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剑

作品数:19 被引量:23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磁共振
  • 9篇成像
  • 6篇MRI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针刺
  • 4篇眼眶
  • 4篇太冲
  • 4篇肿瘤
  • 4篇MRI表现
  • 3篇针刺合谷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术前
  • 2篇术前MRI
  • 2篇功能性
  • 2篇功能性核磁共...
  • 2篇核磁共振
  • 2篇儿童

机构

  • 19篇武警总医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吕剑
  • 19篇王宏
  • 5篇许建阳
  • 5篇王发强
  • 5篇马毅
  • 3篇单保慈
  • 3篇董玉茹
  • 2篇边远
  • 2篇张韶峰
  • 1篇梁立武
  • 1篇仝青英
  • 1篇董悦
  • 1篇郝晋东
  • 1篇尹岭
  • 1篇范冰
  • 1篇黄丽虹
  • 1篇张开
  • 1篇余联芳
  • 1篇毛新远
  • 1篇蒲朝煜

传媒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武警医学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眶淋巴管瘤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眼眶淋巴管瘤的MR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淋巴管瘤患者 2 3例行MRI常规扫描与压脂增强扫描 ,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根据MRI表现 ,淋巴管瘤可分为 3型 :①单囊型 :瘤体呈单发囊性肿块 ,长T1、长T2 信号 ,部分信号不均匀 ,水成像显示呈囊状高信号 ;②多囊型 :瘤体呈多个大小不等囊状灶 ,生长范围广泛 ,体积较大 ,部分囊腔内出血而形成巧克力囊肿 ,信号不均匀 ;③特殊部位型 :瘤体发生于结膜或眼球前方 ,肿块呈扁平状分布 ,略长T2 信号 ,境界较清 ,增强后轻度强化。结论 采用正确的MRI扫描方法 ,能明确显示淋巴管瘤的形态、范围与信号改变 ,结合三维重建图像 ,能为临床手术提供明确的定位与定性信息。
吕剑王宏张韶峰黄丽虹张开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MRI表现
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方法 应用两次定位技术 ,脂肪抑制技术 ,磁共振水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Gd DTPA对比增强 ,多方位成像技术 ,多序列参数成像的扫描方法对 183例眼眶病变进行MRI扫描。结果 两次定位技术可明显缩短扫描时间 ;脂肪抑制技术既能鉴别含脂类病变、抑制化学位移伪影 ,又能准确显示较小病变和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轮廓 ;磁共振水成像与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辅助诊断囊性病变与血管类病变 ;对比增强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可以提供更多定位定性的诊断依据。结论 应用正确的MRI扫描方法 ,可以快速高效、清楚准确地显示眼眶病变。
王宏吕剑边远孙振学
关键词:眼眶疾病脂肪抑制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MRI表现
MRI在胃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 分析MRI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 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行MRI多方位( 冠状、矢状、轴位)扫描,分析其MRI表现并进行分期。结果 MRI能清楚显示进展期胃癌的准确部位、实际范围、大小、外侵程度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T分期与病理分期对照,对T2 ,T3 ,T4 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8 % ,82-1% ,100% ,总准确率为84-4% ,注射Gd- DTPA 增强扫描,大多数胃癌呈中强度增强,少数呈轻度增强。结论 ①MRI能明确提示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②胃癌的MRI分期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王宏吕剑方敏董玉茹
关键词:胃癌NMR
MRI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998年
胃肠道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而手术仍是目前根除肿瘤的唯一方法,手术是否成功取决于术前对肿瘤的了解程度。如何在术前了解肿瘤的生长情况,侵润范围与程度,和周围脏器关系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情况。但由于空腔脏器的特殊性质,B超、核素、CT等方法...
王宏吕剑
关键词:MRI胃肠道肿瘤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薄层CT诊断(附65例报告)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在簿层CT上的表现与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经薄层CT扫描和病理证实的6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扫描方法:先以10mm层厚,125kVp,250mAs,自肺尖到肺底逐层扫描,然后对病变区行1~1.5mm层厚薄层扫描并放大。结果:6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可分为五型:(1)孤立结节型,(2)肿块型,(3)斑片型,(4)弥漫型,(5)混合型。结论:薄层CT扫描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很有价值。
吕剑陈巨坤王宏王宏
关键词:肺肿瘤细支气管肺癌薄层扫描
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研究针刺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多偏重于单个穴位,未见针刺穴位配伍的脑功能成像的研究。临床上针灸治病多选用穴位配伍,某院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了针刺合谷配太冲穴脑功能成像的研究。提示针刺合谷、太冲可以引起某些...
许建阳王发强王宏单保慈吕剑马毅
关键词:配伍规律临床疗效
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眼上静脉扩张1例被引量:1
2002年
吕剑王宏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眼上静脉扩张MRI
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对脑组织fMRI功能成像的变化。方法选穴为合谷与太冲两穴位;针刺采用手针平补平泻手法,进针2cm,捻转180度,频率为60次/min,持续捻转5 min,间歇1 min,共20 min。结果针刺合谷穴可以...
许建阳王发强王宏单保慈吕剑马毅
关键词:太冲功能性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眼眶炎性假瘤的MRI表现特征与类型 ,探讨眶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2 1例患者为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 ,均行MRI普通扫描与脂肪抑制下增强扫描。结果 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可分为 4型 :①眼肌型 ,炎性假瘤主要累及眼外肌与眶壁 ,使眼外肌肥厚 ,眶壁骨质受压变形变薄 ;②肿块型 ,炎性假瘤呈均匀信号椭圆形肿块 ,位于肌锥内 ,常包绕视神经 ,但视神经清晰可见 ;③弥漫型 ,炎性肿块呈广泛充填球后部分 ,形成“眼眶铸型”外观 ,并使患侧眼眶增大 ,但视神经仍可见 ;④眶尖型 ,炎性肿块呈锥形充填眶尖 ,并使其扩大 ,部分肿块呈短T2等T1信号。增强压脂扫描 :所有炎性肿块均明显均匀性强化。结论 MRI能够准确而清晰地显示眼眶炎性假瘤的信号特征、发生部位、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 ,结合病史 ,能够做出定位、定性诊断。
王宏吕剑仝青英张韶峰
关键词:眶肿瘤炎性假瘤磁共振成像MRI
针刺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对脑组织fMRI功能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太冲穴位;针刺采用手针平补平泻手法,进针2cm,捻转180°,频率为60次/分钟,持续捻转5分钟,间歇 1分钟,共20分钟。结果:针刺太冲穴仅诱导颞叶脑组织血流...
许建阳王发强王宏郝晋东单保慈吕剑马毅
关键词:针刺太冲功能性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