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卫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救治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沐舒坦静脉滴注和静脉待续泵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综合救治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 患者6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 组20例)和观察组(B 组21例;C 组22例)。3组病人在相同综合救治的基础上 A 组应用生理盐水200ml,B 组应用沐舒坦60mg 加生理盐水200ml 静脉滴注,C 组应用沐舒坦60mg 加生理盐水200ml 静脉持续泵入/24h 连续7d。观察3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中的 IL-6、IL-8浓度,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的变化。比较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组内及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C 组治疗后.病人血液中 IL-6,IL-8浓度,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评分较治疗前、B 组和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或 P<0.01);B 组治疗后,病人血液中 IL-6、IL-8浓度在7d 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或 P<0.01);而对照组虽然动脉血气有明显改善(P<0 05),但该组病人血清炎症介质浓度和肺损伤程度评分则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沐舒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急性肺损伤,有利于 ARDS 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静脉持续泵入比静脉滴注效果更好。
- 周心涛汤彦向小卫雷明慧田金飞刘爱丽马敏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沐舒坦
- 硫辛酸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以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 njury,ALI)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的硫辛酸(1ipoic acid,LA)处理对大鼠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90只,其中72只SD大鼠腹腔注射LPS 25 mg/kg,构建大鼠ALI模型,再按不同干预方法将72只大鼠分为LA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液)、LA大剂量组[腹腔注射LA 120 mg/(kg·d)]、LA中剂量组[腹腔注射LA 60 mg/(kg·d)]、LA小剂量组[腹腔注射LA 30 mg/(kg·d)],每组18只;其余18只大鼠,仅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液(正常组)。检测各组大鼠处理24、48、72 h后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kappa B,NF-κB)、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NO合成酶(NO synthetase,NOS)、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LPS诱导后,LA阴性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IL-1、NOS、NO)、TNF-α在72 h时最高。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NOS、NO、TNF-α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阴性对照组比较,处理24、48、72 h后LA大剂量组IL-1、NF-κB、NOS、NO、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LA中剂量组在处理24 h后的NOS、NO水平以及处理72 h的NO水平也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LA对ALI大鼠的治疗效果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LA抑制NF-κB激活以及下调肺组织中IL-1、NOS、NO、TNF-a的表达有关。
- 田金飞权伟合向小卫阮班银汤彦童朝阳
- 关键词:硫辛酸内毒素急性肺损伤
- 动态APACHEⅢ联合MODS评分在ICU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应用动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Ⅲ(APACHEⅢ)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同时对比动态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与实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286例危重症患者资料,分为存活组252例,死亡组34例,比较两组第1、3、5、7天应用APACHEⅢ系统评分,同时进行MODS评分及预后预测。结果第1、3、5、7天APACHEⅢ分值和预测病死率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5或P<0.01),动态评分更有助预后判断;APACHEⅢ评分与MODS评分高低有一致性;MODS评分与死亡率有关。结论动态APACHEⅢ评分系统联合MODS评分系统可用于ICU病房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是医疗质量及合理利用ICU资源的依据。
- 田金飞汤彦向小卫雷明慧苗丽霞付元元张志敏闵利
- 关键词:MODS评分ICU危重症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急性脑血管病变是一种常见且发病迅猛的危重症,该疾病引起的并发症如颅内压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极易引发脑疝,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因甘露醇可在急性发作期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故将其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研究发现应用剂量的不当会损伤肾脏,
- 苗丽霞何本让田金飞向小卫付元元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甘露醇急性肾损害急性脑血管病变急性肾功能衰竭颅内压升高
-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黄防治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7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抗炎和脏器功能监测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生大黄粉60g/d配置溶液后分3次鼻饲。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ALT);测定2组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观察血浆中vWF含量;统计2组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7d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2组患者DIC发生率、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可以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vWF升高,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增生,从而减轻凝血系统过度激活,防治DIC、MODS的发生、降低MODS死亡率。
- 汤彦向小卫尚祥光曹建军田金飞周心涛
- 关键词:危重病凝血功能
-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回顾性分析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株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及K-B法,按CLSI2010年版判断标准。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47株.其中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07株(46.31%)、铜绿假单胞菌144株(32.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9株(10.96%)、伯克霍尔德氏菌36株(8.05%)。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1.55%,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9.61%、53.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95%、29.01%、35.11%及0.7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伯克霍尔德氏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低。推荐临床治疗使用。结论:非发酵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 苗丽霞何本让田金飞向小卫付元元
- 关键词:非发酵菌耐药性
- 褪黑素的危重症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褪黑素(melatonin,MT)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1958年Lerner首先从牛的松果体中分离得到该物质,经提纯后可以使两栖类皮肤变白,因此命名为Me-latonin,意指褪黑素。其前体是5-羟色胺,经2步酶促反应生成N-乙酰-5-甲氧色胺(N-acetyl-5-methoxyptamine)。
- 向小卫韩继媛
- 关键词:褪黑素危重症
- 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防治家兔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 汤彦向小卫申国璋尚祥光何本让雷明慧王蒙张启智李毅贾国凤
- 该研究通过建立家兔ALI的模型观察654-2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损伤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浆中TNFα、IL-8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完成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防治家兔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将山莨菪碱联...
- 关键词:
- 关键词:山茛菪碱机械通气急性肺损伤
- 一例重度“江边一碗水药酒”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田金飞汤彦苗丽霞向小卫
- 关键词:八角莲
- 硫辛酸在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心肌损伤中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硫辛酸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造成的心肌损伤,心肌组织中NF-κB、NOS、NO及血中心肌酶谱的变化的影响,探讨硫辛酸对百草枯中毒所致心肌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 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prage-Dawley大鼠...
- 向小卫
- 关键词:心肌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硫辛酸NF-ΚB信号通路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