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良 作品数:21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2月接受DHS或LCP治疗的9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的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LCP均为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曹华 吴世良 张勤忠 丁彩田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0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方法自2003—10~2007—12间,对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股骨头人工假体置换术30例。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无1例出现畸形。均无关节脱位与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结论对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行股骨头人工假体置换,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及早下床,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钟斌 吴世良 娄长山关键词:高龄 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采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对21例TKA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男9例,女12例。年龄61~80岁,中位数72岁。均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左膝8例、右膝13例。病程5~16年,中位数10年。TKA术后3 d开始进行温针灸,选取患侧阳陵泉穴、梁丘穴、血海穴及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每次灸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动功能锻炼,按顺序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髋关节及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10次为1组,术后1~3 d每日6组、4~7 d每日12组、8~14 d每日20组。温针灸后在CPM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5 d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膝部疼痛程度,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测量患膝屈伸活动度及患侧与健侧下肢周径差值。结果:患侧与健侧下肢周径差值,术前(1. 60±0. 59) cm、术后3 d(3. 00±0. 94) cm、术后7 d(1. 04±0. 78) cm、术后14 d(0. 40±0. 58) cm。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75. 90°±6. 29°、术后3 d 66. 57°±6. 30°、术后7 d 93. 24°±6. 33°、术后14 d 112. 57°±2. 11°。膝部疼痛VAS评分,术前(4. 29±1. 06)分、术后3 d(4. 81±0. 60)分、术后7 d(3. 02±0. 72)分、术后14 d(0. 95±0. 38)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1. 38±4. 81)分、术后3 d(43. 68±3. 77)分、术后7 d(67. 95±5. 33)分、术后14 d(91. 52±2. 71)分。术后14 d,HSS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6例、可1例。结论:采用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对TKA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患膝肿胀及疼痛,增加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李良文 张勤忠 吴世良 章武华 盛斌 姚敏刚 朱慧锋 孙风凡关键词:温针疗法 功能锻炼 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自1995年3月至2011年7月治疗滑膜软骨瘤病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5~81岁,平均55.2岁;病程0.5~15年,平均5.6年。症状主要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分别采用膝关节开放手术(17例)和膝关节镜手术(10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表现及关节镜下的治疗效果。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7例获随访(1例失访),时间6~24个月。开放手术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1.89±6.81)分增加到术后的(67.73±7.62)分;关节镜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0.78±7.54)分增加到术后的(77.46±8.43)分。结论:关节镜手术无切口裂开、不愈合等危险,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良好方法。 张勤忠 吴世良 费爽明 曹华 齐武林关键词:膝关节 关节镜 外科手术 采用骨缝合方法治疗小儿长斜行骨折体会 2008年 钟斌 吴世良 娄长山关键词:螺旋形骨折 斜行 小儿 股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折 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在大标本骨质疏松筛查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进入老龄化,骨质疏松而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主要多见于腰部及四肢关节疼痛或骨折,其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都开始空前的关注骨质疏松,为更好的指导治疗和系统的疾病学调查,骨质疏... 史家明 钟斌 吴世良关键词: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VSD技术联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逆行腓肠神经皮瓣治疗上述病例之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一般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7-10d,伤口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新鲜,38例皮瓣均安全存活,此方法可修复小腿中下段、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腓肠神经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操作简便,皮辨成活率高。 吴世良 张开坤 曹华 齐武林 盛斌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下肢 软组织缺损 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的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型肌酸激酶(CK-MM)、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的水平。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对照组80例,均取静脉血,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动力学法测定两组人群血清中总CK及其肌型同功酶、总LDH及其同功酶的活力。结果观察组血清CK总活力[(l54.93±58.76)IU/L]高于对照组[(l30.13±55.89)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CK-MM同功酶中CK-MM1活力[(46.32±5.21)IU/L]低于对照组[(54.78±7.13)IU/L](P〈0.05),CK-MM2活力[(33.11±5.02)IU/L]与对照组[(31.30±5.43)IU/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CK-MM3活力[(23.12±4.32)IU/L]高于对照组[(12.78±3.32)IU/ L](P〈0.01);观察组CK-MM3/CK- MM 1比值(0.51±0.62)高于对照组(0.22±0.19)(P〈0.01)。观察组血清肌型同功酶LDH5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血清CK、LDH及其同功酶发生变化,说明此类患者肌肉有损伤,CK是其血清中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吴世良 张开坤 费爽明 朱慧锋 摇顺华 张国泉关键词:血清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颈型 CK-MM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MRI成像在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的临床表现、MRI典型表现及结合病理学所见,探讨MRI在此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共7例在本院住院经关节镜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树枝状脂肪瘤的MRI上影像学表现,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及结合临床与病理。结果 7例均发生于髌上囊,表现为膝关节渐进性肿胀和膝关节慢性疼痛。上述病例均行关节镜探查并镜下关节清理术,术中可见广泛性增厚的髌上囊滑膜组织,以膝关节髌上囊后部重于其他部位,并可见外观呈"棕树叶状"或"绒毛状"改变。MRI检查T1加权成像(T1WI)序列上增厚的滑膜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序列上表现为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为低信号,梯度回波序列上为高、低混杂信号,上述病例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在MRI有其特征性改变,并可术前对LA做出定性诊断,且因其为无创性检查,极具推广价值。 姚红燕 吴世良关键词:髌上囊 膝关节 MRI成像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影响因素。方法抽样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100例,评估术后6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根据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筛选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00例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优良率为72%。将优良组和不良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特征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证实年龄、身体质量指数、Schatzker分型、术前膝关节屈伸角度、有无术后并发症、有无伸膝结构损伤、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及骨折复位质量均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受年龄、身体质量指数、Schatzker分型、术前膝关节屈伸角度、有无术后并发症、有无伸膝结构损伤、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及骨折复位质量等复杂因素影响。 董思珍 齐武林 吴世良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手术 膝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