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娜
-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天文地球更多>>
- 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
- 2011年
-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人唱和往往以追和前贤名作为形式,这是明代追和词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唐宋名家名作的大量追和促进了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推动了弘治嘉靖年间明词的中兴。
- 史华娜
- 关键词:明代词集
- 论竹山词风被引量:6
- 2004年
- 竹山词风历来颇有争议;朱彝尊以为竹山源出白石,陈廷焯则以为竹山乃稼轩附庸。事实上,竹山既非姜流,亦非辛派,而是融两家之长,自成风格。通过对《竹山词》三方面内容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的探讨,以期对竹山词风作出全面准确的把握。
- 史华娜
- 关键词:《竹山词》文学评论
- 追和词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被引量:1
- 2012年
- 张先最早将和韵的创作方法用于词中,在和韵从诗坛延展至词坛这一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追和词的产生则在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词作出现之后。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是现存最早的追和词。直到北宋末年,追和词仍寥寥无几。第一个在词中大量追和前人的词人是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的王之道。苏轼、周邦彦作为典范词人在南宋受到较为普遍的追和。金元时期代追和词数量少,追和范围小,但对于苏轼词的追和仍然清晰可见。明人对于唐宋词人词作的追和热情十分高涨,追和词数量大增,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清代追和之风兴盛,词人追和态度严肃,和词总体质量较高。
- 史华娜
- 王履游华山诗论略
- 2008年
- 明初画家王履晚年曾游华山,作诗一百五十首。其诗既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神秀与险峻并存的稀世美景,又结合神话传说、历史遗迹,展现了华山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用典贴切自然,语言清新朴素,不失为咏华山诗中的优秀之作。
- 史华娜
- 关键词:王履诗歌
- 追和词研究的现状、价值与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唱和词按照唱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时唱和之作与异时追和之作两类。追和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作为词史上一种特殊的接受现象,追和积极参与了词史构建的动态过程,是唐宋词经典文本赖以形成、经典作家地位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历代词论家仅着眼于对追和词本身质量的评价,并未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与意义。近二十馀年来,词学界逐渐将追和词纳入了研究视野,但对它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对追和词进行宏观观照与系统研究的论著尚未出现。
- 史华娜
- 论蒋捷及其《竹山词》
- 蒋捷是宋元之际一位著名词人.宋末即与刘辰翁等'以词鸣一时',然其生平事迹晦昧难晓.蒋捷入元不仕,其人品获得一致好评.陈廷焯称许他'人品高绝',况周颐夸赞他'抱节终身',然历代词论家对其《竹山词》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对其词风...
- 史华娜
- 关键词:《竹山词》
- 文献传递
- 接受视野下的追和词研究
- 本文以宋至清顺康时期追和唐宋词文本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阐释追和词以及追和词集文本的基础上,考察后世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对于唐宋词人词作的具体接受情形,藉此探讨追和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形式,与其他重要接受形式诸如词话批评、词选...
- 史华娜
- 关键词:文学创作
- 文献传递
- 陈铎《草堂余意》考论
- 2014年
- 陈铎作为明代著名散曲作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其词集《草堂余意》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草堂余意》乃陈铎追和《草堂诗余》之作,陈铎所和很有可能是离他生活时代较近的成化十六年刻本。词论家对陈铎和作褒贬不一,陈霆讥其为村妇斗美毛施,况周颐则称其词全明不能有二。陈铎追和之作可分为和意与不和意两类:和意之作虽然佳句不少,但在布局、用典、句法等方面与原作差距较明显;不和意之作词风超澹疏宕,凸显出陈铎风流潇洒、淡泊名利的才子形象,堪称明词中的佳构。
- 史华娜
- 关键词:《草堂诗余》
- 论《文苑英华》与唐五代词
- 2008年
- 《文苑英华》与早期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它收录了一些与词相接近的乐府诗;有的名称已经具备了词牌性质;也选录了一些介乎诗词之间的柳枝词、采莲曲等;所收录的一些配乐转为词的唐诗,现既可被看作诗,又可被看作词,它们是被截取部分诗作配乐为词,或者原本是一首完整的诗,被配乐成词;它也收录了现在学者所理解的标准的词作,因此,它能反映出早期词产生与发展成熟的一些痕迹。
- 史华娜凌朝栋
- 关键词:《文苑英华》唐五代词唐诗
- 以读写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前大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写作水平令人担忧,以读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迫切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应以教材为凭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撰写书评等方式督促学生阅读行为,检验阅读效果;通过改写、扩写、续写、仿写等训练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原创作品,使其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助益学生精神成长。
- 史华娜
-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写作