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永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剖宫产对减少全麻用药量及术后镇痛的意义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考察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剖宫产对减少全麻用药量及术后镇痛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4年5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129例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以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全麻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常规全麻剖宫产术基础上进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结果:随着诱导麻醉、麻醉、苏醒、拔管时和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皮质醇(Cor)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后降低,观察组MAP、HR与Cor的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小(P〈0.05),观察组拔管至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较少(P〈0.05),产妇对镇痛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两个组别术后均出现恶心和呕吐,对照组出现呼吸抑制,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抑制(P〈0.05),虽然恶心和呕吐例数较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剖宫产术中和术后镇痛,可提供足够的术后镇痛效果,还可减少术中和术后静脉镇痛药用量。
- 周日永王权光黄宁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
- 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和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联合区域阻滞(NB)组和硬膜外神经阻滞(EA)组,每组50例。NB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行股神经、闭孔神经及臀肌下坐骨神经阻滞和高位结扎局麻;EA组采用腰L2-3椎间隙硬膜外阻滞。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和维持时间、局麻药总量、麻醉优良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首次需镇痛时间、24 h内吗啡使用量和术后24 h麻醉总体满意度。结果:N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EA组(P<0.05);2组局麻药利多卡因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组罗哌卡因总用量显著高于EA组(P<0.05);2组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EA组(P<0.05);NB组术后首次需镇痛时间长于EA组(P<0.05),术后24 h内吗啡使用量少于EA组(P<0.05);NB组总体满意度高于E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阻滞能很好地满足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手术,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确切。
- 杨涛周日永鲍娜娜徐旭仲
-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坐骨神经闭孔神经静脉功能不全下肢
- 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神经阻滞对手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神经阻滞对手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手部、腕部、前臂手术患者30例,体重50-75kg,年龄18~64岁,ASA分级I-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5):I组行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的神经阻滞;Ⅱ组行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均使用0.375%罗哌卡因25m1。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功能恢复时间、肩和肘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允许出院时间,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与Ⅱ组比较,I组阻滞起效时间、肘关节及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允许出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升高(P〈0.01)。2组感觉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上臂中段神经阻滞较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对上肢运动功能影响小。
- 朱微娟周日永王权光鲍娜娜徐旭仲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上肢
- 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疗效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1组)和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组(P2组),每组20例。c组诱导前30min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mL,P1组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入帕瑞昔布钠40mg,P2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0min及术后6、12、24、48h的疼痛程度,记录3组患者术毕至术后6h、术后6~12h、术后12~24h、术后24~48h4个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嗜睡、术后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VAS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10minC组明显高于P1、P2组(P〈0.05),术后6、12、24、48h4个时间点c组和P1组均高于P2组(P〈0.05)。c组手术结束至术后6h、术后6~12h、12~24h3个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均高于P2组(P〈0.05),P1组术后12~24h时间段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高于P2组(P〈0.05),24~48h时间段3组镇痛药需求例数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拔管后躁动发生率为15%,与P1、P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苏醒完全,未观察到嗜睡病例。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2组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可明显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且镇痛效果优于超前镇痛。
- 何国栋周日永朱天琦张学政王均炉
- 关键词:预防性镇痛超前镇痛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术前无服用阿司匹林),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均给予帕瑞昔布钠针40mg静脉注射和盐酸布桂嗪针0.1g肌肉注射,1次/12h。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平稳,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联合术后定时镇痛,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 陈鑫王路周日永朱雄白林文军杨胜武
-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神经阻滞股骨转子间骨折阿司匹林
- 超声引导的腋动脉旁与神经旁注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腋动脉旁注药与神经旁注药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入选105例上肢肘及肘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腋动脉旁组52例(A组),神经旁组53例(B组)。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皮神经、腋动脉周围3点注射;B组采用上臂肱管水平定位目标神经,逆向法追踪至腋窝水平并予以阻滞。两组均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25ml.记录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B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梯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A组短;B组前臂内侧皮神经、梯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高,总体成功率高。结论超声引导逆向神经追踪法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成功率高。
- 周日永鲍娜娜张竞雄陈露露章瑜徐旭仲王健
- 关键词:麻醉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随机、双盲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局麻药行腘窝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局麻药组(DL组)和0.9%氯化钠溶液联合局麻药组(SL组)2组,每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行患侧胭窝坐骨神经分叉处阻滞和股神经、闭孔神经阻滞。DL、SL 2组坐骨神经阻滞用药分别为0.5mL(50μg)右旋美托咪啶或0.5mL 0.9%氯化钠溶液+2%利多卡因9.5mL+0.75%罗哌卡因10mL,共20mL。记录2组患侧的腓肠外侧皮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的感觉起效时间和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起效时间;感觉、运动持续时间。结果:DL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感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S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组腓肠外侧皮神经、腓深神经与SL组感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起效时间显著短于SL组(P<0.05);DL组感觉、运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SL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行坐骨神经阻滞时的麻醉效能。
- 胡霞蔚周日永王权光吴艳琴徐旭仲
-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坐骨神经神经阻滞
- 腰方肌前路阻滞对腹部和背部各区域的阻滞效果被引量:19
- 2017年
- 【摘要】目的评价腰方肌前路阻滞对腹部和背部各区域的阻滞效果。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BMI18~30kg/m2,超声引导下行腰方肌前路阻滞,阻滞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采用冷温法测试腹部和背部各区域(以体表标志线将右侧躯体划分为15个区域)阻滞情况,记录注药后30min时各区域阻滞阳性情况。结果≤5%阳性率区域为0;〉5%~20%阳性率区域为1区、13区;〉20%~50%阳性率区域为2区、3区、4区;〉50%~70%阳性率区域为6区、7区、10区;〉70%~〈95%阳性率区域为5区、14区、15区;≥95%阳性率区域为8区、9区、11区、12区。结论腰方肌前路阻滞对阻滞侧前腹壁中下部区域阻滞有效。
- 卢泱王权光施克俭金周晟周日永郑海燕徐旭仲
- 关键词:腰肌神经传导阻滞腹部
- 右美托咪定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尿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尿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择期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Dex1组、Dex2组麻醉诱导前,予Dex1μg·kg-1静脉泵注,15min泵完,后以0.2、0.4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每小时尿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个时点(术前,术中1、2、3h,术毕,术后2h)血浆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心房钠尿肽(ANP)浓度。结果Dex1组、Dex2组患者尿量从术中2h开始增高,且Dex2组增高程度高于Dex1组(P〈0.05)。3组血浆ADH浓度围术期均无明显变化,术中1hDex1组、Dex2组血浆ALD浓度开始下降,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Dex1组、Dex2组间各时点无显著差异(P〉0.05)。Dex1组、Dex2组血浆ANP浓度从术中1h起增高,术中3h达高峰,术中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ex应用于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具有利尿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增加ANP释放使患者尿量增加。
- 何国栋周日永唐红丽杨涛徐旭仲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根治术醛固酮心钠素抗利尿激素尿量
- 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十二指肠胰头癌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制定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的80例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术后肺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出现各类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比例及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十二指肠胰头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能够有效保护其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术后苏醒较快,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
- 杨涛周日永张竞雄张学政徐旭仲刘丽萍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