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愉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1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8年
- 以浙江富阳小冶炼厂附近水稻土为例,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培养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铜、锌、镉、铅复合污染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重金属复合污染产生了响应,约41.82%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可由重金属污染来解释。污染程度高的土壤中,含脂肪酸12∶0,i15∶0,i17∶0,18∶0,i16∶0,19∶0相对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而在污染程度低的土壤中,含脂肪酸20∶2ω6,9 c,20∶0,16∶1ω9 c,a15∶0,a16∶0,18∶1ω7,10M e16∶0,10M e19∶0的相对含量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反映在具体类群上,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微生物向着Cm ic/Nm ic低、真菌相对含量增加,放线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含量相对减少的趋势发展。
- 吴建军蒋艳梅吴愉萍徐建明
-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群落PLFA水稻土
- 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数量的庞大性和土壤环境的复杂性,人们对于土壤微生物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本论文以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为切入点,以土...
- 吴愉萍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土壤环境土壤有机质
- 文献传递
- 土壤中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平衡吸附法,以我国1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为介质,对丁草胺在土-水界面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在24h内可基本达到表观平衡,但有机碳(TOC)含量低(<5g/kg)的土壤需较长时间(60h);丁草胺平衡吸附量与TOC和无定型氧化铁含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692;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受复杂的多反应机制控制,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吸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TOC控制着丁草胺的吸附速率.黏粒和CEC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3个因素可以解释77.8%吸附速率的变化.结合运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 刘忠珍何艳吴愉萍汪海珍徐建明
- 关键词:丁草胺TOC
- Sherlock MIS系统应用于土壤细菌鉴定的研究被引量:48
- 2006年
- 以10种已知菌株为例,对Sherlock微生物鉴定系统(Sherlock MIS)的细菌鉴定准确性及培养基、活化时间和取样区域等因素对鉴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TSBA培养基培养的细菌的鉴定准确率很高,除苏云金杆菌外其他菌株均鉴定到种的水平;但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后,系统对供试菌株鉴定效果不理想。不同活化处理中所有样品的鉴定结果均正确,但以菌种活化2次后的SI值(相似指数)更高;取菌在二区或是三区则对鉴定结果影响不大。
- 吴愉萍徐建明汪海珍胡宝兰吴建军
- 关键词:SHERLOCKMIS细菌鉴定磷脂脂肪酸土壤
- 五氯酚(PCP)污染土壤模拟根际的修复被引量:18
- 2005年
- 模拟根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对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CP的土壤残留消解行为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的不同显现相应差异.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碳氮比(Cmic/Nmic),微生物商及酶等土壤生化指标与PCP的消解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低剂量(13.38TOCmg/kg)处理,PCP土壤甲醇可提态残留量最小,修复效应最佳,此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商,脱氢酶活性等显现最大响应,为最适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修复机理可能在于其诱导的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商及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表征根际修复PCP污染土壤时土壤环境质量友好演变过程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 何艳徐建民汪海珍吴愉萍陈菁青
- 关键词:根系分泌物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