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虹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7篇血液透析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3篇肾透析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弹力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描记...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切除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甲状旁腺
  • 2篇甲状旁腺切除
  • 2篇降钙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机构

  • 7篇航天中心医院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0篇吴虹
  • 9篇肖跃飞
  • 5篇杨松涛
  • 3篇孙克冰
  • 3篇王艺萍
  • 2篇杨乃宁
  • 2篇郭秀珍
  • 1篇高晓云
  • 1篇刘占肖
  • 1篇姚力
  • 1篇胡军
  • 1篇赵娜
  • 1篇覃莲香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肝素剂量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TEG)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凝血功能,依据TEG判断血液透析中肝素剂量是否合理。方法:选择MHD患者30例,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应用总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16例(总量<80 u/kg)和高剂量组14例(总量≥80 u/kg)。检测血液透析前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及常规凝血功能等。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后在管路动脉端,血液透析2 h时在管路静脉端采血,检测TEG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低剂量组肝素首剂为(26.6±6.2)u/kg,追加剂量为(13.7±5.1)u/(kg.h);高剂量组肝素首剂为(42.3±8.2)u/kg,追加剂量为(18.2±4.3)u/(kg.h)。血液透析前,两组Hb、PLT及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无明显差别。低剂量组血液透析2 h时APTT明显延长,血液透析后较血液透析前无差别。血液透析2 h及血液透析后TEG R值延长,血液透析后CI负值增大。高剂量组血液透析2 h及血液透析后APTT均明显延长,血液透析2 h时R值明显延长,血液透析后R值、K值延长,MA值缩小,CI负值明显增大。两组间比较,血液透析2 h时高剂量组APTT较低剂量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后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仍有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液透析2 h时的R值及血液透析后R值、K值、MA值、C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后APTT与肝素剂量无相关性,而R值与肝素剂量呈正相关(r=0.403,P=0.041)。两组患者透析中跨膜压、静脉压、滤器凝血等无差异。结论:低剂量肝素即可达到充分抗凝,TEG比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更敏感地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可以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指导。
杨松涛吴虹高晓云胡军肖跃飞
关键词:血栓弹力描记术肾透析肝素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不同营养状况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诊断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和TEG。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三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1)MHD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6%,营养不良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2)营养正常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不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纤维蛋白原升高(P<0.05);与营养正常组比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MHD患者TEG反应时间(R值)延长,凝血指数(CI)负值增大,营养不良患者最大振幅(MA值)增大(P<0.05)。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MA值增大,CI负值增大(P<0.05)。结论 MHD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凝血功能改变较为复杂,常规凝血功能结合TEG检查能够早期发现不同营养状况血透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
杨松涛孙克冰吴虹肖跃飞
关键词:肾透析血栓弹力描记术血液凝固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2023年
分析鲑鱼降钙素与阿仑膦酸钠维D3片联合治疗,分析其对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骨痛、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鲑鱼降钙素100iu+生理盐水10ml,在血液透析后下机前慢推。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骨痛评分明显较低,骨密度、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痛,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与阿仑膦酸钠维D3片相联合,对血液透析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可使患者的骨痛有效减轻,对患者骨密度起到改善的作用,使患者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娜吴虹王岚峰肖跃飞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血液透析骨质疏松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瘙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STS)治疗尿毒症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肾脏内科尿毒症瘙痒患者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硫代硫酸钠3.2g透析后静脉推注,3次/周,观察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化、改良Duo氏瘙痒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2,P=0.001);观察组在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铁蛋白、白蛋白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70,7.330,-9.030;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铁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0,1.731;P值分别为0.055,0.086);观察组治疗后改良Duo氏瘙痒评分(组内t=14.480,P<0.001;组间t=-11.220,P<0.001)和PSQI评分(组内t=33.240,P<0.001;组间t=-14.480,P<0.001)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瘙痒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吴虹肖跃飞
关键词:硫代硫酸钠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瘙痒
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是一组由药物引起、短时间内发生、以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5%.
