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amon Q自锁托槽正畸治疗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Damon Q自锁托槽正畸治疗疗效及对患者龈沟液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正畸治疗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扎托槽组(39例,给予常规结扎式托槽矫治器)和自锁托槽组(39例,给予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统计两组治疗1年后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牙周健康指数、龈沟液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年后,自锁托槽组有效率高于结扎托槽组(P<0.05)。治疗前,两组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两组DI、CI、SBI、G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结扎托槽组相比,自锁托槽组DI、CI、SBI、GI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XH-Px)、丙二醛(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两组SOD、GX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降低,与结扎托槽组相比,自锁托槽组SOD、GXH-Px水平更高,MDA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两组CAM1、MMP2、NO、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结扎托槽组相比,自锁托槽组CAM1、MMP2、NO、IL-1β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amon Q自锁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龈沟液氧化应激指标,更好地维持口腔卫生,保护牙周组织,对CAM1、MMP2、NO、IL-1β水平影响更小,更有利于牙齿健康。
- 陈晔周玉玲张念
- 关键词: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因子
-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PNmRNA、BSPmRNA、OCN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骨涎蛋白(BSP),骨钙蛋白(OCN)在大鼠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组Ⅰ:选择性骨皮质切开术;组Ⅱ:传统的牙齿移动;组Ⅲ:混合组,剩余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用镍钛螺旋拉簧施加约60g力近中移动上颌实验侧第一磨牙,在第一磨牙颊腭侧行骨皮质打孔术式,分别在加载第7、14、21、28、42天颈椎脱臼处死取材,进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t值进行分析。结果:混合组中的成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OPN(骨桥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骨涎蛋白),Osteocalcin(OCN骨钙蛋白)的表达早期增加暗示了同化合成反应的增加。结论:正畸牙齿移动初期骨皮质切开术加速了牙齿移动,改变了早期骨代谢状态,成骨活跃,支持区域性骨代谢加速学说。
- 周玉玲王旭张栋梁
- 关键词:骨桥蛋白骨涎蛋白骨钙蛋白MRNA
- 大鼠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后骨小梁三维结构的改变
- 目的:探索骨皮质切开术后牙槽骨的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0只,在其左侧上颌第一臼齿近远中牙槽骨施行骨皮质切开术,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7天,14天,21天,及42天使用...
- 庄丽屈克勤周玉玲张栋梁
- 一种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探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设计方法.方法 将标准牙颌模型进行锥体束CT扫描,然后在Mimics软件中三维重建,获得数字模型.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得Ormco公司的STb托槽外形尺寸数据.在Solidworks软件中,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水平和垂直槽沟的托槽体,建立托槽库.同时提取牙齿舌侧曲面,绘制个性化舌侧托槽底板和个性化舌侧弓丝,并进行匹配.最终得到个性化舌侧托槽和个性化舌侧弓丝.结果 在计算机中绘制得到了水平和垂直槽沟托槽和颊管,建立了托槽数据库.探索出使用Solidworks以及Mimics等逆向工程软件设计个性化舌侧系统的方法.结论 使用Mimics和Solidworks进行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是可行的.
- 张栋梁周春华何盼周玉玲
- 关键词: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 三维设计打印牙齿舌面背板的间接粘接转移装置准确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比较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转移装置粘接牙齿舌面背板的实际位置和数字化虚拟位置的差异。方法:选择10例正常牙列的患者,三维扫描建立数字化模型,舌侧背板虚拟定位和数字化制作转移装置,3D打印输出转移装置,通过转移装置转移到石膏模型,最后用双层透明压模法转移到口内。用方差分析,比较舌面背板实际位置和虚拟位置测量值的差异。结果:舌面背板虚拟位置和实际位置的线距测量差值为-0.0086mm到0.0240mm,两位测量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项目重复测量3次,测量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CAD/CAM新型转移装置在临床上粘接舌面牙弓夹板的位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孟薇何欣周玉玲张栋梁
- 关键词:CAD/CAM间接粘接
- 压低辅弓增加后牙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研究压低辅弓在尖牙远移过程中增加后牙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强支抗,上颌减数第一双尖牙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上颌NANCE弓,配合0.017"×0.025"TMA压低...
- 何欣周玉玲张栋梁
- 关键词:尖牙远中移动
- 文献传递
- 大鼠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后骨小梁三维结构的改变
- 目的探索骨皮质切开术后牙槽骨骨小梁的结构改变规律。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0只,在其左侧上颌第一臼齿近远中牙槽骨施行骨皮质切开术,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7天,14天,21天,及42天使用活...
- 庄丽张栋梁屈克勤周玉玲
- 关键词:牙槽骨
- 文献传递
- 大鼠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后骨小梁三维结构的改变
- :探索骨皮质切开术后牙槽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0只,在其左侧上颌第一臼齿近远中牙槽骨施行骨皮质切开术,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7天,14天,21天,及42天使用活体Mic...
- 庄丽屈克勤周玉玲张栋梁
- 关键词:牙槽骨骨小梁生物学机制
- 大鼠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后骨小梁三维结构的改变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索骨皮质切开术后牙槽骨骨小梁的结构改变规律。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0只,在其左侧上颌第一臼齿近远中牙槽骨施行骨皮质切开术,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7、14、21及42天使用活体Micro-CT进行扫描,获得大鼠上颌牙槽骨以及牙齿的影像学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4天大鼠牙槽骨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42天又显著升高至比术前更高的水平(P〈0.01)。各项三维结构的指标均显示先疏松后致密的趋势。结论大鼠颌骨骨皮质切开术后,骨质疏松发生在术后14天前,以后逐渐致密,到术后42天已达到比术前更致密的水平。
- 庄丽屈克勤周玉玲张栋梁
- 关键词:牙槽骨
- 片段弓和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两种方法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临床矫治技术:片段弓,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压入和内收上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临床筛选18例患者,使用片段弓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筛选19例患者使用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技术同时压入内收上前牙。头影测量描记上前牙,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使用根尖片测量根尖吸收的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发现下列测量指标有显著性减小变化:U1-SN,覆盖,覆,PP-U1,U1horizontal,UL-U1。相比种植支抗组,片段组的病例中如下头影测量指标有显著性增加:U6angle,MP-SN,PP-U6,U6Horizontal。压入内收上前牙的所需时间和根吸收在两组比较中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种植支抗滑动关闭间隙的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入内收上前牙。和传统片段弓压入内收上前牙相比,种植支抗在矢状向,垂直向都能够有效地维护上磨牙原有的位置。
- 张春芝张栋梁周玉玲
-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支抗片段弓深覆(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