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芳
- 作品数:34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茶水与康复新液用于人工气道病人口腔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茶水与康复新液用于人工气道病人口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入住重症医学科(ICU)行人工气道病人300例,按床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川兴茶厂生产绿鸟牌花毛峰5g+开水150mL浸泡后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9例,口腔细菌培养阳性9例,口腔感染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7例,pH值为6.70~7.46;对照组发生口臭31例,口腔细菌培养阳性8例,口腔感染3例,VAP发生6例,pH值为6.6 0~7.50;两组口臭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水行口腔护理对防止口臭、口腔感染和减少VAP发生均有效果,且病人口感舒适、价格明显优于康复新液。
- 周建芳杨志兰周蓓赵春向丽王晓林朱荣华
- 关键词:人工气道茶水康复新液口腔护理
- 重点时段护理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现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200名护士在重点时段无菌技术操作现状。方法:护理部与院感科配合在节假日、早晨、夜间不定期明查暗访。结果:低年资护士无菌观念差,对一治疗室和治疗车管理不到位;高年资护士慎独精神差,懒惰,未指导低年资护士,形成操作考试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现象。结论:必须加强重点时段查房、监督管理,加强低年资护士无菌技术操作培训,强化无菌观念。
- 沈渝周建芳
- 识别护理标识在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不同途径设计3种不同标识及六种不同颜色管道标识,分门别类进行规范化管理及使用。结果应用管道护理标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管道滑脱及护理缺陷,促进护患沟通,减少纠纷。结论应用识别护理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提高。是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重要途径,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质量持续改进。
- 张建勋张钰周建芳
- 关键词:护理标识病区安全管理
- 岗位分层培训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岗位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目标分层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5个层级,即N0、N1、N2、N3、N4级,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护士岗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层培训。将2012年1~6月培训前与2013年1~6月培训后N0和N1级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后,季度理论考试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教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加强了护士的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 舒红文周建芳万珊严仕华
- 关键词:护士护理质量
- 内科住院老年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30例内科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内科住院老年病人存在跌倒危险因素包括服用特殊药物(73.1%)、睡眠障碍(55.4%)、平衡能力下降(42.3%)、视力、听力障碍(25.4%)、曾有坠床与跌倒史(23.1%);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较低,认为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73.1%)、视力、听力障碍易跌倒(69.2%)、60岁以上的病人易跌倒(61.5%)、曾有坠床与跌倒史易跌倒(58.5%)、睡眠障碍易跌倒(43.1%)、服用特殊药物易跌倒(18.5%)、自我评价能力影响跌倒(9.2%)。[结论]内科住院老年病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而对部分高危因素却缺乏认知;应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
- 文学琴周建芳沈渝杨桂华王群
- 关键词:老年病人内科住院跌倒
- 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调查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需求调查表,对150名区域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6.7%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过县内培训,63.3%护士未参加过培训。对护理培训师资需求以临床经验丰富专科护士为主(58.7%),培训方式以案例分析为主(48.0%),每月培训1~2d(89.3%),理论与实践比为1∶2(66.7%);培训课程需求前三位为急诊急救、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结论乡镇卫生院护士参加培训机会较少,对培训的需求强烈,对培训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应充分结合乡镇群众的就诊需求和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更好地为群众的健康服务。
- 周建芳甘红霞杨志兰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士
- 护理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试点病房制定入院和出院服务流程、排班流程、护理工作时段流程、输液服务流程、健康教育流程等。[结果]护理流程再造后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质量等比护理流程再造前明显提高。[结论]试点病房实行护理流程再造是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 张丽红周建芳姜文吴晓芸
- 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质量
- 县级区域消毒供应中心运行模式探索
- 目的:探索县级区域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在市(县级市)卫计局统一指导下,各基层医疗机构与市人民医院签定服务协议,利用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资源,为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
- 常洪美宋茂芳韩燕李炼张燕华周建芳龚攀龙黄静刘勇
-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
- 临床监测体温时间与体温单绘制时间模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临床实际监测体温时间与体温单绘制时间的差异,探讨对实际工作更合理、更适用的体温测量时间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150名护理人员及1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监测体温的时间及对不同监测体温时间模式的看法。结果护理人员认为"4:00-8:00-12:00-16:00-20:00-24:00"这种测体温时间模式,影响患者休息和进餐,影响交接班,临床实际工作中未按此时间模式进行体温监测,因此实际监测体温的时间与体温单上绘制的时间存在差异,影响了医疗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认为"3:00-7:00-11:00-15:00-19:00-23:00"这种测体温时间模式,与临床实际监测体温的时间相符。100例住院患者中,认为8:00和12:00监测体温影响进餐,认为24:00和4:00监测体温影响睡眠。结论体温单上的传统监测体温时间模式4:00-8:00-12:00-16:00-20:00-24:00不受住院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欢迎,并且存在医疗纠纷隐患,修改体温单绘制时间模式使其与临床实际监测体温时间相符是非常必要的。
- 沈渝王群文学琴周建芳
- 关键词:体温单护理
- 重点时段护理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现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200名护士在重点时段无菌技术操作现状。方法:护理部与院感科配合在节假日、早晨、夜间不定期明查暗访。结果:低年资护士无菌观念差,对一治疗室和治疗车管理不到位;高年资护士慎独精神差,懒惰,未指导低年资护士,形成操作考试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现象。结论:必须加强重点时段查房、监督管理,加强低年资护士无菌技术操作培训,强化无菌观念。
- 沈渝周建芳
- 关键词:护理人员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