相等,50、70cm处垫料pH值相等,40、50cm处垫料差异显著,整体呈下降趋势;表层垫料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含量与30cm处垫料含量差异不显著,从整体上看,30、40、50、70cm深垫料的自由水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表层活菌数显著(P<0.05)小于30cm深处垫料活菌数,30、40、50、70cm深垫料的活菌数依次降低。结果表明,30cm深处为该发酵床的核心发酵层,地衣芽孢杆菌为该发酵床的主要土著菌种。表层垫料的各项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大,其所存在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属。40cm深处所分离的菌种主要为乙酰微小杆菌。50、70cm深处除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外还分离出其他多种微生物。稳定期土著微生物发酵床各层的菌种分布主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张学峰周贤文陈群魏炳栋姜海龙
关键词:发酵床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稳定期垫料
黄芪多糖对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6
2013年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日龄三黄肉仔鸡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以无任何抗生素添加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3%(试验1组)和0.6%(试验2组)的黄芪多糖,试验期56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在28日龄和56日龄时,试验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1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可以提高三黄鸡生长性能,优化肠道微生物区系,且黄芪多糖添加量为0.6%效果最明显。
魏炳栋陈群于维李林杨侠周贤文
关键词:黄芪多糖三黄鸡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