吴虹孙克冰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前后血钙磷变化的相关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前、后血钙、磷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的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及术后第1、4、7日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计算行TPTX后10日内补充元素钙总量,并于术中测量16例患者术中切除甲状旁腺(后经病理证实)的体积。结果 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10日内补钙量(r=0.614,P<0.001、r=0.385,P=0.036)及术中切除甲状旁腺体积(r=0.527,P=0.036、r=0.799,P<0.001)呈正相关,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各时间点测得血钙变化均呈负相关(P<0.05)。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于术后第7日较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血钙呈负相关,与术后补充元素钙剂量呈正相关。
肖跃飞杨乃宁姚力杨松涛王艺萍郭秀珍吴虹刘占肖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糖对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组,即正常对照组(NG组):D-葡萄糖5.56mmol/L;高糖培养组(HG组);D-葡萄糖25.0mmol/L。应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高糖培养不同时间点对足细胞表达podocalyxin mRNA的影响;Western blot印迹分析检测细胞转录因子WT-1蛋白变化。结果①逆转录-PCR技术显示随着高糖培养时间增加,HG组肾小球足细胞与WG组比较、以及HG组(第6、12、24h)组间比较,podocalyxin mRNA表达均减少(P〈0.05)。②培养的足细胞表达基础水平的WT-1蛋白,但在经高糖培养2h后其表达即开始下降(P〈0.05)。结论高糖培养使小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alyxin mRNA和转录因子WT-1蛋白表达下降。
肖跃飞王艺萍杨松涛郭秀珍吴虹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足细胞动物实验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控制情况,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方法纳入航天中心医院2019年60岁以上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64例,分析总结1年内4个季度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情况,并随访1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判断死亡风险。结果2019全年4个季度均达标的MHD患者情况为血红蛋白16例(25.0%)、血清白蛋白30例(46.9%)、血钙45例(70.3%)、血磷20例(31.3%)、甲状旁腺激素29例(45.3%)、Kt/V 26例(40.6%)。血红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达标次数的增加可以降低死亡发生的风险,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05(95%CI:0.00~0.74,P=0.029)和0.03(95%CI:0.00~0.69,P=0.028),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达标率低,血红蛋白等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次数较高的患者1年内死亡发生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加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医疗质量的管理,关注其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达标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楠楠孙克冰吴虹肖跃飞
关键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开始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320例,透析前检测hs-CRP和血清PCT水平,将hs-CRP>5.00 mg/L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截止到2014年12月共收集到微炎症病例169例,其中使用内瘘透析患者110例,导管透析患者59例。随诊1年临床诊断导管局部感染者24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者13例。检测菌血症患者抗生素治疗0、3、7、14 d时的hs-CRP、PCT水平。结果血液透析患者PCT、hs-CRP不同程度升高,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发生率为52.81%(169/320);内瘘组与导管组比较,导管组PCT[(2.96±1.12)ng/ml]、hs-CRP[(49.70±2.02)mg/L]水平明显高于内瘘组PCT[(0.46±0.19)ng/ml]、hs-CRP[(14.78±1.32)mg/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导管局部感染组与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组比较,后者PCT水平[(8.29±0.06)ng/ml]明显高于前者[(0.96±0.09)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联合hs-CRP检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诊断的敏感度上升至94.93%,特异度提高到95.20%。结论 50%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导管透析患者炎症反应程度重于内瘘透析患者。PCT可以很好地鉴别出导管感染的程度,更早地反映抗生素疗效。PCT联合检测hs-CRP,可以提高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监测、血管通路的选择和维护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吴虹肖跃飞
关键词:肾透析C反应蛋白质血清降钙素原血管通路
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枸橼酸钠抗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法(RCA)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TX术围术期的R-SHPT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RCA组采用4%的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另一组采用无肝素抗凝透析。观察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出血情况,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及超滤量。另外,RCA组于透析前、透析2 h及透后0.5 h分别查血气分析及游离血钙,于透析2 h同时查滤器后静脉端游离血钙,并于透析前、后查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参数变化。结果 RCA组的URR、Kt/V、超滤量均明显高于无肝素抗凝组(P<0.05),且其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及凝血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无肝素抗凝组(P<0.01)。PTX术后RCA透析,常规于管路静脉端泵入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 ml/h×4 h)补钙,治疗后血钙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A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低钙血症。结论作为R-SHPT患者PTX术围术期血液透析抗凝方式,局部体外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较无抗凝剂法抗凝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覃莲香王艺萍吴虹杨松涛杨乃宁肖跃飞
关键词:枸橼酸甲状旁腺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