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美国种源刺槐在河南孟津等地生长情况对比分析 2015年 对比分析了在河南孟津、民权和河北平泉3个试验点定植的34个美国原生种源和我国5个次生种源的一年生刺槐生长量。结果显示:在种源中,Brulington、银川、平泉、洛阳种源在孟津生长较好,Hannidal、延安、New River Gorge、青岛、Colt种源在民权生长较好,Brulington、Georgetown、Huntersille种源在平泉生长较好。在家系中,银川种源中的yc7号家系在孟津生长较好;New River Gorge种源中的11号、Hannidal种源中的56号、Knoxville种源中的198号家系在民权生长较好;延安种源中的ya28号、Brulington种源中的46号、Morgantown种源中的77号、MS/AL Border种源中的153号、延安种源中的ya8号、Huntersille种源中的179号家系在平泉生长较好。 周玲 梁朝信 朱延林 翟晓巧 李忠喜关键词:刺槐 种源 家系 抗寒型大叶女贞的筛选及其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 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5株优势木法对郑州市区的大叶女贞进行了抗寒型筛选,共筛选出20株抗寒优树;在筛选优树的基础上,对其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抗寒能力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关系密切,抗寒能力越强,持续低温处理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回归系数越小;8月份-15℃、-20℃处理和12月份-20℃处理时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直接用来鉴定无性系间抗寒性强弱。比较结果显示:抗寒优树中65号抗寒性较强,66、4号次之,49号最弱。 李忠喜 姚莹莹 罗晓雅 周玲 朱延林关键词:大叶女贞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广玉兰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玉兰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广玉兰的胸径的增长速度在树木生长9~15a时最快,之后逐渐变慢;树高的快速生长出现在广玉兰生长的初期,即在12a之前;在材积的增长过程中,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没有交点,表明19年生的广玉兰尚未达到成熟龄,仍处于生长的旺盛阶段。 刘艳萍 杨清淮 周玲 朱延林关键词:广玉兰 树干解析 美国不同种源刺槐果实种子及苗期性状的差异研究 刺槐/(Robinia pserdoacacia L./)属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 L./),落叶乔木,天然分布在美国,天然分布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分布区从宾夕法尼亚州中部延伸到亚... 周玲关键词:刺槐 不同种源 文献传递 刺槐原产地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从刺槐原产地美国收集32个不同种源刺槐果实和种子,对不同种源刺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和种子的性状受种源的地理位置影响,具有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性状变异规律不同。 周玲 朱延林关键词:刺槐 种源 果实性状 种子性状 盐胁迫下刺槐生理响应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4个刺槐品种(‘豫刺1号’、‘豫引1号’、‘豫引2号’、‘刺槐3-I’)在不同浓度Na Cl(0、200、400 nmol/L)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排序,根据10项生理指标的统计结果,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刺槐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00 nmol/L Na Cl胁迫下,刺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不同品种间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各不相同。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品种中变化趋势各不相同。4个刺槐品种的耐盐性依次为‘豫引1号’>‘豫引2号’>‘豫刺1号’>‘刺槐3-I’。 任媛媛 罗晓雅 周玲 姚莹莹 翟晓巧关键词:刺槐 盐胁迫 生理指标 翅果油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在翅果油树种子萌发过程中,分别于冷藏未萌发、沙藏未萌发、沙藏萌发露白和沙藏长出真叶时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沙藏种子刚露白时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沙藏种子在长出真叶后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而经过沙藏处理的种子比冷藏未萌发的种子有更高的活力。 王文君 翟晓巧 周玲关键词:萌发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相对电导率 不同水培条件对白榆离体花枝结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在培养液量、管理措施和营养液成份等不同水培条件下,对白榆离体花枝结果品质作了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4 L培养液量、1/4 MS微量元素无机盐培养液和每隔7 d换水、14 d短截和定期清洗切口等培养措施,对提高白榆离体花枝的结果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赵蓬晖 张江涛 周玲 刘军关键词:果实品质 水培试验 刺槐立木地上生物量方程模型研建 被引量:2 2016年 以在河北省平泉县东山栽植的288株4年生菌料刺槐林为试验材料,以生长量因子树高、地径、冠幅以及地径平方与树高乘积为自变量,以立木地上部分(不含树叶)生物量即自然风干质量为因变量,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构建生物量估测模型。对初选出的20个估测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和SEE值进行模型拟合效果检验,优选出4个估测模型。对优选出的4个估测模型以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预估精度(P)进行预测精度验证,最后确定最优估测模型。结果显示,优选的4个估测模型为:以冠幅作自变量的线性方程y=4.746x-8.278、幂函数y=0.451x^(2.309)、对数函数y=14.867ln(x)-10.210和以地径作自变量的复合函数y=1.426×1.252~x,通过RS、EE、RMA、P预测精度验证,都可以用来预测刺槐地上部分(不含树叶)生物量。以冠幅作自变量的幂函数y=0.451x^(2.309)预测该生物量更为准确,预测精度更高,线性方程y=4.746x-8.278次之。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表明,生长量因子树高、地径、冠幅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地径的相关系数高达0.905,冠幅与树高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695。对其线性回归方程检验后认为,以地径作自变量,以冠幅作因变量的线性方程y=0.282x+1.296,决定系数R^2>0.8,SEE值很小,可靠性比较高,可以通过地径来预测冠幅的大小。 周玲 朱镝 李忠喜 吕学华 翟晓巧关键词:刺槐 树高 地径 冠幅 地上生物量 刺槐原产地种源一年生苗基础材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对34个美国原生种源的刺槐苗干密度等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原产地种源间一年生苗生长量差异明显,Bloomington、Brulington种源生长量较大;木材含水率为30.91%—45.59%,差异不明显;木材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Colt种源最大;木纤维长度、长宽比均差异显著,Colt种源木纤维最长,Greenville种源木纤维长宽比最大;木纤维宽度为19.7—24.1μm,差异不明显。原产地刺槐材性受种源地理位置的影响,具有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材性指标变异规律不同。 李忠喜 周玲 翟晓巧 朱延林关键词:刺槐 种源 材性 地理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