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小青

作品数:2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清末
  • 5篇清末新政
  • 3篇外交
  • 3篇文化
  • 2篇邓小平
  • 2篇战后
  • 2篇中国文化
  • 2篇软实力
  • 2篇软实力建构
  • 2篇维新
  • 2篇文化软实力
  • 2篇冷战
  • 2篇冷战后
  • 2篇国际经济
  • 2篇国际经济组织
  • 2篇国文
  • 2篇腐败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机构

  • 21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工程...

作者

  • 23篇叶小青
  • 4篇邵勇
  • 1篇冯秀芹
  • 1篇臧宝军

传媒

  • 2篇兰州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中共青岛市委...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江南社会学院...
  • 1篇三门峡职业技...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中共济南市委...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论析被引量:1
2006年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叶小青
关键词:邓小平
从权威的流坠到清末新政的失败被引量:2
2005年
清末新政旨在革弊振衰,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然而,旧人办新政,最高统治者平庸无能,各种利益集团争权夺利,致使权威日益流坠,国家机器运转严重失灵,最终导致新政变革失败。因此,给腐败的旧制度注入改革的新鲜血液,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使腐败的制度新生,而只会使新鲜血液腐败,最后导致旧制度死亡。
邵勇叶小青
关键词:清末新政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建构——以青岛近代工商文化为例的析微
2011年
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根。青岛近代工商文化是青岛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城市的现代化独特历史使青岛近代工商文化中西合璧,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质朴实干精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及诚信精神和社会担当的道义。青岛近代工商文化对青岛的今天与明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叶小青
关键词:城市文化工商文化
晚清早期维新派科技观论析
2013年
晚清早期维新派在向西方探寻救国之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科技富国裕民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引进观。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是当时维新思潮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探究晚清早期维新派的科技观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晚清早期维新思潮,而且对当下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叶小青
关键词:早期维新派西学中源
清末新政中的官僚主义简论被引量:1
2005年
清末新政效西法旨在革弊振衰,以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是,主持新政的官僚集团并不具备厉行改革的主观素质,他们被无处不在的官僚主义浸染腐蚀,对新政采取敷衍塞责、阳奉阴违、迁延观望的态度,结果新政失败,清朝灭亡。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难以由封建官僚集团来完成。
邵勇叶小青
关键词:官僚主义清末新政
从吏治腐败解析清末新政的失败被引量:3
2007年
清末新政旨在革弊振衰,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然而,给腐败的旧制度注入改革的新鲜血液,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使腐败的制度新生,反而是积重难返的腐败更加愈演愈烈,最后导致旧制度死亡。
叶小青
关键词:清末新政吏治腐败
捐纳制度与清末新政被引量:5
2006年
捐纳制度是清政府一大弊政,存在有二百余年。延至清末,它完全成为清政府难以根治的恶疾。在清政府进行的王朝自我挽救的新政改革中,朝野上下对革除捐纳抱有热切的希望,但清政府不仅没有革除它的自觉和能力,反而变本加厉,大行捐纳,致使吏治腐败益加败坏,最终新政失败,清朝灭亡。
叶小青
关键词:捐纳清政府新政
崛起的中国与国际组织:一种互动关系的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日益活跃是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重要表现和特征。每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已与国际组织密切相关。中国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认同和接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当前,中国与国际组织已形成相互影响、彼此促进、良性互动的态势,这对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叶小青
关键词:良性互动
对冷战后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定位的审视被引量:1
2007年
国际组织不仅是中国维护、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兴起的大国承担国际责任、为全人类的利益做出相应贡献的平台。依据中国的国情国力,当下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定位是一个开放的发展中大国,是多边合作的维护和促进者。与占主导性的西方大国相比,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叶小青
戊戌维新时期的汤寿潜被引量:1
2007年
维新运动期间,汤寿潜的影响虽并不彰显,但他也没有消极遁隐,在办学植才、参与学会、创办报纸、刊刻新书等维新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同时,他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主张变革修省,提出了变革科举、庙产兴学的主张,虽然当时其思想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和软弱性,但其务求实效的变革精神更为卓著。
邵勇叶小青
关键词:汤寿潜变法思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